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代宗师孔夫子之所以对子贡大加赞赏,是因为子贡对《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名句有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修养实践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中国教育界千百年来反复吟味的名言。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切磋琢磨”之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课堂教学随感之一

人文学院 张天来[1]

论语·学而篇》记载,一次,子贡向老师孔子请教:“一个人能做到,虽贫穷而不逢迎谄媚,虽富裕而不骄矜傲慢,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这样的人也算是好的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而快乐,虽富裕而好礼,如果能那样就更好了。”子贡若有所悟:“《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孔子听了以后,对子贡大加赞赏:“是的,能有这样的理解,真的可以跟你好好讨论诗歌了。”

一代宗师孔夫子之所以对子贡大加赞赏,是因为子贡对《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名句有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修养实践中。这是一次典型的讨论式教学范例,其意义不仅在其讨论形式的典型性,更在其论题本身对教学实践的启发意义。

先秦时期的《诗经》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赋诗断章的教学方式。如果不了解《诗经》文本的具体内容,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想进一步理解《卫风·淇奥》中这个名句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还是让我们先读以下原文吧: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这首诗歌排在“卫风”之首,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慎始敬终”的观念,此诗的意义比较重要。《卫风·淇奥》这首诗的文本运用的仍是《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手法,因此其要义在于对第一章的理解,而第一章中的关键句子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谓“有匪君子”中的“君子”与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即“文质彬彬”的“君子”,是同一意义。著名经学家杜预,也就是“诗圣”杜甫引以为豪的祖先,在《春秋经传集解》中说:“《淇奥》,美武公也。”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徐干在《中论·虚道篇》中说:“昔卫武公年过九十,犹夙夜不怠,思闻道训,命其群臣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以自儆也。卫人诵其德,为赋《淇奥》。”据此可知,《卫风·淇奥》歌颂的对象是卫武公。卫武公是个非常勤勉的君主,虽然年过九旬,但他与后代很多少年励精图治,晚年昏庸无道的国君不同。卫武公老耄却没有昏庸,而是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直勤勉执政,不断加强自己的修为,自始至终做到了《周易·乾卦》中所说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真正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斐然”君子,也就是孔子心目中“文质彬彬”的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中国教育界千百年来反复吟味的名言。中国传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学兼优的“君子”,而中国文化又有“君子比德如玉”传统,《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切磋琢磨”之功,讲的是制作玉器的问题,讲的也是人格修养问题,而人格修养问题实际上是教学的主题所在。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当像璞玉那样需经反复细致的琢磨,教学工作也遵循同样的规则。

教育教学工作似乎是一个没有终极的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已经告诉我们,从事教学工作就要做好一种心理准备,你可能不会像做其他工作那样会有眼前的成就感,因为只要将“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与“百年树人”放在一起,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这个没有终极的时间长河中,要的就是涵养,要的就是“切磋琢磨”之功。

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但课堂教学是各种教学形式的一个典型样式。即使在资讯极为发达,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课堂教学这一典型样式,虽然受到挑战,但依然未曾动摇。一门课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但不能没有课堂教学;一门课程可能没有其他形式的教学,但不能没有课堂教学,可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样式,或者说常规样式,其他样式是课堂教学这个主要形式的补充。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微观系统。这个微观系统涉及教学本体、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受体、教学载体等因子,而每个因子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诚非易事。就教学主体本身来说,有先天的素质和后天学养的不同,因此就有“教学相长”的问题;就教学受体来说,都是一个个生气灌注、材质不同的个体,因此就有“因材施教”的问题;就教学客体来说,又有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因此就有“深入浅出”的问题;就教学载体来说,有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的差异,因此就有反复考量、权衡使用的问题;而教学本体,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切磋琢磨”之功。

【注释】

[1]张天来,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