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坐常思己过错

静坐常思己过错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灌夫是西汉的一名将军,勇猛善战,嫉恶如仇。丞相是皇上的舅父,当然不会放过他,最后灌夫被捕处死。这是告诉我们应如何看待别人的善行。以仰视的目光,弘扬善行,本身就是行善。这种过失招致的后果可能“祸且作”。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加强良好的品德修养。指出别人的缺点不是说不加思索地贸然批评,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就是《弟子规》中说的“善相劝”。

第28讲 静坐常思己过错 闲谈莫论他人非

一、原文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二、重点词语释义

①短:缺点,毛病。②揭:揭露,揭穿。③私:隐私。④说:张扬。⑤知:了解,懂得。⑥愈:更加。⑦与:给予。⑧晓:清楚,明白。

三、译文讲解

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一定不要去张扬。

称赞别人好,就说明你也好。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一定会努力去做好事。

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一味地指责批评,还会给自己招来祸害。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就会共同加强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只会助长歪风邪气。

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给别人的要多,自己索取的要少,这样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与人和睦相处。

四、阅读延伸

灌夫是西汉的一名将军,勇猛善战,嫉恶如仇。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脾气太直,说话不分场合、不讲究方式。他和当时的丞相隔阂很大。有一次,在丞相的婚宴上,灌夫因为一杯酒,和丞相争吵起来,于是就把丞相平时所做的坏事都说了出来,以至于搅散了宴会。丞相是皇上的舅父,当然不会放过他,最后灌夫被捕处死。别人做了坏事,不是说不要和他斗争,但斗争要讲究方式,注意策略,光凭一时的意气,冒然行事,往往都会出问题,甚至招来大祸。

灌夫因骂致祸这个例子很好地阐述了古时“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的道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的缺点和隐私不可当众宣扬,这常常会对自己造成莫大的伤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同学,他给本班同学起个绰号叫“大象”(源于长得有点像大象),有些随众者还在一旁扇风点火,把她都叫哭了。我们不难想象她是多么地痛苦!我要把这个道理告诉同学们,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如果别人给你起外号,你又有何感想?大家要学会尊重别人。

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光彩的一面,或有身体上的缺陷或有性格上的弱点,而这些就成了一个人的短处。每个人的短处都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就算你与他的关系再亲密,你对他再有恩,也不可肆无忌惮,特别是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揭他的短,让他难堪,而且还要注意替他保守秘密。

我们再看这句话:“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是告诉我们应如何看待别人的善行。推崇赞扬别人的美德,这本身也是一种美德。因为美誉传到对方耳里,他只会更加努力地做得更好。以仰视的目光,弘扬善行,本身就是行善。同学们,你如果帮老师或同学做了一些事,老师或同学在班上或其他场合说到了你,你会怎样?满心高兴,下次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事。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是说,假如我们讲人家的恶,宣扬人家的过失,这种做法就是恶,就是自己最大的过失。这种过失招致的后果可能“祸且作”。为什么这么说?俗话说:三寸之舌是祸福之门,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言语方面不谨慎,往往会种下祸根,跟人结怨。所以要懂得对别人的过失有包容的心,尽力劝导他,他如果不能改,我们就敬而远之耐心等待,千万不可以去张扬他的过失跟他结怨。

有些现在新闻媒体常常不厌其烦地报道那些负面的、那些丑恶的事情,这就很不好。为什么?如果总讲这些恶人恶事,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加强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只会助长歪风邪气。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有个同学手机丢了,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查出是谁拿的,但我明显看出她的同桌有些不对劲,我猜测他应该知道些内幕,但我没有深究。俗话说:做了一次就一定还会有第二次,说得果然没错。没过多久某同学再一次偷别人的东西,还被别人抓了个现行。她的同桌也主动跟我说了关于上次看到某同学偷别人的东西却没揭发,心里内疚而向我承认错误。我们一定要谨记“过不规,道两亏”的道理,如果有人犯错不规劝,只会助长歪风邪气。指出别人的缺点不是说不加思索地贸然批评,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就是《弟子规》中说的“善相劝”。这里的“善”有两层意思:一为善心,就是要有仁爱之心,存心要好,二为技巧,要用恰当的方式,找合适的时机,在合适地点进行规劝。最好是单独交流,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或背后乱说,否则就成了“揭人短”、“扬人恶”。《论语·子张》说,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即君子在得到朋友信任后才能劝谏,否则他会以为你是在诽谤他。例如同学们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刚到公司报到,就到老板的办公室说,经理我给你找出10条不好的地方,我这个人就这样正直,我是为你好。但老板会说:很感谢你,你下礼拜不用来了。所以你到一个公司去,一定要多看、多听、多学习,话说多不如少。少说多做,身教重于言教,看见不对的地方慢慢地巧妙地帮助别人改正,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放下身架。

我们再看“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意思是说,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要多给别人,自己少拿,这样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与人和睦相处。

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学会付出的人。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不付出只图回报,你将变得自私自利;你将封闭与人交往的大门,别人会对你敬而远之。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让别人欠你的》,说的是,与别人交往时要多付出一些,你将会得到很多的知己。比如我们与朋友吃饭后,你是否纹丝不动?心里打着小算盘:“我可不能吃亏,让他付钱。”久而久之,朋友会离你而去。

在让我们看一下守财奴的故事,守财奴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却最终丢掉生命。身陷绝境,除自身之外,一样也留不得。他不懂舍得之道。而司马迁忍辱创作了《史记》,使之千古流传;韩信负重,饱受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得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岩的英烈们舍弃生命,与青山同在……当然这些都是大“舍”与大“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此,心向往之,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墨子说,贫穷显廉洁,富有出仁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占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舍得付出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一个人不是拥有很多才算富有,给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个穷人把讨来的饭让给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体现了他的胸怀,不要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穷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间的亲情和一切都舍弃了,非常地可怜。人生舍得付出,惟有舍得付出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

五、联系实际

1.立志成为一个胸怀大志、放眼世界、善思好学、踏实勤奋、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2.通过班会倡导学生节俭。

3.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帮助困难的同学。

4.身为班干部应重“廉”,多为同学服务。

5.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6.以板报和手抄画的形式倡导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