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如妈妈的车参加户外活动我坐副驾驶的位置

如如妈妈的车参加户外活动我坐副驾驶的位置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如妈妈是一个很有耐心且性情温和的妈妈,她想照顾下我这个“客人”的感受,就试图说服如如关掉音乐。如如妈妈作出了折中的选择:音量关小。也许第一次商量时内心更多的是出于对我的照顾和对“客人”的礼仪,第二次的商量是出于想要达成目的的坚定——虽然如如妈妈态度上依然温和、耐心,没想到,如如还算爽快地答应了。很多综艺节目吸引孩子,“热闹、好玩”是一大因素。动画片、综艺节目、各种秀……

在我的感受里是嘈杂和打扰的声音,在孩子的感受里却是热闹、有趣甚至温暖。——这属于感受范畴。孩子,恰恰是最容易在感受中“工作”的群体——感觉好就做感觉不好就不做。不要试图在认知范畴去解释和说服孩子做或不做,直接为他们创造感觉同样好的情境是上策,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自己才是那个更有创造力的人!

有一次搭如如妈妈的车参加户外活动,我坐副驾驶的位置,两个女孩坐后座,上车之后,如如打开车载音响,放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歌,热热闹闹地听起来。

也许是路况欠佳,也许是不喜欢听太热闹的声音,我有点不舒服,就偷偷地把音量关小了点,如如很快感觉到了,又把音量调大。如如妈妈是一个很有耐心且性情温和的妈妈,她想照顾下我这个“客人”的感受,就试图说服如如关掉音乐。用的方式是建议了一个替代的方式:你们可以聊天啊!

这个建议被如如“踢回”:我们不知道要讲什么,没什么好聊的!继续听喜羊羊的歌……我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女孩,我女儿表情木木地看着窗外,如如跟着音乐左右摇摆。如如妈妈作出了折中的选择:音量关小。

车子继续往前开,喜羊羊的歌曲继续冲击着我,我放弃了“也许可以不听”的想法,而是去体会为何让我听着不舒服——如如却那么喜欢。在我的感受里是嘈杂和打扰的声音,在孩子的感受里却是热闹、有趣甚至温暖。

我把我的感受和如如妈妈分享:也许只是孩子太寂寞和孤单了。我并不懂音律,只是某些动画片和插曲并不能让我感受到美好,似乎只是视觉和听觉的冲击罢了。

如如妈妈认同我的想法,也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孤单了,动画片也许只是发挥了陪伴的功能,美和教育似乎欠缺了些。于是如如妈妈再一次和如如商量:咱们不听了。也许第一次商量时内心更多的是出于对我的照顾和对“客人”的礼仪,第二次的商量是出于想要达成目的的坚定——虽然如如妈妈态度上依然温和、耐心,没想到,如如还算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我们也不纠结不听音乐该干什么,几乎没有提什么建议——刚才已经被否决过建议,我们也黔驴技穷没啥好建议了。

我和如如妈妈聊着一些关于孩子的话题,没有太关注后座上的俩孩子。过了几分钟,我们发现后面孩子们开始热闹地聊天,有时还咯咯笑,话题似乎还不少的样子。

我偷偷地和如如妈妈说:瞧瞧,刚才还说没什么好聊的呢。我们俩相视一笑。

孩子是带着创造性的,当有一团声音在那里时,她们不会启动她们的创造力:好吧,那就听着吧。两人都被声音“带走”,彼此之间的引力就不容易发生了。既然没得听了,不如找点事吧,于是创造就开始了。就如在家里,如果几个孩子一起看电视,自然就交流少了,若是不看电视,也没有大人指挥,孩子就会自主地寻找一些事玩成一片。很多综艺节目吸引孩子,“热闹、好玩”是一大因素。还有一个促进因素也许是两个妈妈之间的交流,我们也起了一点榜样的作用。

教育除了言传、身教,应该还包括在理解孩子的需求基础上为他们创造的环境。动画片、综艺节目、各种秀……是让孩子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但终究不能“喧宾夺主”,自身的体验和创造是主人,对于媒体推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过滤和择优选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