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雨兼程垄上行

风雨兼程垄上行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成为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主持人。从2002年开播以来的7年间,《垄上行》始终无怨无悔地走在田埂上。7年来,《垄上行》共收到热线电话12万多个,信件2万多封。荆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解决灾情问题。

◎荆州电视台 王 凯

王 凯

2002年成为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主持人。2006年被评为荆州市劳动模范,同年被湖北省总工会评为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并获得湖北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得湖北五四青年奖章金奖,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2008年被评为荆州市宣传系统优秀青年人才;2009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在湖北,在江汉平原,有这么一档电视栏目,她的名字叫《垄上行》。从2002年开播以来的7年间,《垄上行》始终无怨无悔地走在田埂上。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了一个地方媒体应有的价值,受到了农民大众的认可。为什么一档对农节目的所作所为能换来如此巨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呢? 我来给您说几个例子吧。

2005年,在湖北省监利县,《垄上行》把农技部门多年未能全面推广的水稻抛秧新技术,通过在田间地头的直播,很快迅速推广开。

2006年,江汉平原遭遇百年不遇的稻飞虱危害,《垄上行》和近百名农业专家一道,始终坚守抗灾一线,为农民挽回了近1亿斤粮食。

2007年,在荆州的大小村落,《垄上行》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下乡活动,让江汉平原的农民们丢下锄头,奔向舞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热闹。

2008年,面对蛆柑给成千上万的果农造成的损失,《垄上行》组织艺术团走进果园义演,为桔农吆喝卖了800万斤柑桔。

2009年,《垄上行》拓展为垄上频道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守候在电视机前,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电视频道。

从《垄上行》开播的第一天起,我就和我的同事们奔波在田埂上,与农民亲如一家,把农民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7年来,《垄上行》共收到热线电话12万多个,信件2万多封。江汉平原甚至两湖平原近2000万农民,把我作为心中的明星而追捧。

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我根本就不懂农业,甚至连麦苗与韭菜都难以一下子分清。但这难不倒我。我开始虚心拜师学艺——与荆州市科技局、农业局以及其他涉农部门的专家们交朋友,不懂的问题就虚心求教,以至最后人们称赞我成了半个农业专家。一次我走在田野里,对一位劳作的农民说:“老乡,你这油菜得了菌核病,该打菌核灵了!”老乡惊异地说:“你这城里伢儿是怎么晓得的?”

2002年夏天,江汉平原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涝渍灾害,我来到了受灾严重的乡镇进行采访。当地部分村民的房屋水都漫过一层了,孩子们趴在楼顶上做作业。我在灾情现场边播报边掉泪,边说边走,我一脚就踏进了被掩盖在稻草下的小水沟中,一屁股摔在了地上,小腿立刻就肿了起来。可我忍着痛,一瘸一拐地继续报道。这期名为《直击灾情现场》的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荆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解决灾情问题。很快,孩子们的上学、灾民的生活以及排灌经费的投入都一一落实到位。

7年的时间,我和团队的同事们长期奔波在对农采访的第一线,鞋子都不知道穿烂了多少双,几乎在每个乡镇都有被我采访过的农民。

在江陵县六合垸农场,当地农民种植的600亩西瓜,因为消息闭塞无法销售。我和其他两位记者顶着高温,在瓜地里帮着瓜农做起了宣传。节目播出后仅仅三天,30万斤西瓜就销售一空。西瓜卖光了,农民也笑了,一面写着“荆州垄上行,六合致富友”的锦旗送到了我的手中。

为了帮助那些信任《垄上行》的乡亲们,我常常无暇顾及自己和家人。长期的乡村采访让我很少能定时吃上早饭中饭,也由此患上胃炎和胆结石等疾病。2006年,我患上了重感冒,医生要求我静养休息。但当时江汉平原正遭受百年难遇的稻飞虱危害,广大农民面对从未有过的灾情束手无策。面对严峻的形势,我请来农业专家到受灾严重的乡村现场解答问题,教农民如何防治稻飞虱,然后再去打吊针,拔了针头又赶往下一个村。整整30天下来,我最后躺进了医院。让我欣慰的是,农业局最后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垄上行》迅速及时地宣传了虫害防治技术,荆州市挽回了近1亿斤粮食的重大损失。

穆青同志在晚年不断以“勿忘人民”四字来激励和教诲青年记者。今年,我们推出了“我在农家”,让每个记者、编辑都到农民家里扎实地住上几天,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就在上个月,我们记者住到了荆门沙洋的一位养鸡专业户杜师傅的家中,杜师傅要除鸡粪,我们的记者也要跟着一起干。4000多只鸡的鸡粪,气味很大。杜师傅说,要是不小心弄到身上恐怕得臭六七天。说实话,尽管我们当时都戴着手套,可还是有点不想伸手。然而,这就是乡亲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啊!要贴近他们,就必须跟他们一样吃得苦。事后杜师傅很感慨:你们真不容易,确实是为我们农民说话办事的人!

7年的时间,我走过的田埂路比在城市里走过的柏油路多了好多倍。农民喜欢的主持人不会是花枝招展的,而是一心一意为他们服务的。正是因为这个,使我成为了农民心中的“超男”。往往一句“哎,王凯来了!《垄上行》的王凯来了!”就像人们经常从电影上看到的情形那样,呼啦啦,一下子全村男女老少都围过来。2007年10月,在荆州所属县级市松滋市,我主持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金秋垄上行”,十里八乡的近10万农民纷纷赶来“看大戏、赶大集”。有一个名叫周云海的农民,家住荆州市郊区白龙村,为了能近距离地见见我,提前两天就蹬着一辆破自行车,日夜兼程赶了近200公里的路。他最终没能挤到台上去与我握手说话,但这也令他十分满足了。他对身边的村民高兴地说:“我终于见到王凯了,只离几步远哩!”

2009年2月底,早春时节,春寒料峭,我和同事们在湖北新农村建设示范地的洪湖市戴家场镇,举办大型电视行动“春天垄上行”。这也是我主持的第十一次“春(秋)天垄上行”了。三天的时间,乡亲们硬是要我留下来,吃住在农家,乡亲们有太多的话要跟我唠叨。直播当天,下着中雨。在泥泞不堪的田地里,我和60多名农业专家,依然坚持工作。望着台下从十里八乡自发赶来,在寒风冷雨中被淋得透湿的10余万农民兄弟,我的眼睛湿润了。7年的垄上行走,我和《垄上行》的脚步已经走入了广大农村父老乡亲的心里。

是的,在淳朴的农民眼中,我是新农村里的“超男”,甚至比明星更有魅力。荆门市的一个农民,整整一周的时间守在荆州电视台的门口,每天都给我送上一束花,不善言辞的他总说一句话:王凯你辛苦了!在乡亲们的眼中,我就像是他们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亲戚。谁家有喜事了,会给我打个电话邀请我去参加。而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持人的架子,主动给乡亲们当上司仪,为新人主持婚礼。

7年来,我伴随《垄上行》的脚步,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获得了沉甸甸的果实。2006年,《垄上行》获得了“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2009年,《垄上行》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栏目奖。2009年,我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市级电视台的主持人,参加了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激情奉献”先进事迹报告会。

2009年1月8日,荆州电视台呼应农民需求,打造了个性化的对农专业频道——垄上频道,全天候为农民服务。《垄上行》也从30分钟扩展为60分钟,每晚9点到10点直播。每到直播时,数以千计的电话打到“王凯热线”,寻求帮助,有的就是想和我拉拉家常。虽然,我更忙了,要做的事更多了,但替乡亲们说话的劲儿更足了。我只是付出了一点点,但我得到了乡亲们这样多的赞美。我感受的不是工作的劳累,而是幸福。什么是幸福? 我觉得,能让淳朴的农民信任和称赞就是幸福!只要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帮点忙,那就继续忙吧。新农村建设的路还很长,让我这个农业节目的主持人也来添砖加瓦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