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孩子的“缺爱”模式

发现孩子的“缺爱”模式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妈妈觉得孩子似乎经常担心自己会“不够”。小薇的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小薇妈妈的担心包含很多内容,孩子的反应模式、老师的看法等等。小孩子表达对“不够”的担忧,看上去是怕物质上不够,隐含的意思是爱不够。这个爱在幼小时候是肌肤之亲和情感回应,再大一点是关注、回应方式和教养。家有二孩的家庭总会有“争爱”的事情发生,虽然看上去争的是玩具、零食、妈妈的陪伴、爸爸的奖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通过我们的感受来获得一些经验并知晓一些规律,开启有节律的生活。进入小学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即将面对新的课题。而心智发展也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思维能力同样迈入新的阶段——从具象到逻辑,从逻辑到抽象。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学科上的学习,日常生活人际相处中也在不断地实践和进步。

一年级的小薇负责排队时的纪律,但是同学不听她的,她很着急,就哭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也观察到女儿有这样的反应模式,很愿意做事,如果不顺利或者得不到大人的认可,她就会哭。现在到了学校,老师看她哭了,会不会觉得她不但没管好别人,连自己也没管好?

小薇妈妈还发现小薇经常表示担心:这个零食吃光了怎么办?给别人自己没有了怎么办?再去买那卖光了怎么办?妈妈觉得孩子似乎经常担心自己会“不够”。

我们的小学入学年龄是满六周岁,以8月31日(含当日)以前出生为准。所以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年龄上是6周岁到7周岁这个区间,而这个年龄正是心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思维模式也各不相同。少数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大部分还绕在情感情绪里。

7岁之前孩子的心智发展建立在神经系统的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对各方面都有很强的感受力和学习能力。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用自己的感受去感知,比如一个孩子回家,感觉到家里气氛不对,他也开心不起来,原来是爸爸妈妈吵架了,虽然爸爸妈妈表现还和之前一样,但孩子能感受到和往常的不同。有个报道说汶川地震前有户人家的两岁小孩一直哭,妈妈抱到外面哄的话哭会停下,抱回家里又哭。许多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成年人的感受力不如孩子强,成年人习惯了用信息用逻辑来判断,而弱化了自身的感受力,也就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直接感觉到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通过我们的感受来获得一些经验并知晓一些规律,开启有节律的生活。进入小学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即将面对新的课题。而心智发展也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思维能力同样迈入新的阶段,从具象到逻辑,从逻辑到抽象。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学科上的学习,日常生活人际相处中也在不断地实践和进步。

因为入学年龄的规定,在一个班级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小薇的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富于热情,乐于助人,老师因此对她表示信任并派她做一些事情,但是,她应对事情的方式依然还是婴儿的方式。一个小婴儿一着急就哭,我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他还不会说话,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小学生会被期待,也可以有更合适的表达方式,除了哭。生活的经历和实践会帮助孩子过渡到新的年龄角色。

小薇妈妈的担心包含很多内容,孩子的反应模式、老师的看法等等。当下的事是和孩子确认她的哭代表的意思是什么:着急,但是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办法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沮丧和无力感,同学们不理会她;害怕,老师会不会因此责备自己。这些情绪都可能出现,知道具体是什么之后才算是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反应模式,也才有重新建设的方向。

孩子和父母交流感觉到轻松并得到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赋能的过程,影响她的不是发生过的事情,而是她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一年级的孩子也许还不怎么懂得运用策略,那就和她讨论下她的哭给她带来了什么:老师的评价、同学们的看法等等。亲子之间交流微妙之处是需要根据当下孩子的反应而反应,顺应她的需求去“喂养”。在这里罗列的一二三,也许会在好几次的交流中才能逐一传递,幸运的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有大量的交流机会。保持自身的学习状态,不断地去看到自己和孩子的潜力,边经历边长进;而不是准备好教材、选择好时间,倾囊相授,这不是亲子教育的真谛。

孩子的模式会在经历中不断地更新优化,更新优化的方向是更加符合他人(比如老师、家长、好朋友)的期待,让自己感觉更好(充满自尊、自信)。对于家长来说,明确自己的期待、表达自己的认同就是帮助孩子。比如,当孩子碰到一件照以往惯性都会哭的事情她却没有哭,此刻,妈妈就要明确地表达出来,给予赞赏和肯定,那么,她模式的转换方式就向着“不哭”这个方向发展。

小孩子表达对“不够”的担忧,看上去是怕物质上不够,隐含的意思是爱不够。爱不够是她潜意识的感受,推动她的言行反映到意识层面是东西不够。这个爱在幼小时候是肌肤之亲和情感回应,再大一点是关注、回应方式和教养。幼小时候妈妈工作忙碌,很多时候是外婆管她,后来又有了小弟弟,这些都会让她感觉到“爱”的不够。家有二孩的家庭总会有“争爱”的事情发生,虽然看上去争的是玩具、零食、妈妈的陪伴、爸爸的奖励。

理解她“争宠”背后的安全感需求,并将她带进新的家庭结构中,让她在新的结构中有存在感。给她吃一颗“定心丸”:妈妈最爱你,妈妈选择先有你,你是姐姐,你永远比弟弟大。带她一起照顾弟弟。一起做妈妈的小帮手,通过和妈妈的接触和互动赢得妈妈的赞赏这本身是符合孩子内心需求的。在新的家庭关系中发展她自己,让她有自豪感,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家庭序位对每一位成员都很有意义。

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适应学校生活上也有优势,学校生活对她在家庭中的表现也有帮助,因为合作这个课题在两个场景中都会经常发生,合作精神在不同场合是可以通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