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雨兼程一路歌

风雨兼程一路歌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雨兼程一路歌———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纪实这是宁夏全区最小的一个交通运输管理中心,成立不足6年时间,仅有9名正式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却是一个以“严格执法、服务至上、敬业奉献”为工作追求的一流运管队伍。6年来,红寺堡运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为红寺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2005年,红寺堡运管所更名为运输管理中心后,把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风雨兼程一路歌_—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纪实_旱塬播绿

风雨兼程一路歌———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纪实

这是宁夏全区最小的一个交通运输管理中心,成立不足6年时间,仅有9名正式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却是一个以“严格执法、服务至上、敬业奉献”为工作追求的一流运管队伍。6年来,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中心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捶音响彻在这片近20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率先在全区实现村级通公交率100%,实现连续6年道路旅客运输责任事故为“零”的目标,“三项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先后获得县级“文明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单位”,市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和“全区运政系统先进单位”“全区交通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青春和热血,挥洒着一种创业的激情,为红寺堡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创业”之歌。

“袖珍”运管所

随着移民开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红寺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在逐渐提升,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红寺堡运输市场,引导和规范道路运输客货运营,2004年9月,红寺堡运管所正式成立。时值全区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新成立的运管所只有1名负责人和刚刚招考进来的5名工作人员,他们既要开展运管所正规化建设的筹备工作,又要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全力开展安全生产。其时,运管所没有正规的办公场所,只能借用红寺堡汽车站的几间办公室来开展业务。面对工作人员少、业务骨干缺乏、工作资金不足、管理事务开展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刚刚履职的董建国所长提出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三早五抓”的工作思路,即把工作地点推进到一线,改“衙门”式处理事务为现场办公的方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安全生产和客运市场的规范管理上,采取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举措,全力抓好节假日客运管理、开展客运公司及驾乘人员培训、把好“三关”、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车站内部管理,以此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在这个令红寺堡运管人难忘的“开局之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红寺堡每一条交通要道和乡镇村组,白天几个人东奔西跑,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进行总结、学习充电、熟悉业务。一天吃不上两顿饭,一月回不了一次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如期召开,第一项运输管理制度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营运客车季度维修按计划进行,车站安检和报班制顺利推进,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运输高峰期运营安全,当年,运管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首次实现了道路旅客、运输车辆无一起道路运输责任事故发生的工作目标。

img109

素质过硬的红寺堡运管队伍

就是这样一个“袖珍”运管所,一直以最少的人员、最高的工作效率,承担着与其他正规县(市、区)运管部门一样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6年来,工作人员从最初的6人增加到9人,而业务规模却从2004年的7辆客运车和10余辆货运车增加到现在的41辆长途客运车、51辆农村客车、20辆小便民公交、131辆出租车和上百辆货运车辆,实现红寺堡与全区所有县(市、区)客货运通汇的目标,累计开辟客运班线20条,农村客运线路23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移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实现了广大群众安全、优质、便捷的出行需求。人数之少、业务量之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产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高效能工作效应:仅在2008年3至5月间开展的专项活动中,共设立公交站牌31个、取缔无证经营28家、整顿占道经营33家、填埋地沟33条、暂扣违法维修工具200余件、查扣非法运营车辆114辆、受理投诉案件15起,完成客运量29.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到2044万公里,累计加班73个班次,未发生旅客滞留现象,无一起突发事件发生,无一人员伤亡,保持了道路运输秩序良好的状态。6年来,红寺堡运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为红寺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实干之路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快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中心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的作风,把一种如山的重任扛在了肩上,把一份“服务人民”的理念高高托举。

出行条件的优劣是衡量移民生产生活质量提高与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开发建设初期,红寺堡没有一辆公交车,农村群众出行主要靠自行车、摩托车,或是三五成群乘坐农用三轮车,遇到刮风下雨,群众便难以出门。2005年,红寺堡运管所更名为运输管理中心后,把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了确保该项战略工程全面推进,运管中心在加大与交警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农用车非法载客的同时,加大了公交车投放力度,加强公交车规范化管理,对申请经营农村支线、冷线和乡村短途的客运车优先审批,先后有宁夏南原运输公司等参与村级公交运营,同时开辟了农村客运线路23条,争取资金在行政村安装了8个简易客运招呼站,将一些短线运营车辆变更为农村公交车,使红寺堡全面实现行政村100%通车。为了使移民坐得起车,运管中心指导运输公司还制定了“半价让利学生、免费运输农资、开启低保绿灯”三项便民措施,让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经过不断培育和发展,红寺堡公交车由原来的10辆增加到现在的51辆,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同时,为了更好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出行,在运管部门的努力下,实现了农村客运车辆“门到门”服务、农民出行“零距离”换乘的目标,满足了群众安全、优质、便捷出行的需求。

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三关一监督”职责的有力发挥,是红寺堡运管中心保证车站封闭式管理效果明显的重要举措之一。自红寺堡汽车站在全区率先实现封闭式管理后,运管中心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充分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加强对客车站外上下旅客、乱停、乱靠等违章车辆的监控,对跨县市运营客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加强了对运营客车的动态管理,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6年来,红寺堡运管中心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客运车辆安检制度、出站查验制度、派车单制度以及驾驶员身体状况检查制度的全面推行,为红寺堡道路运输安全夯实了基础,实现了连续6年道路旅客运输责任事故为“零”的目标,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的充分肯定。

img110

便民服务

受红寺堡开发建设时间短,各项因素制约,红寺堡道路运输管理起步较迟,许多工作没有条件开展。面对现实的情况和实际的困难,红寺堡运输管理中心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服输、不怕输”的劲头和“奋力拼搏争先进”的勇气和魄力。针对维修市场混乱、规范管理难度大的实际,运管中心每年都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宣传,并设立专门的咨询投诉接待点,上门解答疑难问题,现场为用户调节汽车维修纠纷,有效地保证了维修市场的平稳运行。货运方面,结合红寺堡货运市场潜力巨大而自身持续发展乏力的实际,运管中心在规范引导本地货运车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积极联系山东一家物流公司在红寺堡成立货运公司,为红寺堡货运市场规范化、公司化经营开了个好头,货运公司带动辖区内各部门货运车辆走向国内大市场参与竞争营运并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奋斗,永无止境

“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实现一好二无三满意的目标,这是我们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在谈到如何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时,红寺堡运管中心主任董建国如是说。

以人为本,服务民众”一直是红寺堡运管中心奉行的工作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各项工作难以高效开展,为此,运管中心提出了打造军事化运管队伍的创建目标,每年专门请来驻宁某部队官兵,对单位职工进行军训,锻炼了职工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为进一步提升职工从业素养,采取定期考核评比的办法,检查职工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掌握情况,很快便在单位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在必须强化“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民本认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的要求下,红寺堡运管中心的干部职工以扎实的作风、良好的状态,成为活跃在道路运输管理战线上的一支尖兵。

实现运输秩序好、公路无“三乱”、行政无败诉,确保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管理对象满意是红寺堡运管中心狠抓运输管理的核心目标所在。为了这一目标,他们在提供优质服务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定有力的步伐。6年来,运管中心先后制定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近20项,为运管人员依法行政和服务民众标明了尺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运管中心的监督下,各运输企业认真接受社会监督,采取保持营运车辆卫生清洁、公开里程价格表、服务承诺、监督内容和乘车注意事项的办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汽车客运站也采取了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电话订票等便民服务措施,设立了“便民服务台”,全面启用站内供暖、供水、卫生等设施,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近两年来,运管中心积极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在客运汽车站内增设了安全保障设施,改造了候车大厅和司乘人员休息室,增设了便民座椅、电视,实行微机电子售票,开通语音报班,安装“三品”检测仪,切实加强了客运源头安全管理,各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走在了全区前列。

在红寺堡开发区运输管理中心新建的政务大厅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个年轻的群体,正在以开拓奋进的昂扬姿态、以时不我待的求索信念,谱写着谋求跨越的新篇章。为了全面实现“全程式、跟踪式”服务模式,开通了24小时投诉服务电话,并向移民群众做出了“件件有落实,声声有回音”的承诺;同时积极争取资金330万元,投资筹建了货运信息中心大楼并全面投入使用;为了激发客运、货运市场潜力,他们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先后启动了“燃油补贴”、“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措施;为了进一步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投资改善了职工文化生活基础设施,拿出近30万元,用于帮扶对口村、学校、困难党员群众和困难大学生……

更好地服务于红寺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乡一体化,他们拼搏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红寺堡开发区交通运输管理中心供稿;撰稿人:董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