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谨小慎微成顺事

谨小慎微成顺事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当然是以学业为主,完成学业并使之成功就是我们最急于做的事情。因为没有确定主次,而导致自己慌手慌脚,结果事与愿违,出了差错,也影响整个团体。被称为“中华智圣”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后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更需要与“斗闹场”保持距离,以免受到不良影响。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

第20讲 谨小慎微成顺事 淡泊雅静修高德

一、原文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绝勿近;邪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〇11名;吾〇12与我,不分〇13明〇14。

二、重点词语释义

①斗:争斗,打架。②闹:不安静,嘈杂。③场:场所,许多人聚集的地方。④近:走进,靠近,接近。⑤邪:不正当,不正派。⑥僻:怪癖。⑦问:问,询问。⑧孰:谁。⑨堂:台阶以上窗户以外。⑩对:回答。〇11以:用。〇12吾:我。〇13分:辨别,区分。〇14明:明白,清楚。

三、译文讲解

做事情不要慌忙,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要知难而进,同时不要马虎草率,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遇到喧闹争斗的场合,不要走近;遇到不正当的事情,也少去打听。

准备进入别人家门时,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将要进厅堂时,声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当里面有人问是谁时,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楚你是谁了。

四、阅读延伸

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某种意义上讲,做好生活中的小事,就是建设好自己精神家园的关键所在。

“事勿忙,忙多错”,做事情不要慌忙,忙乱就容易出错。这里的“忙”指的是一种行为,而不是心态。现实中有一个“忙而不乱”的例子:2006年11月多哈亚运会还没有开幕,大部分运动员尚未入住,可运动员村失物招领处自15日运动员村正式开放后就开始工作,那里的工作人员不得清闲,因为五花八门的失物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被送到这里。当然,大部分失物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你在运动员村丢了东西,基本上可以在失物招领处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类丢失的情况?因为无论是谁,面对纷繁的事物,如若“慌乱”都会出问题。

诚然,“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循序渐进,最后才有可能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业和副业,主业又分先后。学生当然是以学业为主,完成学业并使之成功就是我们最急于做的事情。相反,就是失职了。因为没有确定主次,而导致自己慌手慌脚,结果事与愿违,出了差错,也影响整个团体。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忙乱得没有头绪。

做事,做自己应该做的。凑热闹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有道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在一个充满兰花的房间里待久了,你慢慢地就会闻不到兰花的香气。虽然你闻不到,但是你身上熏染的兰花香气却能让人陶醉。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子童梦须知·杂细事宜第五》讲:“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接近了又去做了,麻烦也就降临了。

被称为“中华智圣”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后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将“静”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也开宗明义地教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为修身之必要境界。在宁静的氛围下,使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或反躬自省,或钻研学问,其德学之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更需要与“斗闹场”保持距离,以免受到不良影响。管宁是三国时期的人,他从小做事认真专注,从不分心。有一次,管宁和朋友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门外的大街上人声嘈杂,原来是一个有名的大官经过这里。管宁不以为然,仍专心致志地阅读,可是华歆坐不住了,心想:“出去看看也许可以交一个朋友。”于是他放下书本看热闹去了。管宁对这种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的态度很生气,于是拿出刀子,割断了坐在身下的席子,表示自己决定不和华歆一样,要和华歆断绝朋友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维护自己清静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别人,让人家清静,也就是要尊重别人有个人空间,尊重别人有一个清净的环境。

斗闹场在哪里?我们身边就有,如电视、网络等。关于电视、网络,要合理运用,把它作为工具而不是玩具,都不可贪多。处理好当然很难,但只要明白自己的主业、首先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该做的做完,娱乐轻松一下是可以的。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讲的是登堂入室、对话的规矩。当你准备进入别人家门时,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将要进厅堂时,声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当里面有人问是谁时,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楚你是谁了。

有很多同学常在中午时间上老师办公室取作业或者向老师请教。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如果从长辈这个角度考虑,学生不应在这个时间打扰老师的休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下课或是自习课时间来办这些事情。还有一种现象也十分没有礼貌,就是每当学校举行完期中、期末考试之后,当成绩还没有下发的时候,有些同学便迫不及待地闯入老师办公室,将老师的桌子围个水泄不通,甚至有的学生没经老师允许便将试卷翻得一团糟。这样做不仅影响了老师的正常办公,还耽误了批改进度。我记得我在学生时代,很少进入老师的办公室,一是胆怯,更多的是怕影响老师备课,即使有重要的事情找老师,也是蹑手蹑脚地进去,大气都不敢喘。而现在有些同学,进办公室像是在走城门一样,推门就进,走时门也不关;还有的同学推开门,也不说干什么,环顾一圈,然后就出去了,让老师莫名其妙;还有的同学来到办公室后大呼小叫,有的还说说笑笑,毫不严肃。

我们学完这则后,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行,上述行为不仅说明你不尊敬老师,而且也显得自己很没有修养,长此以往,你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你的成长。

“谨”,小到生活方方面面要守礼、要谨慎,大到处理重要问题,都须谨之慎之,这样你的德行才能有所提高,一人进步,则全民提高;全民提高,则国家兴旺。同学们,不要让文明失落在记忆里,不要让讲求文明纸上谈兵,要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五、联系实际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例如到老师办公室,先轻叩几下屋门,当老师问是谁时,你不妨清晰而洪亮地报上自己的姓名;上课铃声早已响过,而你却是那迟到的一位,不要慌,轻叩一下教室的门,当听到老师说“请进”后,再进入教室。相信,这样的生活细节还有很多,只要记住“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你就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学生。

假设,有一日你独自在家,此时门铃响了,当你问“是谁”时,对方只回答说“是我”,那么你应如何处理此事呢?我想,我们应该加强警惕性,不能只凭他简单的一句“是我”就给他开门,因为这往往是贼人的玩的手段,利用这个模糊回答来迷惑你,所以我们在开门之前,必须问清对方到底是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要注意把话说清楚,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