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姬穿丧服义救逆弟

穆姬穿丧服义救逆弟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伯姬,晋国晋献公的长女,与太子申生是亲姐弟。之后,穆姬特别嘱咐弟弟,回国主政之后,务必要宽仁持政,善待百姓。同时,穆姬还特别交代夷吾务必要照顾好太子申生的妻子贾君。  夷吾在秦国的大力扶持之下,果然顺利登基,成为晋惠公。于是,穆公当即命人将夷吾放了下来,同时,还送上好酒好肉,以国君之礼相待。

  伯姬,晋国晋献公的长女,与太子申生是亲姐弟。父亲将她嫁到秦国,做了秦穆公的夫人,所以名字又叫穆姬。

  晋献晚年,由于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将太子申生赐死,一直追杀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不过两位公子侥幸逃脱了,重耳去了狄国避难,夷吾逃到了梁国。梁国和秦国是近邻。听到母国大乱、弟弟惨死的穆姬正在悲痛欲绝时,忽然同父异母的弟弟夷吾派使者来求见秦穆公。原来,夷吾向穆公许诺,倘若能扶持他回国主政,他愿意向姐夫献出五座城池作为“拥立保送”的谢礼。秦穆公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想到即可以帮助夫人的母国重建政权,又有五城可得,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立即派军队将夷吾从梁国护送回国。

  夷吾在回国之前,途经秦国时,曾与姐姐穆姬有过一次会晤。国破家亡,姐弟相见,免不了握手痛哭一番。之后,穆姬特别嘱咐弟弟,回国主政之后,务必要宽仁持政,善待百姓。同时,穆姬还特别交代夷吾务必要照顾好太子申生的妻子贾君。对于姐姐所有的含泪请求,夷吾满口应承。

  夷吾在秦国的大力扶持之下,果然顺利登基,成为晋惠公。可是,这个晋惠公偏偏是个背信弃义的人。当他大权在握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毁与秦国的“五城”之约,后来还杀了辅佐他登基的大臣里克。最可耻的是,他竟将嫂子贾君占为己有,完全将姐姐穆姬的话置于脑后。

  即便如此,胸襟宽广的穆公也没有讨伐见利忘义的晋惠公。有一年,晋国遭遇大旱,民不聊生,出于无奈,夷吾厚着脸皮派使者到秦国求救,穆公不计前嫌,用船队将大批大批的粮食送往晋国;当时由秦国到晋国的运粮船只,络绎不绝,几乎堵塞了浍河,所以,史书上又将这次肝胆相照的济粮之事,称为“泛舟之役”。 但是,谁知道,第二年,秦国也同样遭灾,晋国却是大丰收,秦国告急于晋国。晋惠公听从了奸佞之人的唆使,竟然知恩不图报,眼睁睁地看着秦国饿殍遍野,自始至终,半粒粮食也不借给秦国。

  这下可激怒了穆公。过了两年,当秦国上下一心,渡过难关后,为了教训这个无信无义的小舅子,穆公亲自率兵大举伐晋,晋惠公整军抵御。双方交战正酣时,穆公一度被困,幸好,穆公一向积德行善,曾经被他赦免过的三百野人,听说穆公被晋军围困,个个手拿武器,跑到韩原,为穆公拼死激战,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看着三百野人只为一餐之恩不惜以命报恩,穆公不禁仰天长叹:“野人都知道报恩,晋惠公为何单单就没有人性呢?” 最后,穆公大胜,晋惠公被秦兵生擒。

  班师回朝的当日,想起那些饿死的秦人,以及这场战争中付出生命的将士,穆公吩咐人在秦国宫廷的高台上堆满柴薪,决定烧死小人夷吾,以慰上苍以及亡灵。

  在后宫听到这一消息的穆姬,当场气得晕厥过去。她已经无颜再劝夫君放过夷吾,毕竟夷吾背信弃义在先。可是,真要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弟弟被丈夫活活的烧死吗?等她好不容易清醒过来后,她不再犹疑,唤来一双儿女,叫他们和自己一样,脱掉华丽的衣服,穿上丧服,举着火把,一起来到堆满柴薪的高台之上。

  众人一看夫人和公子们都穿着丧服来到高台上,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即将这件事禀报给穆公。穆公一听,大惊失色,立即跌跌撞撞地向高台奔去。刚上高台,就见穆姬和儿女们披麻戴孝,神情庄重地站在柴薪旁。穆姬见穆公亲自过来,跪在地上哀哀哭泣道:“老天突降灾难,让秦国和晋国的国军不能以玉帛相见,却大动干戈,兵戎相见。都是我这个做姐姐的,没有将弟弟妹妹教导好,才使君王您蒙受了莫大的屈辱,也辜负了先王的使命。假如明早上晋军站在这里,晚上婢子也就以死谢罪。还望君王保重身体。”说完,哭得更加伤心。穆公闻语,左右为难,这时旁边的大臣见状,立即劝慰穆姬道:“夫人,晋侯见利忘义,不守与我主订立的合约,又违背了夫人您的期望,今天被囚也是自取其辱,夫人又何必这么难过呢?”岂料穆姬夫人答道:“我就听过‘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如果晋侯被烧死在秦国,做姐姐的我也是罪人啊。”

  穆公本性也是一个忠厚之人,见夫人言之有理,虽然他非常痛恨晋候夷吾的卑鄙无耻,但同时也为自己能娶得这么一位深明大义的夫人倍感欣慰。于是,穆公当即命人将夷吾放了下来,同时,还送上好酒好肉,以国君之礼相待。

  且说,晋惠公夷吾在这位伟大的姐姐保护之下,在秦国非但毫发无损,还且受到了君主之礼,吃饱喝足后,留下儿子圉做人质,自己匆匆回国了。

  简评: 面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再受侮辱的丈夫,穆姬却愿以生命为赌注救下了不争气的弟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个答案我们谁都懂,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几千年来,维系并且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不朽的“礼仪”和“亲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