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爱亲仁心态正

博爱亲仁心态正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人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墨子主张兼爱,老子承认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从学习《弟子规》开始吧!让《弟子规》走进校园,学好《弟子规》、用好《弟子规》。同学们,我们目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有必要也更应该重温《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并把它落到实处,以渐次达到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境界,去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第2讲 博爱亲仁心态正 余力学文做真人

一、主要内容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重点词语释义

①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泛指一切学问。

三、译文讲解

每个人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努力实践中,假如你还觉得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其他的学问。

四、阅读延伸

中国自古崇尚博爱。墨子主张兼爱,老子承认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人者人皆爱之。不仅要爱自己,呵护自己,还要关注、尊重他人,乃至世间万物。这样做,才近乎孔子所讲的“仁”,此为“泛爱众”。

“而亲仁”,是讲我们要亲近仁德之人。因为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无形当中我们的德行也就会提升;假如身旁都是一些不讲仁义的人,那我们就难免成为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所以亲近仁德之人很重要,而只有亲近仁德之人也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

当我们把这些立身处事的准则,这些德行都扎实地学好,还有空余的时间,则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这就是“有余力,则学文”。其实,前面所说的那些道德准则说的是一个人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谈得上做学问、干事业。所谓若“有余力”才去“学文”,但在如今的社会,学会做人的同时,还必须竭尽全力去做学问、干事业。不过这里我们顺其文意,可以建议多读古代的经典。因为这些经典都是历经几千年印证,既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而现今那些过于娱乐化的影视剧、粗制滥造的综艺节目、低俗不堪的所谓文学作品,不管对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力避粗俗文化对我们的侵扰,学习优秀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但现在,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感到时间不够用?所以这个“有余力则学文”,我们可以把这个“余”化零为整,把一些零散的时间好好把握住。如有些很好的诗词歌赋和经典文本,我们可以一有空就拿出来背上一两句,所谓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不要小看一天十分钟、二十分钟的积累,所谓“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让我们从学习《弟子规》开始吧!让《弟子规》走进校园,学好《弟子规》、用好《弟子规》。课余,同学们还应该浏览一下《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孝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书籍,借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滋润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后可以涉猎《四书五经》,或是《古文观止》、《二十四史》等经典。挤出时间多看些“旧书”,有益于作文,有益于做人。有人担心,看这些历史尘封的书会不会影响今天的中考或高考啊?这个不用担心。如若真的都看过了这类书,对付现代的升学考试不在话下。因为这些经典是我们文化的基石,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石,我们在学习文化课时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个主动学习的人是会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多到大自然中呼吸健康新鲜的空气,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以书为伴,以山水为友,幸福才会伴你左右。

同学们,我们目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有必要也更应该重温《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并把它落到实处,以渐次达到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境界,去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五、联系实际

小组讨论:同学们,今日的中国,机会随时出现。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班会上交流。

1.你们知道为什么学习吗?

2.你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这样或那样问题与波折,知道问题在哪里吗?

3.到底怎样做?做成什么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