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做一只猫

学做一只猫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总也逃不脱“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困境。大学期间,闺女准备竞争进入一个她很神往的项目。尤其对于一颗青春期躁动的心,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它有时很像“树洞”,听完了就离开,让诉说没有负担。耐心地学做一只猫吧,坐在孩子身边静静地听,给他点拨,更要给他思考的机会。这样做,孩子会更愿意向父母倾诉。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算父母对孩子存着千般爱心、万般好意,但长期面对这样否定的词句、冷漠的态度,哪个孩子会愿意自讨没趣、自讨苦吃呢?

有个初中女生离家出走,妈妈说女儿:“她有精神病,想法和正常孩子不一样。”而女儿说:“我想家,想妈妈,可就是不想回家。我也想跟妈妈说说心里话,但是她根本不听我说什么,还老打击我。我也知道她对我好,可我接受不了!”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越大离我们越远,有话也不肯和我们说,更别想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了。”有位妈妈说:“我儿子居然一个星期没跟我讲话,平时有事就用手机短信交流。”

而孩子也在发牢骚:“我怎么做都不对,怎么说都是错,总是说我不好,没几句就吵起来了,该怎么办?”

矛盾是在青春期激化的,但隐患其实早就埋下了。

当孩子跟小朋友闹矛盾或打架后回家诉说时,我们是否为了维持好的邻里关系,就说“你就不能别闯祸么!”当孩子诉说如何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我们是否为了让孩子懂得尊师重教,就说“你怎么能说老师不对!”当孩子在路上摔倒回家寻求安慰时,我们是否为了让他记忆深刻,就说“谁让你不看路!”当孩子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懊悔不已时,我们是否为了刺激他力求上进,就说“考不上大学就去捡垃圾。”

父母的这些话,实际是把对事实自以为完整的了解、自以为一针见血的判断、自以为正确的建议和自以为可以令孩子奋发的预言,完全不顾后果地想说就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算父母对孩子存着千般爱心、万般好意,但长期面对这样否定的词句、冷漠的态度,哪个孩子会愿意自讨没趣、自讨苦吃呢?时间久了,再温暖的心也会降温,再想说的话也会被吞进肚子里。于是有孩子说:“妈,不是我不跟您说心里话,是您太不会聊天。”

一个孩子向他的妈妈说老师水平太差,因为班里很多同学都听不懂他对难题的讲解。妈妈问:“是吗?”孩子说:“是啊,后来学习委员把题又讲了一遍,大家就都懂了。”这时妈妈笑了笑:“原来这位老师的水平真的有待提高。以后再遇到听不懂的难题,可以和同学多交流。”于是孩子说:“嗯。这位老师刚毕业两年,上课时很认真,只是经验不足吧。”

同班另一个孩子对他的妈妈说了同样的事情,他的妈妈说:“老师讲题听不懂,是你们理解能力有问题。老师水平再低还能不如你们?”孩子说:“我不跟你说了!”

“是吗”是两个很普通的字,但在孩子听来就是“这件事挺有意思,再接着说,我还想知道后来怎样了”。然后第一位妈妈听到了完整的情况,给予了孩子理解与体谅,于是孩子的心结被打开了。

而另一位妈妈没有问清缘由,就通过主观臆断,采取了支持老师、否定孩子的态度,于是孩子只会抱怨妈妈不理解自己,同时对老师的抵触也会只增不减。

认同孩子的感受,就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使他愿意与父母分享与分担。反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总也逃不脱“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困境。

大学期间,闺女准备竞争进入一个她很神往的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在最后一轮选拔前夕,闺女却突然对我说:“我感觉自己准备太不充分,明天不想去了。”

听她这样讲,我很想对她说:“不能轻易退缩,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坚持。”但话到嘴边我还是咽了下去,因为我知道闺女是懂这个道理的,只不过那些优秀的同学让她感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

于是我说:“你已经努力了那么久,在看到结果前放弃,不觉得遗憾吗?要不要再考虑考虑?”闺女说:“好吧,我再想想。”

第二天闺女还是鼓起勇气去参加了最后一轮挑战,并且如愿以偿。

很多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如果父母直接对他的想法和做法提出批评,他就会立刻膨胀成为一个刺猬,反驳、不屑、排斥,并且在自己周围竖起一道墙,哪怕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也不会听取。

与其如此,还不如给孩子提些建议,再留给他一些时间,让他的选择出于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不是服从于父母的道理和压力。

有位15岁就与多名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女孩子说:“我第一次喜欢的男孩是学习委员,跟我妈说了,结果我妈说:‘你怎么那么贱呢?怎么那么小就想这事儿呀!’所以我以后再也不跟她说了。”

孩子一旦关闭了与父母沟通的门,那就意味着父母从此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尤其对于一颗青春期躁动的心,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可以说,孩子所有的“叛逆”行为,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孩子青春期的萌动是自然反应,怎能用那种侮辱人的词来描述呢,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女儿。很多孩子遇到困难不愿意向父母求助,就是因为曾经不被理解的经历,使他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与指望。父母不耐心听、不仔细问,再加上冲动的口不择言,就会失去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指导与挽救的机会。

猫是这样一种动物:你跟它讲话,它就安静地在那里听,偶尔“喵喵”两声作为应答。它有时很像“树洞”,听完了就离开,让诉说没有负担。

耐心地学做一只猫吧,坐在孩子身边静静地听,给他点拨,更要给他思考的机会。这样做,孩子会更愿意向父母倾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