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腰椎疼痛发麻但下肢没事

腰椎疼痛发麻但下肢没事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腰椎锥管狭窄症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的综合征。不包括单纯髓核突出、感染或新生物造成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腰椎椎管狭窄。本病的发生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急慢性外伤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且梨状肌处封闭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术者站或坐其右侧,分别拿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委中、承山、太溪等穴各3~5次。

腰椎锥管狭窄症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的综合征。不包括单纯髓核突出、感染或新生物造成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腰椎椎管狭窄。本病的发生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急慢性外伤有极其密切的关系。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多见。

【诊断要点】

1. 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体力劳动者。

2. 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痛及腿痛,痛在一侧或双侧;或交替性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大腿前侧、膝内侧或小腿后侧等部位放射。其特点是站立或行走过久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 间接性跛行是本病的最突出的症状,也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4. 脊柱无明显畸形,腰椎生理前凸存在无侧弯。脊柱活动受限不明显,但后伸脊柱时往往使疼痛加剧,站立后伸阳性。

5. 腰部无明确压痛点。下肢感觉障碍,腿反射迟钝以及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

6. 腰椎X线片可见椎体前或后缘骨赘形成,椎管前后径变小;CT腰椎片示,椎管前后径或横径变窄。

【鉴别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请参阅第5讲相关内容。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呈现短暂发作性坐骨神经痛,也有间歇性跛行,但它的疼痛部位主要为小腿腓肠肌,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不明显,无跟腱反射异常,患者有小腿、足呈袜套型感觉异常,并且有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足、趾苍白冰冷,趾甲变形等明显循环及营养障碍表现。

3. 梨状肌综合征 臀部及下肢疼痛,腰部畸形和运动障碍不明显。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且梨状肌处封闭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推拿治疗】

对非骨性椎管狭窄的轻症间歇性跛行,无明显神经根传导功能障碍者,可行推拿治疗。

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 常用穴位及部位 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太溪、承山、委中、承扶等。腰腿部。

3. 常用手法 拿、按、揉、振、拔伸、擦等。

4.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以右侧为例。术者站或坐其右侧,分别拿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委中、承山、太溪等穴各3~5次。

(2)患者俯卧,术者分别按揉肾俞、大肠俞、秩边、殷门,承扶、环跳等穴各半分钟。

(3)患者仰卧,术者站其右侧,以右腋挟住患者右足踝部,左手掌扶其右膝前部,屈曲右肘,以前臂背侧从患者小腿背侧插入,搭于左前臂中l/3处,用力挟持患肢牵引1~2分钟。然后强力屈曲患者之髋、膝关节至最大限度,继之伸直膝关节,以左手捏拿股四头肌联合腱,右手掌托住其小腿肚,再屈其膝,并嘱患者用力蹬空,反复3~4次。

(4)患者俯卧,术者以掌根沿右侧骶棘肌自上而下按揉至骶髂关节为止。反复2~3次。同法施于左侧。

(5)医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置于平腰4~5平面之两侧骶棘肌外缘,同时向中线挤压。待拇指分别推到骶棘肌肌腹中部(相当大肠俞)时,拇指依皮肤之滑动,向下稍滑,并持续用力向下按压至最大指力半分钟,再用力向上推挤并向外旋转,逐渐放松压力。拇指在原处轻轻按揉。

(6)医者两拇指沿骶棘肌向下移动至髂后上棘内缘,相当腰5骶1平面关元俞,用力向下按压半分钟。

(7)医者两手拇指置于腰,骶,平面骶棘肌的外缘,稍向内推即用力向下按压,持续半分钟后,拇指向上滑动并向外旋转放松。

(8)患者俯卧,助手配合拔伸按压腰部。

(9)患者侧卧,行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

【自我保健】

1. 以双手全掌摩擦两侧腰眼,左右交替。

2. 指揉双侧足三里、大钟、阳陵泉诸穴。

【注意事项】

1. 推拿治疗本病强调以柔和手法为主,切忌腰部后伸、斜扳、挤压等过于猛烈的被动运动。

2. 患者平素要保暖,用腰围护腰,卧硬板床。

3. 推拿治疗2~3个月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