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死营救当先锋

生死营救当先锋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击队在队长何晓清的指挥下,分成6个搜救小组迅速有序展开救援行动。这支共产党员救援突击队19名同志中,有5名同志家在四川地震重灾区。突击队副队长程凯,父母妻子在灾区,地震发生后全都失去了联系,当时他正高烧39.5度,毅然带领突击队奔赴救灾战场。他们以主动承担、舍生忘死的救援壮举,彰显了共产党员勇当先锋的本色。

生死营救当先锋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都江堰聚源中学成了一片废墟。面对被掩埋在废墟下的孩子,他们争分夺秒拯救生命。11天后,他们又来了,向孩子伸出关爱之手,帮助学校消毒防疫、搬运课桌……

他们就是总参驻成都某研究所19名共产党员组成的救援突击队。正是这支特殊的救援突击队,成为地震发生后最先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也是当地第一支有组织的救援力量。

地震发生时,聚源中学18个正在上课的教学班师生几乎全部被埋压。

面对救援请求,研究所党委当机立断,迅速集结部队进行战前动员:“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共产党员站出来!”

官兵们从山崩地裂的强震中镇定下来,自告奋勇要求参战:“我是党员,让我上!”

快!快!由处长何晓清、科长程凯担任正副队长,19名共产党员组成的救援突击队火速出动,他们弃车徒步往前冲,逆着惊恐逃散的人流,奔向已被强震夷为废墟的聚源中学,时间是12日17时20分。

救援突击队赶到现场时,惨烈的情景摆在面前,沾满鲜血和尘土的书包、课本四处散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废墟里传出孩子们求救的呻吟声。

当学生家长们看到部队救援突击队来到时,群众中有人喊道:“解放军来了!”顿时,慌乱的人群得到了稳定。

突击队在队长何晓清的指挥下,分成6个搜救小组迅速有序展开救援行动。突击队员们大都是“80后”新一代官兵,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见到这种场景,大家心如刀绞,拼命挖、拼命救,有的官兵手指被钢筋和碎玻璃剐掉了一块肉,鲜血淋漓却依然奋战。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争取时间多救一个孩子。

一次余震突然来临,队员赖永高、陈亚猛、黄显国、杨亚南正准备转身,却听到废墟里传出微弱的呼救声。“有人,我们不能离开他们!”大家赶紧清运碎石,用血手刨挖,终于,一个奄奄一息的学生被救了出来。

大吊车陆续开进现场,爬上废墟套钢缆绳,很需要技巧,还有危险性。队员廖剑敏、张得印争着冲了上去。卷曲的钢缆在起吊时容易出现滑落,每当起吊时,他们总是用手护着缆绳。一次起吊过急,将廖剑敏的无名指和小指套在了缆绳里,顿时鲜血直流。小廖在废墟上拾起窗帘撕下一条,缠了缠,便继续投入战斗。当时,一位母亲指着女儿教室的位置大声哭叫,突击队员们一直从三层挖到底层,虽然这个孩子已经罹难,但他们抚慰了这位母亲的心。

天亮时,当女同学曾静被成功救出后,在一旁焦急等待的家长泣不成声地说:“解放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这支共产党员救援突击队19名同志中,有5名同志家在四川地震重灾区。突击队副队长程凯,父母妻子在灾区,地震发生后全都失去了联系,当时他正高烧39.5度,毅然带领突击队奔赴救灾战场。

队员马永正,家就在都江堰市区,离聚源中学救援现场不到2公里,家中亲人罹难,他强压心中悲痛,一刻也没有离开救援岗位。队员石明,家在北川县陈家坝村,大地震造成的山体崩塌把整个村子都掩埋了,家人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突击队员的心里,永远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灾区的群众都是自己的亲人,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他们连续奋战16个小时,从废墟中首先救出14个孩子,随后又与跟进到达的兄弟部队一起搜救出210多名师生,其中生还40余人。他们以主动承担、舍生忘死的救援壮举,彰显了共产党员勇当先锋的本色。(本报记者)

【感恩课堂】俗话说:“烈火见真金”。在这场让世界震惊的大灾难中,英勇解放军的表现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真金,他们高度服从命令的精神,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令人感动!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卫国战争,而是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抗震救灾战争,这场灾难,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人们的情感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人民感谢解放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