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主见

总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主见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凡搬出了班长王小帅,试图说服妈妈答应自己的要求。妈妈不耐烦地将一凡推出了厨房。如果孩子属于性格内向随和的类型,那么家长就不要给孩子贴上“没有主见”的标签。快乐其实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素质,是孩子有主见的基础。但是表现得过于顺从的孩子,遇到事情会没有主见,只会模仿别人,甚至为了迎合对方而委屈自己。不会拒绝别人的孩子,往往出于善意的本意,或者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打消这些顾虑。

真实案例:

一凡放学回到家里,书包都没放下,立刻跑到厨房对妈妈说:“妈,我要学小提琴,你送我去上培训课吧。”

“不是给你报了美术班吗?怎么又要学小提琴了?”妈妈一边摘菜一边问儿子。

“老师说学音乐能陶冶情操,而且,王小帅和张路他们都去学了,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一凡搬出了班长王小帅,试图说服妈妈答应自己的要求。

一般家长的反应:

妈妈不相信地说:“你连哆来咪发唆啦西哆都唱跑调,还想学小提琴呀?拉小提琴特别难,妈给你找几首小提琴曲你听听就行了啊。”

“可是,别的同学都去学了,我……”“别人怎么样你也要怎么样呀?别人学习好你也给我考个第一呀!你能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行了,快出去,别给我捣乱了。”妈妈不耐烦地将一凡推出了厨房。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吃完晚饭,妈妈耐心地询问了一凡想学小提琴的理由。原来他的朋友们看到班长王小帅去学小提琴了,都很羡慕,也吵着让父母送他们去学。一凡担心如果不去会被瞧不起,会被朋友们孤立。

妈妈答应他先试听几节课。孩子学琴的目的并不明确,不妨让他亲身经历一下。面对一件自己毫无兴趣而又很艰难的事,半个月以后,一凡很快就“知难而退”了。

妈妈又适时地告诉一凡,他的美术老师夸他有天赋,画画得很好。一凡非常高兴,他精心地为每一位朋友画了一幅画,送给他们当礼物,并且告诉他们自己要专心学画画,没时间去练琴了。朋友们不仅没疏远他,有的还想跟他一块儿学画画呢。与其把父母的思想强灌给孩子,不如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他才有勇气发声,有底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养心得:

当家长埋怨孩子在别人面前唯唯诺诺,是个“小跟班”,担心孩子难成大器时,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应用心观察孩子的表现,理解孩子的心理,建立与孩子的良性沟通。

如果孩子属于性格内向随和的类型,那么家长就不要给孩子贴上“没有主见”的标签。不要强迫孩子转型,将其打造成父母理想中的模样。只要告诉孩子在大是大非前坚持原则,让孩子愉悦地接纳自我,他就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个体。培养孩子“做自己”的意识,不就是有主见的体现吗?

如果发现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话不敢讲,有理不会说,表现得很苦恼,甚至很自卑,父母就应该加以重视:首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然后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想得出、说得出、做得出的能力。

专家解读

有没有金刚钻都先揽下瓷器活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孩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提出的想法,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即使发现孩子有盲目跟风的倾向,也要先倾听再耐心劝阻,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让孩子大胆尝试。

孩子有趋同心理在所难免,家长以上凌下的强势打压,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其不能意识到盲从的危害,久而久之还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家长有逆反心理。只有让他去实践,撞了南墙再回头,孩子才会了解自己,以后再做决定的时候也就不会人云亦云了。

寻找自身闪光点,建立自信心。孩子遇到挫折以后,家长不能摆出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架势指责孩子,而要予以安慰和鼓励。让孩子明白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全部,不要为此耿耿于怀,而要迅速地从委屈、自卑中恢复,接纳自己,并自得其乐。快乐其实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素质,是孩子有主见的基础。

有了快乐的心情,家长及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适时给予表扬,孩子会慢慢培养起自信心,不会再一味认为别人说的就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实现自我肯定的重要过程。自我肯定的行为可以增加一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和自控力。

是非善恶,教给孩子辨。孩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是最原始的,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是被动接受,因此容易邯郸学步,产生一些不当的言行也就在所难免。家长此时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不要让孩子在做决定时迷失方向。

球王贝利小时候看到小伙伴们抽烟觉得很新奇,慢慢地自己也染上了抽烟的坏毛病,经常瞒着父亲偷偷地跑到外面抽烟。有一次他被父亲撞上了,父亲平静地对他说:“你在踢球上很有天分,但如果你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你还能有足够的体力坚持在90分钟内保持最佳状态吗?”父亲让他自己做决定。贝利经过仔细思考,认为父亲的话非常有道理,是为自己着想的,因此他再也没有抽烟,而是刻苦练习,最终成为一代球王。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独立分析思考,逐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就不会再随波逐流了。

不被别人拒绝的前提是学会拒绝别人。我们经常能听见家长教育孩子说要跟小伙伴搞好关系、做好朋友,不要闹矛盾,这样的孩子无疑是让家长省心的。但是表现得过于顺从的孩子,遇到事情会没有主见,只会模仿别人,甚至为了迎合对方而委屈自己。可以预见,以这种模式发展的孩子的个性将会是不健全的。

不会拒绝别人的孩子,往往出于善意的本意,或者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打消这些顾虑。比如跟孩子玩一个亲子互动游戏——用“但是”造句:家长扮演孩子的一个好朋友,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来自他人的问题:“可以把你看的这本书先借给我看吗?”孩子可以回答:“我很乐意借给你,但是我还没看完。”家长可以设置各种情境,一步步地引导孩子不仅学会说“不”,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地说“不”。

让头脑风暴来得更猛烈些。美国创造学家A. F. 奥斯本提出了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也叫智力激励法。在一个团队中,由于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成员个体容易屈从于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削弱了团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头脑风暴法使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极大地提高了团队决策的质量。

将这种方法引用到家庭教育中,比如提出一个“用哪些方法能使蜡烛熄灭”的主题,家长与孩子比赛,看谁想到的方法多。孩子说得越多越好,不必在乎对错,这样能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克服不敢说、不敢做想做的事情的畏惧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