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肌抽搐与治疗

面肌抽搐与治疗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原发性面肌抽搐,大多为面神经出脑干段受异常走行的血管压迫引起。面肌抽搐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多由一侧眼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波及上唇肌肉和整侧面部。临床治疗上,对于面肌抽搐初发及程度轻者,可先考虑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安定等可使部分病人症状减轻,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可加强疗效。但药物不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面肌抽搐。

面肌抽搐与治疗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抽搐多见于面神经颅内段附近的肿瘤、蛛网膜炎等。原发性面肌抽搐,大多为面神经出脑干段受异常走行的血管压迫引起。

面肌抽搐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多由一侧眼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波及上唇肌肉和整侧面部。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不能随意控制,初起较轻,以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甚至更长,严重者呈强直性,致患侧眼睛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可因情绪波动,劳累,面部的自主运动(如眨眼,说话)诱发。神经系统检查除少数晚期患者可出现患侧面肌轻微瘫痪外,并无其他阳性体征。根据以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排除小脑桥脑角肿瘤,必要时可行颅脑CT或磁共振(MRI)检查。

临床治疗上,对于面肌抽搐初发及程度轻者,可先考虑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安定等可使部分病人症状减轻,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可加强疗效。针灸和理疗也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不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面肌抽搐。此外,在受累肌注射肉毒素可使痉挛的肌肉麻痹,取得控制抽搐的效果,但大多一年后即复发,反复注射有引起肉毒素蓄积中毒的危险。

目前,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抽搐最有效的办法,太和医院神经外科在1999年即已成熟开展这项手术。

(李新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