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鞋爱高跟走几遭,

鞋爱高跟走几遭,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鞋爱高跟走几遭, 全凭衣服见时髦有专家对比京津沪这三个城市的特点,称京派文化带有“官的帮助”,海派文化带有“商的帮助”,津派文化带有“民的帮助”。民初,天津还流行一句俗语,叫做“鞋爱高跟走几遭,全凭衣服见时髦”,说的是天津那些追求新款的时尚女性。这一时期新式时髦服装层出不穷,成为天津女性追逐的时尚。在这期间,天津妇女还推行了“剪发运动”。

鞋爱高跟走几遭, 全凭衣服见时髦

有专家对比京津沪这三个城市的特点,称京派文化带有“官的帮助”,海派文化带有“商的帮助”,津派文化带有“民的帮助”。这种“民的帮助”,滋养了一片片很容易铺排开的土壤,上面的水气略一发散,就成了流行的风气。

旧时天津卫的衣着风格既不具北京的宅门官气,没有旗人的贵族气息,也没有江南的娇媚轻盈,与西晋(山西)东鲁(山东)的朴实味道也不搭界,它就是天津本乡本土的风度。富户商贾高贵华丽,平民百姓衣着简朴,短裤、短褂,还有天津人俗称的“二大棉袄”,勾勒出一幅劳动者的典型画像。有人说,旧社会天津人穿衣服除了遮羞避寒,更是一个人的“身份证”,在天津,人不可貌取,但可以衣量。

img131

民国初年天津妇女留影

民国时期,天津人的衣着穿戴发生了变化,一些人也开始讲起了时髦,尤其是一些有钱有身份的人,也崇尚名牌,男人中盛行“头顶盛锡福,脚踩内联陞,身穿瑞蚨祥”。民初,天津还流行一句俗语,叫做“鞋爱高跟走几遭,全凭衣服见时髦”,说的是天津那些追求新款的时尚女性。

1927年9月,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用“时髦女子十五爱”来概括女性时尚:“一爱洋钱;二爱住洋楼;三爱坐汽车;四爱看电影;五爱小白脸;六爱写情书;七爱吃西餐;八爱逛游园;九爱看性史;十爱跳舞;十一爱穿玻璃纱;十二爱剪发;十三爱照相;十四爱穿高底鞋;十五爱买粉纸。”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时髦女性基本是西洋风气,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当时逐渐发达的传播媒体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刊、画报上女性形象,洋气十足,而电影对社会时尚的影响更大。20世纪20年代电影在中国城市中开始具有影响,30年代有声电影问世后更是如此,电影中西方女性的形象成为天津妇女效法的对象。

这一时期新式时髦服装层出不穷,成为天津女性追逐的时尚。有人惊呼:“现在男女的衣服,差不多几天就要变更一次,不要说十几年前的衣服,就是上半年做的,下半年就不时兴了。”当时天津的报刊杂志,这方面的内容比比皆是,衣服、鞋、帽的时髦样式不断翻新,令人应接不暇,“新杏”、“鲜荷”、“绿波”、“白李”——仅仅是这些衣服的名字就很吸引人,其款式更是多姿多彩。此外,报纸杂志还及时介绍女帽、女鞋的最新潮流,欧美当年流行的女鞋式样也很快介绍到天津。

img132

民国初年天津妇女。坎肩、花袄、长裙,衣袖肥而短,露出手臂,为前所少见

20世纪20年代天津女子装饰也令人耳目一新。女学生为主的知识界掀起一股“文明新装”风,她们身穿蓝或月白色的新式旗袍,倡导不戴簪钗、手镯、戒指。同时,身着倒大袖袍(秋瑾袍)衫,黑长裙,白线袜、黑偏带布鞋,一条长辫或齐耳短发,显示着新青年的风采。

在天津,女子剪发也曾风行一时。民国建立以后,男子剪发被强令实行,对女子则没有提出发式的要求。后来女子发式出现了一些过分讲究的样式,受到批评。在这期间,天津妇女还推行了“剪发运动”。妇女剪发的越来越多,剪发被视为新女性的象征。当时的天津政府也顺应潮流,发布剪发的法令,还组织“剪发队”上街劝导,推行妇女剪发。

那时的天津,与封建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贤妻良母”的传统理想女性形象相比,新的时尚女性真的是越来越西洋化。可以说,近代第一批“摩登女郎”于20世纪20年代在津城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前卫。

img133

民国初年天津妇女的“文明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