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朋友的帮助觉得理所当然

对朋友的帮助觉得理所当然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妈妈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彬彬与周围的孩子心理年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许会影响儿子的心理发育。同时她也担心大孩子们玩的游戏不适合彬彬玩,怕他会有危险,所以经常阻止彬彬跟大孩子们玩。彬彬不自信地回答,换来了妈妈肯定的答复。通过这个故事,妈妈让彬彬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种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世上没有必须和应该的事。妈妈还教彬彬应尽自己所能帮助朋友,这样才能收获朋友的喜爱和友情。

真实案例:

彬彬总喜欢与比自己大的孩子们玩,玩的游戏也是大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因为年纪小,大孩子们总是让着他、帮着他。跟同龄小朋友在一起时,他却明显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也容易与他们发生争执,因为他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被照顾。

一般家长的反应:

妈妈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彬彬与周围的孩子心理年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许会影响儿子的心理发育。同时她也担心大孩子们玩的游戏不适合彬彬玩,怕他会有危险,所以经常阻止彬彬跟大孩子们玩。彬彬不理解妈妈的苦心,有时吵闹着要“大朋友”,妈妈气急了就会打他几下,慢慢地,孩子连“大朋友”都不愿意交往了。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妈妈听到了一个关于帮助的故事,决定讲给彬彬听。她先跟彬彬卖了个关子:“彬彬,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很有钱,他想资助你,你开心吗?”得到儿子的肯定回答以后,妈妈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一位华侨归国以后想要资助几名学生。他给这些学生寄了几本书,并在书的第一页写上了联系方式。后来,只有一个学生给华侨写来了感谢信,也幸运地获得了资助名额。“你知道华侨为什么只资助这个学生吗?”妈妈问彬彬。“因为他感谢华侨了?”彬彬不自信地回答,换来了妈妈肯定的答复。

通过这个故事,妈妈让彬彬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种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世上没有必须和应该的事。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接受帮助的人都应心存感激。

而且,我们在接受帮助时感受到了快乐,要想让快乐传递,就应该回馈帮助我们的人,或者继续帮助别人。妈妈还教彬彬应尽自己所能帮助朋友,这样才能收获朋友的喜爱和友情。

教养心得:

现代社会教育似乎总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孩子的回报意识,没有使其养成感恩意识,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还记得著名歌手、志愿者丛飞11年间累计捐款捐物价值共计300多万元,资助178名贫困孩子,最后因病去世时已是家财散尽。但让人痛心的是,他身患癌症生命垂危之际,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就在深圳工作,却很少去看望他。如果孩子们都像这些受资助者一样不知感恩、不讲回报,那么不用说朋友之间会冷漠,就连社会会冰冷到什么程度,都也是可想而知的。

孩子在接受朋友帮助的时候十分坦然,也许是对友谊想当然地肯定,但是如果只一味接受而不给予,孩子就有自私的倾向了,这类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心上。父母应该对这种行为加以足够重视,并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帮助别人,体验付出的快乐,慢慢地,孩子自私的心理就能克服掉。

专家解读

没有理所当然的事。要让孩子牢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自己在享受别人提供的帮助的时候,要多问一句“为什么”,要想想看自己有什么资格去享受它。如果总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帮助自己,一没得到帮助就生气怨恨,这样不仅会失去一份珍贵的友情,而且会让自己和他人都不快乐。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何时都要对朋友的帮助表示感谢,态度要诚恳、不做作,因为愿意帮你的人是真心与你做朋友的人。

摆脱自我中心化思维。自我中心化思维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 中,站在自己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自己才能理解事物,也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一般性,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因此,父母在这一阶段要及时引导孩子站在客观、平等的立场去对待人和事,如果任其发展,孩子就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不受欢迎。

从分享行为开始,也许是让孩子顺利摆脱自我中心化思维的一个有效方式。父母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在生活中多做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分享机会,如让孩子分配家务、食物等,并在分配后对孩子加以适当表扬,营造分享后的愉快感。

常怀感恩的心。感恩应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只有学会了感恩,一个人内心才会充满温馨,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它能使孩子在朋友面前变得更谦和可敬。如果一个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将永远不能真正珍惜珍贵的友谊,不能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从分担家庭的责任开始。现在独生子居多,父母秉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疼爱孩子,使他们养成了坐享其成的坏习惯,认为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改变这一点,就要从父母做起,从家庭内部开始,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做,家庭责任由全家人共同承担。

父母不应该单纯把学习成绩作为考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对他的情感教育和品格教育。应该让孩子从承担家庭责任开始做起,培养其责任感,让他理解与人相处时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多为朋友着想。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不能自私自利,要多为旁人着想,助人为乐。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高的圣德就是为旁人着想。”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你替别人着想了,别人才会替你着想,当你处于困境时才会有人向你伸出援手。

其实,很多情况下,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觉得奇怪,就问他:“你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夜路呢?”盲人回答说:“我提着灯笼走,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同样的,对朋友给予的帮助不要过于心安理得,而应换个角度,明白“主动帮助朋友,其实也就是在帮自己”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