首页 百科知识 让关爱很具体

让关爱很具体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一 创益中心:让关爱很具体——南海区关爱桂城创益中心一、引言桂城街道地处佛山市南海区东部板块,是南海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南海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在这一大背景下,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应运而生。如今,创益中心已然成为南海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基地载体。
让关爱很具体_南海区关爱桂城创益中心_南海区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集锦

案例一 创益中心:让关爱很具体——南海区关爱桂城创益中心

一、引言

桂城街道地处佛山市南海区东部板块,是南海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海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另外,桂城街道还是全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广东机械装备专业镇、广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和体育强镇,其东西两翼分别与广州、佛山两市中心城区相接,辖区面积84.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21.6万人。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桂城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与此同时,市民对生活品质的关注不断升温。社会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的过快发展速度,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的井喷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南海区区委、区政府适时出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意见配套文件》,指导各镇(街)的政府职能转变,即从重点推动经济发展,转向重点关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这一大背景下,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应运而生。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简称创益中心)坐落在南海区桂城街道翠颐社区内,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是由区政府公建物业支持,“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主导,携手社区、社工机构、公益社团、企业等共同管理运营,为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进行服务项目“设计+落地”的前沿阵地。自2011年运营以来,关爱桂城创益中心便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欢迎。创益中心由党和政府负责建设,交给由党政界代表、进驻机构、NGO(非政府组织)、居民代表、商界代表、媒体代表等组成的社区理事会管理。此外,创益中心改变了以往党和政府单一投入的模式,加入了更多社会资源的元素,部分项目将征集有志于开拓公益事业的企业进行经营,引导商界精英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创益中心可进驻10家非营利机构,设有家庭综合服务区、618街区等功能室和NGO孵化中心,居民可以在此享受到专业的社工服务。通过打造“享受公益—设计公益—创造公益”三大功能区,构建起社区家庭综合服务基地、全市首个NGO孵化培育基地、社会企业孵化中心等多个阵地,将公益服务体验、公益项目研发、社会组织培育、公益资源链接等多种功能进行实践,探索适应桂城的发展模式,并向各个社区进行辐射推广。创益中心以关爱文化为核心,以培育社会组织为重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在佛山实现公益孵化、公益体验、公益推广的全方位渗透。创益中心自2011年运营至今,已初步形成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的产业模型,并搭建起各界参与社会建设的共治平台,受到各方的肯定和关注。201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委员汪洋同志等领导亲临创益中心指导工作。如今,创益中心已然成为南海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基地载体

二、案例内容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从2011年6月试运行,8月29日正式投入使用,肩负着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桂城乃至全南海的探索重任。“创造公益最大价值”是其成立的初衷。经过半年的运营,创益中心已成为“关爱桂城”建设的总部基地和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窗口,作为佛山首个公益综合体,已成为市民活动、NGO孵化、社会精英沟通的公益综合平台,创益模式备受中央、省、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在2011年11月12日到访指导后,均给予高度评价。

创益中心通过“创益三步走”,实践“关爱桂城”建设理念,实现“关爱”文化通过硬件载体,向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的不断渗入。

创益第一步:享受公益。在一楼综合家庭服务区,通过链接政府资源和专业社工机构,策划开展适合居民一家三代的公共服务项目,通过享受公益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小区生活,凝聚邻里情谊,实现熟人互助。同时,开展“社会企业”、“公平贸易”、“公益分享”等创新的公益体验探索服务,从更多的公益参与模式中激发居民的公益思维,使其具备“爱的觉悟”。

创益第二步:设计公益。建立起桂城NGO孵化基地和关爱项目研发中心,通过低偿场租、免费培训、政策辅助等创新措施建立起社会组织培育和孵化的桂城模式,为地区引入和发展了一大批能提供高素质公共服务的社工机构、志愿团体和居民自组织,形成更多协同政府策划和执行公共服务的“触手”,让社会各界具备“爱的能力”。

创益第三步:创造公益。创设公益理念传播平台,通过组织义工学堂、公益沙龙、分享会、交流会等,影响义工骨干、城市精英和青年群体等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从他们出发,链接更多的资源投身地区公益建设,持续有序地协同政府参与社会管理,积蓄全城“爱的势能”。

社会组织的孵化属于创意第二步——设计公益的阶段。创益中心采取“搬大树、育小苗”的孵化模式,引入了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关爱青少年协会、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3家社工机构和志愿团体落户桂城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其中8家机构进驻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孵化基地接受课程培训,促成56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落地,涵盖家庭综合服务、“新桂城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居家养老、残障人士服务、NGO机构培育及发展、项目督导及评估等方向。

南海区政府拟通过建设创益中心,构建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新格局的微缩模型基地,并实现主题式推广。中心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政府在其中定位为“公益孵化器”角色,为有志于“创业”的社会组织输送“养分”,并配以多个共建共享载体,为其开展服务项目提供“试验田”。在社会组织孵化“出壳”前后,政府做好指导、监督和评价工作,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为政府职能转变做好组织准备,以更好地在社会管理领域实现共建共治。

社会组织的孵化关系如图1-1所示。

img2

图1-1 社会组织的孵化关系

(一)创益脉搏跳不停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是“关爱桂城”的总部基地、关爱文化的实体窗口。创益中心成立以来,屡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莅临指导,他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1.2011年创益中心大事记

2011年6月19日,首届珠三角社工大聚会吸引了来自珠三角及全国各地约310人出席活动,此次聚会建立了社会服务各界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了社工机构和个人间的支持网络,创造了携手开拓社会工作服务的氛围。

2011年8月25日,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参观关爱桂城创益中心。

2011年8月29日,关爱桂城创益中心正式启用,“关爱桂城·商界伙伴”协作计划同时启动,政界、商界和民间NGO齐聚一堂,共同推动“关爱桂城”的理念和行动。

2011年9月19日,佛山市南海区社会工作协会成立,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1年9月19日,团省委、省志愿者协会及49名来自省内各地的公益达人组成“珠江公益达人交流营”,来到关爱桂城创益中心进行参观和交流学习。

2011年9月29日,“百位名师进小区进校园活动”佛山站正式启动,桂城成为全国第一个镇街试点。

2011年10月10日,桂城“珠三角公益研究中心”通讯员队伍首届研讨会正式召开。

2011年10月22日至29日,“遥远的星球——牵手星儿首届自闭症孩子美术作品展”系列活动顺利开展,活动促进社会更加了解、关注自闭症孩子。

2011年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佛山首届“换书节”启动,近百名读者带着自己的闲置图书到场体验换书乐趣。

2011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的陪同下视察关爱桂城创益中心,详细了解了创益中心的运作模式,充分肯定了其提供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

2011年12月6日,桂城街道“关爱基金”项目研发征集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提出将通过优化基金资助办法及出台项目需求指引等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携项目参与“关爱桂城”建设。

2.2012年创益中心大事记

2012年2月25日,“关爱桂城·企业创享家”正式揭幕。活动当天,首个企业会员活动日同时启动,通过体验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创享家“关注企业,关爱人”的服务理念。

2012年3月3日,佛山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机构将承接“关爱基金”资助项目——“桂城青年新业工程”,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开展辅助青年实习就业的“档案式”跟踪服务。

2012年3月4日,佛山首家社会企业“618街区——乐圈圈有机生活馆”正式落户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其以商业手法获取利润,继而通过利润返还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2012年3月23日至25日,“好社会·亲青汇”第一期广东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在关爱桂城创益中心举办,拉开了广东青联全力打造“好社会·亲青汇”的序幕。

2012年3月26日至30日,桂城街道2012年上半年“关爱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会对43个申请项目进行评审。

2012年3月31日,桂城街道稻草人守护小区少年儿童计划在“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启动,活动为桂城少年儿童在小区创造安全、快乐、温馨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充实课余生活。

2012年4月29日,首次“公益墟日”开墟,代表恒常化的群众学习公益知识、参与公益服务、凝聚和交易公益资源的服务机制开始。

2012年5月17日,“关爱桂城”测评指标体系发布。

2012年6月5日,社工学院在“关爱桂城·企业创享家”举行开学典礼,学院的成立是桂城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2年6月13日,桂城心理援助热线——86261213开通,市民可24小时致电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援助和倾诉心事。

2012年6月17日,2012金桂耀全城·第三届“关爱桂城”授勋典礼在千灯湖市民广场隆重举行。活动当天,通过“关爱圆梦计划”、“关爱小镇”、“关爱桂城”授勋典礼等活动,向市民集中展示关爱特色服务和理念,共享、共庆、共乐“关爱桂城”建设三周年的成果,鼓励市民积极投身“关爱桂城”建设。

2012年7月26日,《关爱脉搏》创刊,作为桂城街道“关爱桂城”建设专题宣传刊物,全面报道“关爱桂城”建设动态及社会管理创新信息。

2012年8月18日,创益中心暑期活动闭幕式完美落幕,共凝聚15家社会组织,举办7大系列共67项活动,为桂城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暑期活动盛宴。

2012年8月24日,社会各界参与“关爱桂城”建设指导意见发布暨“公益一日游”活动启动仪式,市民通过参与关爱桂城“十条路径”和“公益一日游”的便捷方式,了解桂城关爱文化建设的成果,感受城市关爱的魅力。

2012年8月29日,佛山市副市长王玲来到创益中心进行调研,称赞创益中心很直观地向老百姓展示了社会组织是如何孵化培育的,寄望南海以加强社会服务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模式向全市推广。

(二)基本构成状况:7个单元

创意中心下设7个基地或服务区,包括公益NGO孵化基地、家庭综合服务区、社会企业探索基地、义工之家、社团发展中心、两仪公社、居委会和政府社工工作中心。7个功能单位既各自独立开展活动,又在功能上协调互补。

1.公益NGO孵化基地

基地设置完善的办公、会议和资源共享室,以收取象征性租金的形式让各个NGO租赁使用。进驻NGO可享受由专业社工机构提供的能力提升课程、支持网络构建和组织资源整合等服务。成功孵化后,基地将为NGO提供基于社区的整套服务研发、购买、评估、督导体制,使其真正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

2.家庭综合服务区

服务区实行“政府+居民+第三方”的运作模式,目前由专业社工机构围绕社区家庭需求,开展一套适合“一家三代”的综合家庭服务。在此,不仅社工专业化服务能够“落地”,还能提升社区家庭和邻里关系;居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将更关心身边的人和社区的发展,从而促进居民组织的自我发育、自我发展。

3.社会企业探索基地

社会企业探索基地倡导企业“三次创业”,目前运营中的乐圈圈有机生活馆是南海乃至佛山的首个社会企业孵化试点。其由创益中心提供优惠场地,企业自主开办经营,一方面向居民提供有机食品,倡导有机生活;另一方面承诺聘用本地困难人员,定期组织开展特色公益活动,并将经营收益返还创益中心用于公益发展。

4.义工之家

义工之家按照“社工+义工”的联动模式要求,在专业社工的专业指导下,为义工提供一个自我运营、自我服务的地方,让他们真正对志愿团体产生归属感,让他们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产生志愿文化的成就感。

5.社团发展中心

社团发展中心是年轻人发挥专长、展示才艺的小天地。该中心将为凝聚南海青年、发展青年社团、提升青年素质提供场地及专业支持,鼓励青年人挥洒创造力和热情,在文艺领域率先起到青年人先锋作用。

6.两仪公社

两仪公社是“政府+商界+民间”三方合作的公民领袖培育平台,以推动南海经济及社会发展为前提,吸引本地企业家、各界精英聚集并传播前沿的公益参与模式,带动本地商企名流投身公益创新事业,共同推动以“关爱”为名义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造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幸福南海。

7.居委会和政府社工工作中心

该中心同时进驻自治组织翠颐居委会及政府机构社工工作中心,使创益中心的日常运作充分融合居民自治元素(社区需求评估、社会问题发掘)和政府引导元素(社会组织发展导向、政府购买服务导向),使社会组织能与各方合作,能力建设更充分。

(三)社会组织培育:三种类型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率先建成全佛山首家公益NGO孵化和培育中心,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提供、能力建设等服务,重点培育与扶持群众生活类、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三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1.群众生活类组织的培育

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以下简称居民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实现邻里互助的重要平台,如志愿者或义工团队、老年协会、书画社、艺术团。

1)培育方式

以“吸引—引导—支持”的循环模式,鼓励社区居民群众生活类组织的建立。首先,通过提供场地、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兴趣等形式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使其产生共鸣;其次,在社区居民参与过程中,引导志趣相投的居民组建以社区参与为目标的居民组织;再次,给予居民组织专业支持,扶持各居民组织策划开展活动、建立组织架构,通过组织服务自己、服务社区;最后,形成公益循环的良性链条。以居民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来满足更多社区居民的需求,吸引公众参与,通过“吸引—引导—支持”模式的不断循环实现居民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吸引—引导—支持”的循环模式见图1-2。

img3

图1-2 “吸引—引导—支持”的循环模式

2)培育成果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结合居民需求进行居民组织试点培育。一年多以来,中心共培育居民组织9个,通过组织拉近了邻居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提高了居民的社会责任感。

(1)“场室揸fit人”青少年组织。

“场室揸fit人”,即场室管理者。“揸fit人”通过桌游学习小组活动引导参与成员逐步转变为场室管理者,负责日常桌游借用、场室秩序管理等工作,成为一支青少年社区服务队伍。

(2)“葵花缘”社区妇女组织。

“葵花缘”是以家庭主妇为主体的一支社区女性组织,目前在册成员30人。“葵花缘”以“快乐厨娘训练计划活动”吸引成员参与,通过小组聚餐、生日会等活动分享生活乐趣,发展个人能力,使其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

(3)“齐乐合唱团”长者组织。

“齐乐合唱团”主要是由社区里喜爱歌唱的长者们组成的长者组织。“齐乐合唱团”现有成员超过80名,每周集中在创益中心进行排练,定期组织社区交流演出。

(4)“曲艺社”长者组织。

“曲艺社”是由社区内10名粤曲爱好长者组建的居民组织,经过中心扶持、链接交流与表演机会,该组织逐渐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居民加入,壮大了组织队伍,提高了长者的自信心。

(5)“社区长者舞蹈队”长者组织。

“社区长者舞蹈队”由社区内10名爱好舞蹈的长者组成。成员每周预约创益中心场室进行1~2次排练,舞蹈队曾多次代表翠颐社区参加比赛,获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

(6)“象棋兴趣组”长者组织。

“象棋兴趣组”目前由8名固定组员组成。2012年5月,8名组员在中心社工的支持与协助下成功举办了创益中心首届象棋比赛,组织社区更多的象棋爱好者切磋棋艺,为社区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7)亲子俱乐部“家长角”家长组织。

“家长角”是以1~8岁儿童的家长成员为主的居民组织,目前共有37个家庭成员,家长们通过分享教育经验形成支持网络和资源库,为社区其他家长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8)“亲子义工队”亲子组织。

“亲子义工队”是由社区内5~8岁儿童的家庭组建的义工队伍。目前,参与的家庭超过20个,亲子家庭日常由义工骨干进行管理,通过社区探访、亲子表演、社区宣传及活动策划等服务,贡献他们的力量。

(9)“居民书友会”小组。

“居民书友会”是由创益中心荒岛图书馆的“岛民”组成的服务小组,目前已有会员约15名。“居民书友会”通过开展新型读书会、亲子读书剧场及阅读分享等,提升了社区阅读氛围。

2.社会服务类组织的培育

社会服务类组织是承接政府公共事务、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并将社区资源再组织、投入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如社工服务中心、教育培训机构、志愿者协会等。

1)培育方式

依托NGO孵化培育中心,提供场地设备、能力建设、支持网络及资源整合四个方面的培育服务。

(1)场地设备:1元/年的场地租金;免费借用会客室、培训室、资源室等场室;免费借阅NGO资源室内的图书;提供电脑、文印、通信设备等办公设施。

(2)能力建设:对NGO进行需求评估,建立机构能力成长档案,并以此为根据制订短期(一年)或中期(两年)成长计划。

(3)NGO支持网络:为NGO发展构建信息系统、政府资源、企业/基金、民间力量四类支持网络。

(4)NGO资源整合:通过在能力建设中的互动接触,加深进驻NGO彼此间的了解,促成机构间的项目合作,优化资源整合。

2)培育成果

中心运作以来,共培育25家社会服务类组织,服务领域涉及城乡社区服务、企业社工服务、外来工及其子女服务、驻校社工服务、青年就业服务、特殊儿童服务、居家养老服务、长者院舍服务、医疗社工服务、社会企业探索等,服务范围覆盖桂城25个村居,覆盖率达60%。据统计显示,目前位于珠三角地区的镇街级别行政区最多拥有3~5家社会服务类组织,而桂城却拥有25家专业社会服务机构。

3.公益慈善类组织的培育

公益慈善类组织是指发挥公民精英影响力、带动居民参与公益活动、共同履行公民责任的重要平台,如企业义工队等。

1)培育方式

学习——向公民精英传递关爱的理念及行动知识。

参与——让公民精英参与公益活动,用行动传递关爱。

影响——透过公民精英的实际行动,用生命影响生命。

2)培育成果

中心运作以来,共扶持4支企业义工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中心每月定期开展“公益茶聚”,邀请桂城内外的公民精英进行公益实践的分享,透过联系行业协会,发动相关行业精英人士参与,促进其建立关爱意识并掌握相关知识,携手桂城义工联、桂城NGO、居村委等深入社区开展服务活动。

(1)盛世之星义工队。

盛世之星义工队共有50位义工,代表苏茂雄是桂城商会副会长,先后开展了白蚁防治、灭治工程,更换小区和家庭的废旧电线等服务。

(2)爱心凉茶特工队。

爱心凉茶特工队共有19位义工,成员尽己所能,煲制一些凉茶,送给炎炎烈日下的文明劝导员、交通协管员、交警和环卫工人等城市建设者。

(3)南海发展股份公司义工队。

南海发展股份公司义工队共有30位义工,主要关注社区环保问题,倡导关爱环境、关爱家园,通过组织居民到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净化过程,号召居民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4)东风日产车友会义工队。

东风日产车友会义工队成员定期以图书捐赠、物物交换形式开展爱心汽车后备箱市集活动,通过该形式展示个性爱车,认识不同领域的朋友,形成车主间交流沟通的平台。

(四)公益资源集聚:4个平台

关爱桂城创益中心自对外运营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里是公益资源集聚的地方,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因为共襄公益的盛事而汇聚于此,中心承担起公益资源“汇聚-二次分配”的角色,为佛山地区搭建社会服务的资源链接平台。

在过去一年里,创益中心向桂城本地众多的热心单位,通过“社会各界参与关爱桂城建设的十条途径”,与商界合作,引导商界以不同形式参与公益。透过创益中心资源平台,促成了不少资源募集、配对,企业、专业机构、公益团体、专家学者等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劣,投身公益事业,让资源聚集并合力发挥杠杆效应,实现公益大势能。

1.公益资金对接平台

由创益中心发起启动“公民精英发展及公益伙伴”同行计划,通过传播现代公益理念和分享公益人的经历,鼓励企业、商界及行业精英代表通过资助公益项目、建立企业义工分队、公益场室冠名资助等不同方式参与公益,以此推动社会责任的参与途径建设,并协助商界通过投身公益事业建立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目前,在此领域募集的社会资金已超过40万元。

在2011年8月,创益中心举办创益自助餐会,邀请72位商界、政界人士参与,与商会合作进行社区服务公益拍卖,当晚共筹得14.2万元的公益服务款项。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东菱王电梯、盛世之星电子有限公司、佛山风行家电和佛山市南海区广日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等捐献的善款分别用于资助慧爱教育的“三山外来工子女社区融合服务”、星儿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的“自闭症儿童学费”、企业义工队、企业社会责任公益餐会、创益中心综合家庭服务场室冠名。

2012年8月,通过创益中心的关爱项目资源对接机制,链接佛山市汇源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心NGO培育机构——慧爱教育进行资源对接。汇源通资助12万元开展“心沟通”服务和三山的社区青少年服务;同时资助桂城义工联旗下的环保义工分队8万元,开展绿地图项目。广东狮子会粤亮分队资助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圆梦计划10万元,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单亲儿童、外来工子女等实现“愿望”。

2.公益物资对接平台

除直接资金资助外,创益中心的资源对接平台也加紧对专项公益物资的有效吸纳。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香港培才教育基金、桂城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景兴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等热心企业也提供了物资支持,约合人民币12万元。

其中,香港培才教育基金捐赠了1000余本书籍、书柜3个、儿童及青少年康乐玩具1批,供综合家庭服务和各社会组织使用,价值约人民币50 000元。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捐赠12台笔记本电脑用于创益中心日常的服务使用,价值约人民币48 000元。

此外,创益中心也搭建起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先后协助星儿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在桂城本地服务的社会组织,联系物资供应,开展服务。

3.公益服务对接平台

创新资源对接途径也在创益中心得到了有效的探索,为使创益中心的地理及空间优势发挥拉动资源的功效,“创益学堂”项目开创了“场租置换免费公益教育名额”的新形式。

“创益学堂”是一个让商业机构可以将商业行为参与公益置换的新平台。商业机构免费利用创益中心的场室进行课程培训,利用减免的场租承诺提供不少于总名额20%的免费名额给予弱势人群或者优秀义工,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让优秀义工获得嘉许,达致商界和社会双赢发展。

“创益学堂”现已与佛山市李老师舞蹈培训学校、佛山市天麦广告有限公司等6家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艺术类、养生类、音乐类等25门课程,公益置换受惠达334人次。

4.公益智力(人才)对接平台

通过每月的“公益墟日”,现已有7家专业机构及公益团体发挥其专业特长,以工作坊等形式分享公益知识,让更多有意参与公益服务的人士可以分享、学习和交流可以把公益服务做得更好的知识,提升公益服务的续航力。

创益中心为本土NGO的发展构建交流平台和经验互享网络,先后邀请佛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企业社会责任部、佛山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佛山市南海区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先后与桂城NGO分享专业服务开展的经验。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公益茶聚——香港“涟漪行动”妇女精英交流会,邀请来自香港女律师会、女医生会、女会计师会的妇女精英和桂城本地各行业的妇女精英分享如何利用优势推动香港社会服务的发展。

此外,创益中心还积极链接香港、国外社会服务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桂城公益服务提供智囊支持。2011年8月邀请香港企业社会责任顾问、前香港电信盈科有限公司社区关系助理副总裁方竞生先生,在中心举办“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新动力”讲座,为商界人士系统讲解企业社会责任及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2011年10月,邀请加拿大资深社会服务资金审批和评估专业人士萧建华,为桂城政府社区管理人员讲述如何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及如何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2012年,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资深社会服务专家分别到创益中心进行现场指导及进行系列专题的培训,助力公益发展。

三、案例分析

“关爱基金”自2009年成立以来,作为“关爱桂城”建设最重要的保障性资源及社会关爱平台的核心之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现社会关爱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并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延伸服务领域、增大资助领域。

(一)常态化的资金保障:社会共同投入

创益中心以公共财政资金为引导,致力打通社会资源的吸收、调动和使用渠道,使各方在社会建设中均能找到角色和分工。“关爱基金”是由桂城街道政府全额拨款设立的专项基金。财政所要制定专门的使用管理制度,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增值,制定各个时期的基金使用预算。“关爱桂城”建设启动以来,街道办事处为了统筹社会关爱需求和行动,专门出资100万元启动“关爱基金”,并确定由政府主力投入,每年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基金持续运作。同时,通过制定出台《“关爱基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由“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负责审批基金的使用,并只限用于桂城的关爱服务项目,与慈善会资金使用区别开来。《桂城街道“关爱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则明确规定以项目资助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社会工作。截至2011年12月,“关爱基金”已累计获得政府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拔出项目资助金额逾570万元,资助社会公共服务项目52个。另外,创益中心还邀请权威机构,构建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配套程序、服务评估程序等一揽子标准流程,不断促进“关爱基金”的科学管理、高效使用。

经过几年的深入发展,“关爱基金”的资助形式已经由政府主导逐渐转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下而上提出社会需求、设计关爱项目。截至2012年9月,“关爱基金”已累计拨出项目资助金额13 004 370元,共资助社会公共服务项目72个。

目前,“关爱基金”已形成常态化项目资助体系。“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分别于2010年1月和2011年12月正式颁布《桂城街道“关爱基金”资金管理制度》和《桂城街道“关爱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关爱基金”不仅在资助金额、资助项目数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而且通过不断积累先行经验,完善了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配套程序、服务评估程序等一揽子标准流程。

此外,为鼓励全社会研发关爱项目,2012年“关爱基金”创新开辟出成长型和专业型两类更具指向性的资助模式,以更科学灵活的资助评审、监督和评估手段,鼓励不同规模、能力有异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策划和执行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合力解决社会问题。

从2009年的11万元到2012年的682万元,政府投入的“关爱基金”金额正呈每年递增的趋势(见图1-3),促进“关爱基金”资助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公共服务项目落地,服务于民,产生社会资源向桂城公益事业的集约效应,真正发挥“关爱基金”的资源杠杆作用,达成“关爱桂城”建设“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目标。

img4

图1-3 “关爱基金”逐年递增

(二)连续化的队伍建设:培育脉络清晰

创益中心形成了“创业倡导+组织孵化+服务设计+项目资助+监督评估+社区落地”的关爱服务产业链,使处于各成长阶段的社会组织均能找到对应的培育服务。为深化“关爱桂城”建设,积极推进本地社会工作发展和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街道特制定了《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及晋升指导方案》,根据社会工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要,划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工作者专业岗位:第一类是桂城街道党政群众机关直接聘用或委托事业单位聘用的社会工作者专业岗位;第二类是非政府组织聘用的社会工作者专业岗位,包括在桂城“关爱基金”资助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中,以及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劳动就业、司法矫治、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提供社会服务或参与社会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性民间组织。

两类岗位的薪酬均以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为重要前提,并结合个人综合素质、工作年限、工作表现等因素进行聘档、考核和晋升。第一类岗位按照“关爱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出资的方式设置,主要是为了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创新原有的工作理念,尝试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手法,提升服务管理成效。第二类岗位则由项目负责方或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由“关爱基金”提供全额经费资助,主要是为了以社工服务填补领域的空白。

目前,桂城共有注册社工121人。随着2012年党员社会工作者触手发展计划、村(居)服务基地建设计划、社工站驻点计划、社工岗位购买计划的推出,相信桂城社工队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三)系统化的组织构成:紧密联系社区

创益中心建设完全融入社区,中心内部更如浓缩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模拟如何与政府、自治组织和其他公益社团进行合作交流及资源共享,因而其孵化的社会组织更具实践能力。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桂城参照各地对社团的准入管理办法,探索以“关爱桂城”建设机构作为“公益孵化器”,以政府力量培育民间社团,扩大地方NGO规模。

关爱统筹组织——“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是街道办事处成立的决策咨询机构,成员由党工委书记挂帅,党政领导班子联席,社会人士组成顾问团,负责谋划“关爱桂城”建设各项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重大事宜,并对各类关爱行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该组织常设关爱秘书处、农村拓展部、社区拓展部和行动推广部。

社工行业组织——桂城社工工作中心。桂城社工工作中心是南海区首家事业单位编制的社工单位,主要负责开展本地社会服务的需求调研;开展项目征集、评审、督导、评估;开展公益服务项目的建库及推广工作;开展民间公益社团孵化服务;开展社工团队的督导培训等。成员由政府聘任的专职社工专职担任。

专业服务组织包括桂城社工工作中心、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南海区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南海区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佛山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四)有序化的机制创新:评估监控到位

创益中心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就社会组织能力发展进行评估并制订提升方案;组织“出壳”后申请项目资助,将由政府社工工作中心跟进项目评审、服务监督和成效评估等事宜,社会组织的服务执行力和专业度因而得到有效保障,为各级政府构建社会组织服务监督体系提供了有效样本。在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市民群众和专业力量这四大领域形成持续发展、互促互补的常态化发展机制,不断巩固“关爱桂城”建设基础,推动关爱事业从政府走向社会、从广泛到专业的持续发展。

1.专业倾向新机制

在人才机制建设中突出专业社工人才引进、培育,以及本地基础义工人才的发掘与发展,大力构建专业社工队伍,构建党员、公职人员、基层干部、义工骨干、社会组织精英、企业领袖为主体的“准社工”队伍,努力通过有影响力的人扩大公众参与面。与此同时,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在总结“关爱桂城”等基层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有地方特色并能指导各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专业社会服务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足够数量的专业第三方机构,有效承接政府各类行政服务职能。培育本土的专业社会工作群体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成立桂城街道社工工作中心,统筹桂城社工人才队伍发展;制定并颁布《桂城街道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与晋升制度》,对本土社工制定规范、持续的发展保障制度,打造社工人才洼地;成立桂城街道社工学院,提升以党员、公职人员、基层干部、义工骨干、社会组织精英、企业领袖为主体的社会工作队伍的工作水平。至2012年9月,桂城持证社工为160人,其中注册社工师32人,助理社工师128人。从2012年开始,已提供NGO机构的一线社工“社会服务技巧系列课程培训”8次,朋辈督导5次,服务人数达218人次;已提供社区工作人员“社会行动”课程2次、深圳社会服务考察1次、社会工作实践和管理培训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学习班2次,服务人数达489人次。

2.组织培育新机制

打通政策渠道,协助NGO注册事宜,引进NGO落户桂城;建立NGO孵化中心管理机制,提供优质优惠的1元/年办公室场地;规范NGO准入、使用标准,构建NGO成长扶持服务平台;提供NGO管理能力系列课程培训,推动NGO关注自身专业能力建设。3年来共引进、培育1家省级公益组织、7家市级社工机构、2家区级社工机构、14家公益团体。截至2012年9月,社会组织培育已开展了19场培训,近20次分享交流及参观学习,服务人数达415人次。

3.双工联动新机制

为了使志愿服务成为广大桂城市民参与“关爱桂城”建设的最普遍、常态化途径,由桂城义工联牵头,完善义务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义工发展的恒常管理及激励机制;大力孵化培育群众生活类组织,建立义工便捷参与社会慈善服务工作的平台;广泛开展义工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义务工作的领域,建立“桂城义工”品牌项目。通过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桂城义工”已成为“关爱桂城”建设的一个大众品牌。目前,桂城义工联登记在册义工人数50 325人,居(村)义工服务队及企业义工分队108支,合计义工服务时数为305 474小时(截至2013年6月4日)。鼓励各义工分队就近开展贴近社区需求的居民服务,成功建立义工学院、稻草人计划、星火计划、易公益计划、朝阳行动、种子计划、理事沙龙日、“500创义基金”共8个义工品牌项目。

四、思考与启发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可过度放大政府的作用,更不能取代社会和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帮助社会主体成长,而不是抑制社会主体成长,更不能取代社会主体;政府的作用是克服市场的盲点,而不是要抑制甚至取代市场的作用。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市场,培育社会,提高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要让政府归政府,社会归社会,市场归市场,三者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互补互助,相互制衡,这才是新时期社会管理的正确选择。南海桂城之所以能够通过建设关爱文化实现改进社会管理的目标,也是因为其在关爱文化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较好地厘清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角色定位,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作为“关爱桂城”建设的总部基地和示范窗口,桂城社会关爱平台,将以创益中心为首的八大主题关爱基地,对桂城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下列几种试验性探索。

(一)共建共管的管理架构

创益中心的运营管理采取理事会制度,由各进驻中心的NGO机构代表、翠颐社区居民代表、义工代表、商界代表和媒体代表等组成理事会,就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制度、发展规划、服务项目变更事项等进行表决,使社会各界参与其中,成为“关爱桂城”建设在基层深耕发展的有益补充。

(二)有序培育的社会组织

创益中心将设立桂城NGO孵化培育及公益项目研发中心,提升公益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通过建立适合小区居民需要的家庭综合服务区,尝试以家庭综合服务区这一载体团聚居民,并引入社工手法加深居民对家庭关系、邻里沟通和社区问题的关注,搭建“家庭共融—社区睦邻—社会关爱”的居民组织发育路径;配合桂城的商界公民精英发展计划,拓宽社会精英的服务阵营。

(三)多元置换的公益资源

桂城探索建立佛山首家社会企业,着手启动社会企业孵化;鼓励更多单位将公益项目引入创益中心,打通公益资源置换渠道;允许社会各界申请使用创益中心的功能场室,以场室租赁租金补贴创益中心运营,既保证创益中心的人气,也为各个关爱中心探索独立运作的出路。

(四)多元参与的三方主体

桂城街道办事处成立“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由党工委书记挂帅,党政领导班子联席,社会人士组成顾问团,成为各方参与决策的领导机构,谋划“关爱桂城”建设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重大事宜,并对各类关爱行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畅通社会参与渠道。明确政府的主导者角色,完善各种发展机制,使之成为“关爱桂城”建设的社会化工作渠道。厘清政府、社会、市场的角色分工,以公共财政资金作引导,打通对社会资源的吸收、调动和使用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提速城市建设,发展启于社会,发展惠及社会。同时,街道秉承“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政府由过去大包大揽地提供杂而不专的公共服务,转化为向社会制订服务标准,使各项民生工作、文明工程、社会公益可由社会共建共管,让“关爱桂城”深入城市硬件建设、产业发展、公共配套、民生公益等各个领域。

初步实现社区管理转型,成功与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手制订桂城社会工作五年规划,并结合实体项目,研究制定政府购买(资助)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监督和评价的模式。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以借力第三方为机制目标,一年内吸引扬帆社工中心、南海启创社工中心、南海博睿社工中心等6家服务机构落户桂城,以同时拥有8家注册公益社团的规模,引领佛山公益专业化。目前已招聘政府专职社工13名,同时,出资引入社会工作实践及管理培训,将20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转化为持有社会工作资格的社区社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