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泡药酒的六大误区

泡药酒的六大误区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1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应当指出的是有些药物霉变是目测不到的,若喝下霉变的药酒,会对人体的肝及胃肠造成损伤。质地疏松的药物吸水性强宜多加些酒,如枸杞子、茯苓等可加20倍酒浸泡;质地坚硬的药物吸水性差应少加些酒,如人参、鹿茸等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取出药材后应在1个月左右喝完。药酒饮用90%后,可加酒二次浸泡。

误区1:泡得越久越好 很多人认为酒是陈的好,所以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且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为15~30天。浸泡时间主要与药材的质地有关,如红花、枸杞子等浸泡后如果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乌梢蛇等,泡制的时间会长些。

此外,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影响,温度高则浸泡时间短,反之则时间长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浸泡药酒时,不要放入冰箱,这样会影响药材的析出;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可酌情缩短时间。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1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以多泡几天。如果泡制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可能会发生霉变。应当指出的是有些药物霉变是目测不到的,若喝下霉变的药酒,会对人体的肝及胃肠造成损伤。

误区2:所有药材都适合药酒 应该明确指出,不是所有药材都适合泡酒的。如矿物质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不易析出,很难用酒泡出来。如果以毒蛇为原料浸泡药酒,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浸泡前应先去掉蛇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

误区3:药材放得越多越好 一般而言,酒与药材的比例为10∶1~20∶1。质地疏松的药物吸水性强宜多加些酒,如枸杞子、茯苓等可加20倍酒浸泡;质地坚硬的药物吸水性差应少加些酒,如人参、鹿茸等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通常要达到每10毫升酒中含有0.5~1克原生药材。每次饮酒20~30毫升,每日饮酒2~3次。因此,在有合适容器的情况下第一次以泡制2升左右为宜。取出药材后应在1个月左右喝完。

误区4:选用过低度数的白酒 通常建议选用50~60度白酒进行药酒的泡制。这个浓度的白酒既能杀死药材中的微生物,又能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随着酒精的挥发和药材中水分的溶出,药酒中酒精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待泡至可以饮用时,药酒大多在38度左右,口感温和。另外,黄酒米酒除了本身有药用价值外,同时可以作为泡酒的原料应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黄酒、米酒的酒精浓度降低,一般需要将药材一起煮沸后再装瓶,这样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

误区5:泡酒期间不搅拌 浸泡药酒的器具最好选用深色的玻璃器具为容器,不宜用塑料器具。泡制期间,需要每日搅拌或摇晃1次,1周后改为每周搅拌1次。若急于饮用,可将药材切碎浸泡。药酒饮用90%后,可加酒二次浸泡。

误区6:药材反复使用 药物经两次浸泡后,绝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溶出,此时普通药材即可丢弃,但较为名贵的药材,如冬虫夏草、蛤蚧则可再用普通煎煮中药的方法获取一定的有效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