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演义》我已通读了四遍。“三国斗争乃坏事矣。”因此,他积劳成疾,在讨伐曹魏中不幸去世了。可以说,他俩是三国唯一一对智慧上可以一拼的对手。而军队的主人就是主帅。主帅指挥得好坏关系到一个军队的生死存亡。刘备与张飞、关云长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救困扶危,共复汉室。我认为作为一名主帅,不能只讲义气,要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胸怀。这是一篇对《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综合评价。

六年级 马俊彦

题材日记

4月28日 阴

《三国演义》我已通读了四遍。读罢此书,我认为不管书上所说的“奸雄”曹操,还是“忠义之士”刘备,他们都是为统一中国而战,怎么能有“忠、奸”之分呢?我觉得三国中儒将、武将、主帅等都值得一评。

我从小就与“三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我爱看“三国”,那时,我只知道里面的那些人整天在战场上拼杀,非常英勇。大了一点,我开始听“三国”,那时而愉快时而紧张的乐曲,把我带入了故事中。我还知道三国是指蜀、魏、吴,他们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间涌现了一大批文人、猛将。现在我再读罗贯中的原著,感觉到“三国”处处都有神话般的故事。而这些,就是天下“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最近,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第四次听起了儿时的三国故事磁带,那变化莫测的音乐又给了我不少启示。

“三国斗争乃坏事矣。”你一定会觉得奇怪,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啊,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老百姓,置身在战乱不停的年代中,你的亲人又被招去当兵,战死在战场上,你怎么会不为之痛心呢?

三国故事中的人物分五种:忠、奸、义、智、愚。然而,我却认为,不管是书上所说的“奸雄”曹操,还是“忠义之士”刘备,他们都是为统一中国而战,怎么能有“忠、奸”之分呢?

评儒将

三国著作偏向于蜀,而这“后起之国”之所以能与两个强国鼎立,没有诸葛亮怎么能行呢?诸葛亮才智过人,胸怀大略,凡事都有先见之明,又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真可谓“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但是,诸葛亮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第一,他爱虚张声势。记得在周瑜准备火烧曹军的当晚,诸葛亮料到过一会儿会刮东南风,但还是故意在周瑜面前称自己得到过仙人天书,能呼风唤雨。还让周瑜建了一个七星坛“作法术”,把大自然的风向变化说成了自己的神通。后来呢?心胸狭窄的周瑜把嫉妒化为报复,曾多次用计陷害诸葛亮。幸好诸葛亮识人心,不然,他的性命也许早已葬送在周瑜的刀下了。

第二,他不肯托信于别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打理。听说在率领大军第六次讨伐魏国时,不管军中大事小事,都由他一人管理。那些文人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用得着。因此,他积劳成疾,在讨伐曹魏中不幸去世了。那时,他只有五十多岁。唉,作为一个儒将怎么能这样呢?

至于曾率领大军进攻蜀国的司马懿,他博览群书,智慧更是胜人一筹,和诸葛亮不分上下。他曾识破诸葛亮的火烧浮桥之计,使讨伐的军队折兵大半。但也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与诈降计。可以说,他俩是三国唯一一对智慧上可以一拼的对手。

另外,司马懿的独生子司马昭,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也许是诸葛亮的“克星”了。在诸葛亮的空城计面前,他父亲吓得准备退兵,而他却“慧眼识计”,断定这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在诸葛亮的诈降计面前,也是他提醒了父亲,不然司马懿早就战死在乱箭之中了。这样优秀的人才真是少有啊!

三国的儒将,一个胜似一个,真可谓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

评武将

虽说武将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但一个好的武将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明的计策。要想成为真正的“常胜将军”,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勇”终究会被“智”打败的,而“智”则永远不敌“智勇双全”。

关羽,他讲义气,待人忠诚,曾过五关斩了曹操六名武将,被人们称为英雄。但他却败在武艺平平的陆逊手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陆逊善用谋略。而关羽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因此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失了荆州,还败走麦城,自己也被孙权杀害了。

另外,导致街亭失守的将军马谡,他是马良的弟弟,由于博览群书,与四位兄弟合称为“马氏五兄弟”,是当代英豪。但是,他却固执己见,把军营扎在孤山上。最后,只落得一败涂地,被诸葛亮依军法速斩。唉,他真是个“书呆子”,只会读书,不会用兵。

至于马超、赵子龙,他们都是蜀国的名将、忠义之士,不但武艺高超,还智慧过人。马超曾大战葭萌关,而赵子龙单骑救主,力斩五将,他们都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人才叫英雄呢!

评主帅

人有主,军必有主。而军队的主人就是主帅。主帅指挥得好坏关系到一个军队的生死存亡。一个军队失去了主帅,就如一个人丧失了主心骨,剩下的只是血肉。

蜀国的主帅刘备,本是汉室宗亲,他心地善良,性格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可以说:“蜀国的江山是他带领大家打下来的,但蜀国的一半江山也是毁在他手里的。”为什么这样说?导致这些的原因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义”字。刘备与张飞、关云长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救困扶危,共复汉室。这本是件好事,因为刘关张三兄弟从此后同生共死,消灭了横行霸道的黄巾贼……最后还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协助他们建立了蜀国,打了许多胜仗。但是到了后来,刘备牢记当年的誓言,征兵数十万以报兄弟之仇,但却忽视了魏国。最后,又中了陆逊火攻之计,气得一病不起。

我认为作为一名主帅,不能只讲义气,要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胸怀。而这些恰恰又是刘备所缺少的,也是造成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

魏国的主帅曹操,非等闲之辈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爱好饮酒作诗,谈论国家大事,是一位很好的统帅。他爱才如命,曾苦留关羽,义释马谡。但书中每每提到曹操,皆称其“曹贼”,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伯乐,称得上一位好主帅。

(荣获第八届“慧光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

【点评】

这是一篇对《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综合评价。这篇读后感,列出三个小标题:“评儒将”“评武将”“评主帅”,构思新颖,找到评述的切入口,对一部历史巨著的主要人物,通过分类解剖,化难为易,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本文作者选用“小标题”方式构思:

评儒将:三国儒将——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一个胜过一个→评武将:马超、赵子龙智勇双全而关羽不及,马谡是个书呆子→评主帅:曹操称得上一位好主帅,刘备重义气,导致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