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遭革职意志未消沉

遭革职意志未消沉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39年年初,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奔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第一个高举反对帝国主义旗帜的人。他主张严禁鸦片,并且亲自赴禁烟第一线,销毁鸦片,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林则徐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被革职充军,流放新疆。尽管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事实上,林则徐到了新疆,意志并没有消沉。

林则徐从二十七岁开始做官,始终以“体察民情”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当过江苏按察史,主管全省的司法行政。在任职一年的时间里,清理了许多积案,替被冤枉的人申了冤,平了反。当时地方上曾称颂他为“林青天”。他屡次在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主持抢修运河、黄河堤岸,使这些地方上的水灾大减,深受人们的爱戴。

1839年年初,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奔赴广东查禁鸦片。但由于清朝统治集团的昏庸,投降派的诬陷,他的禁烟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并没有实现。可林则徐发起的禁烟运动和号召民众奋起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对当时和后世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第一个高举反对帝国主义旗帜的人。他主张严禁鸦片,并且亲自赴禁烟第一线,销毁鸦片,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林则徐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被革职充军,流放新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自己坚定的爱国意志,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起程前往新疆时,他给家人写了一首诗,名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说: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他这是说,我的能力有限,但却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我有点儿力不从心,早就感到疲倦了。要想再鼓起勇气干下去,肯定是支撑不住了。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我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贡献出去,怎么能因为个人的安危福祸而逃避呢!

尽管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在这首与家人告别的诗中,并没有流露出悲观的情绪。他只是说有点儿“力不从心”,对去新疆还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

事实上,林则徐到了新疆,意志并没有消沉。在那里,他还是尽其所能,组织民众大力兴办水利,垦荒屯田,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林则徐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怀,对他的妻子儿女,是有很大教育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