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里士多德论友谊

亚里士多德论友谊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将友谊列入最高尚的美德之列,它是幸福或完满生活的关键元素。“因为若没有朋友,”亚里士多德说,“哪怕拥有其他一切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选择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谊等同于,或者说它涉及一种品格或一种美德。下面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段经典论述。完美的友谊存在于那些善良且德行相似的人之间,因为这些人希望彼此拥有相似的善良的德行。也就是说,交友的愿望可能会很快产生,但是友谊本身并不会。

——选自《尼各马科伦理学》

古人将友谊列入最高尚的美德之列,它是幸福或完满生活的关键元素。“因为若没有朋友,”亚里士多德说,“哪怕拥有其他一切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选择生活。”在这个充斥着转瞬即逝的“物质”的当代社会中,这是值得铭记的话语。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谊等同于,或者说它涉及一种品格或一种美德。世上有三类友谊:一种是建立在共同快乐的基础上(享乐之友谊),一种是建立在相互裨益的基础上(裨益之友谊),还有一种是建立在彼此倾慕的基础之上(德行之友谊)。这三种朋友对于美好的生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好的朋友将不会只是欣赏对方的优点,还会乐于相伴并发现共同的长处。下面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段经典论述。

由于形成友谊的动机不尽相同,因此各自的情感和友谊也各不相同。友谊可分为三类,其友爱的对象也有三类,因为每种友谊中都存在着与之一致的“彼此知晓的共同情感”。

如果彼此以友相待的人,其友谊建立的动机是期望从对方那里获得好处,那么怀有实用动机的朋友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友谊。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获取目前彼此之间还存在的一些利益。

那些以快乐为动机的友谊,其情形也差不多。我的意思是,他们的友谊是为了获得轻松的快乐,不是因为朋友本身的某种品性,只是因为他们令人愉快。那些为了获益而爱朋友的人是为了对自己有益。那些为了快乐而爱朋友的人是为了自己快乐。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朋友本身,而是为了他所能带来的益处和快乐。所以这类友谊大都是为了一种目的而建立的:一个朋友之所以被爱,并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为了他所能提供的益处和快乐。

当然,只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同以前一样,这类朋友就极易散伙。也就是说,一旦他们不再有趣或不再有用处,当初的朋友就会断交。功利的本性就是变动的,所以,一旦促使其成为朋友的动机消失,友谊也就自然消融了,因为它只因这些情形才得以存在……

美的友谊存在于那些善良且德行相似的人之间,因为这些人希望彼此拥有相似的善良的德行。由于他们是善良的(他们自身是善的),那些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朋友为善的才是朋友,因为他们是从朋友自身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只为了某个目的。所以只要这些人的善良德行保持不变,他们之间的友谊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知道善良的德行是恒久如一的……

不过这样的友谊是罕见的,因为这类人不常有。此外,除了这些预定的必须条件之外,它还需要共同的生活和时间。这就如同谚语里说的“只有一起吃够了盐”,人们才能彼此相知。除非各自向对方呈现自我,并证明是成为朋友的合适对象,否则彼此就不能接受,不可能成为朋友。那些很快就开始相互示好的人,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希望成为朋友,但是同样地,除非他们是友谊的合适对象,并且彼此相知,否则他们是成不了朋友的。也就是说,交友的愿望可能会很快产生,但是友谊本身并不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