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想我”与“真实我”发生冲突,情绪是产物。头脑中的理性说对待孩子要耐心,讲话要温和,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做好榜样,真实的感性是此刻我不舒服,我不喜欢这样,我要照顾自己的感受,我要表达出来。情绪控制住了自己难受,情绪发泄出来周围的人难受,往往承受我们坏情绪的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比如孩子。

“理想我”与“真实我”发生冲突,情绪是产物。冲突是提醒,是调适,情绪也是。控制它不如顺应它接纳它探究它背后的来意。自然,涉及孩子,会更添焦虑,生怕万一失控伤到孩子。控制情绪就如同生病了吃药一样,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有时吃错药还会更加严重,难免需要吃药,却不是长久之道。而修炼自己内在的和谐就如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让生病来得更少一些病情更轻一些。

娜妈温和内敛,待人友好,不急不躁。但是,娜妈有时对女儿娜娜会不耐烦,会被问得烦不想理会甚至直接爆发,也会在催促孩子练琴或学习时很急躁,内心里有个声音说不可以不应该,但是,脱口而出的话收不回,已经发生的事也没法重来,唯有后悔。

那种脱口而出的话让我们感觉似乎是被一个魔鬼掐着自己喉咙说出来的,我不想如此但确实这么说这么做了。这个魔鬼俗称为情绪,只要有个“替罪羊”,我们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因为可以怪到“情绪”这个事物上,不是我不好,是我情绪不好。

情绪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由四个部分组成:

1.感受,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两方面;

2.相关的生理反应,心跳加快、脸红气喘、身体肌肉紧张、出汗等;

3.认知,伴随着感受和生理反应产生的思维活动;

4.行动,比如大声地教训孩子,不搭理孩子,或者采取其他行动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成年人的心智发展比较成熟,社会经验也提供了大量的体验和练习。成年人从逻辑上讲应该具备更强的调控情绪能力,包括对情绪的认知、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能够将情绪唤醒调节到适宜的强度来达到个人目标。如果是婴幼儿,他们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的方式往往是拍打自己、咬东西或者离开不愉快的人和事,因为他们缺乏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但是,很多成年人对待情绪的方式却如同幼儿,也正是觉察到这一点,成年人会羞愧、后悔、反省。

情绪从何而来?从内心打架而来。头脑中的理性说对待孩子要耐心,讲话要温和,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做好榜样,真实的感性是此刻我不舒服,我不喜欢这样,我要照顾自己的感受,我要表达出来。这个“打架”有输赢,许多时候,我们的理性帮我们“克服”了即将爆发的情绪,把它压到心底去暂时埋起来。而有的时候,头脑会输,幼儿式的反应就爆发出来了。无论谁输谁赢,这个“我”都是难受的。情绪控制住了自己难受,情绪发泄出来周围的人难受,往往承受我们坏情绪的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比如孩子。

即使是令人烦恼的负面情绪也有它的意义,况且,许多的情绪是积极的,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受。

1.适应功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情绪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使自身更好地生存发展。婴儿就会根据妈妈对她的态度调整她对妈妈的态度,成长中孩子自然本事见长。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在互相调适中形成的。

2.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系统的基本要素,情绪还可以放大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成为人们行动起来的强大动力。通过情绪的放大,让对方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态度和目标。

3.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消极情绪帮助我们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4.信号功能:在人际间具有传递功能、沟通思想的作用。通过表情实现(是言语交流的主要补充),适应功能也是通过信号功能起作用的。

内在的和谐是解决之道。

我是否能接纳孩子的弱点?孩子的不足,孩子的麻烦,头脑的理性告诉自己每个孩子有不同特点,每个特点都有两面性,这个弱点同样有另一面积极意义;而我内在的感受也是如此,我不会因为孩子没达成我预设的目标而难过,因为我接纳有缺陷的自己、我尊重孩子是独特的个体……那么,内在趋于和谐,“打架”会少,纠结会少,可能失控爆发的情绪也就因此而减少。

这个和谐说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却难,看别人多么容易,看自己却难,这是妈妈们共同的感受。确实如此,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很难跳出自己来看自己,对自己总是很主观,看他人却容易客观,从小我们普遍受到的教育就是“看看人家的好,比比自己的不好”。

当我们意识到某个困扰并试图寻找到源头时,解决之道便会悄悄开启。

每一次冲突,每一次情绪爆发,都是一次修炼,从发生的频率降低开始,给自己鼓励,认可自己的努力,也信任自己可以让自己更舒适。如果可以,回头看看小时候的自己,从接纳小时候的自己开始一步一步地到成年的自己,如果能这么做,我们将不需要不断地启动小时候委屈的自己来和孩子交流,我们会像一个真正成熟的人那样为人父母。

控制情绪就如同生病了吃药一样,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有时吃错药还会更加严重,难免需要吃药,却不是长久之道。而修炼自己内在的和谐就如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让生病来得更少一些,病情更轻一些。

面对身体生病和情绪需要调整,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提醒我们要好好关爱自己,自己好了,才可能对孩子好、家人好。情绪与健康本身也有极大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