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玫瑰含香也锋芒

玫瑰含香也锋芒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7月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同年进入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任编辑,2007年1月至今,在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任记者,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两会”、博鳌亚洲论坛、抗震救灾、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等重大报道任务,多次受到新华社和有关领导机关的表扬,2007年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2008年7月,27岁的我再次被委以重任,随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远赴北冰洋考察报道。

◎新华社 崔 静

崔 静

2004年7月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同年进入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任编辑,2007年1月至今,在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任记者,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两会”、博鳌亚洲论坛、抗震救灾、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等重大报道任务,多次受到新华社和有关领导机关的表扬,2007年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2008年的采访经历,注定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只是我短短记者生涯的一个缩影。

回想第一次独立采访时的茫然与不知所措,第一次独立作批评性新闻调查时的紧张与忐忑不安,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性会议报道时的兴奋与踌躇满志……如今的我,经过3年多在新闻一线的摸爬滚打,变得更加成熟而自信;也因为亲身经历了这么多的历史性时刻,而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无论是在瓦砾遍布的地震灾区,还是在雪域冰封的北冰洋,我都有机会和骁勇善战的男同事们并肩作战,这是我的幸运,也让我感到无上荣光。因为在采访中我发现,做一名女记者,尤其是一名新华社女记者,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值得骄傲的事,在任何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都可以和男记者同台竞技,含香的“玫瑰”也可以在“战场”上尽显锋芒。

难以忘记,在汶川地震灾区,我们不顾每十几分钟一次的余震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报道。在断电、断水、断通信的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当同行的3名男同事全部被轮换回市区休整时,我依然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坚守了整整6天6夜。

没有水,就几天几夜不洗不漱;没有床,就在地上和衣而睡;没有车,就靠两条腿步行。尽管两次因道路坎坷加上疲劳过度摔倒在地,双膝受伤流血,但我仍坚持采访,因为我知道,无论我们承受怎样的艰苦,都是短暂的,远远不及留在那里的人们所要承受的万分之一,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和我一样有着如花的年龄和美好的憧憬,却不得不面对亲人逝去、家园破碎、肢体残缺……

从灾区回来的日子里,我的头脑中始终回荡着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的话:我们这些媒体人,从这些灾难和经历灾难的人们身上获取了很多——经历、人生感悟,还有就是名声和荣誉。所以,我们更需要感恩。

是的,灾难让我们成长,对于记者来说,灾难现场无疑是最好的锻炼场。而作为一个不足30岁、采访年头不足3年的标准“新兵”来说,能有这样的采访机会,要感激的恐怕不只是命运,还是新华社,是国内部,是我所在的政文采访室。

是我所在的采访室领导的鼓励与坚持,让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线,并鼓足勇气坚守了6天6夜;是国内部领导与众多编辑老师的关心与信任,让我在采访之余没有后顾之忧,尽情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新华社为我提供这样广阔的舞台,让我可以冲破任何封锁,直抵事实真相。

而当我获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任何一级领导都没有吝惜他们的赞美,甚至将“全国三八红旗手”这样高的荣誉,授予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不知深浅的年轻女记者,这些,都让我感激不尽。

2008年7月,27岁的我再次被委以重任,随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远赴北冰洋考察报道。从进入北极圈到初次邂逅北极浮冰区,从随我国唯一一艘极地考察船“雪龙”船在浮冰区中凛然前行,到乘坐直升机抵达北纬87度,创造了我国政府组织的极地考察的最北纪录……每一天,我在经历着人生中不可重复的经历,感受着从未设想过的惊奇。

亲眼所见,方圆50公里的北纬85度北冰洋海域,竟然难以找到一块一平方公里的完整浮冰,北极海冰的快速消融令我心忧;一只北极熊妈妈带着两个宝宝被一只雄性北极熊追逐,险些丧命,动物世界的残酷无情令我叹息;科考队员们不畏艰辛,在冰雪中战天斗地,英姿飒爽,中国极地人的豪情令我感动……

而与此同时,一场新闻战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同船的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海洋报记者都是男性,在北极这样自然条件恶劣、通信极为不畅的地方,我一人身兼文字、摄影、音视频等多项报道任务,采访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拼抢到每一个“第一次”甚至是“唯一”的机会,我绞尽脑汁,与队领导“斗智斗勇”。最终,作为唯一一名记者,我与23名科考队员乘坐小艇登上科考队在北纬82度建立的首个短期冰站;作为唯一一名记者,我随首席科学家乘直升机在北纬85度考察冰情;作为唯一一名记者,我与9名科考队员在长期冰站的营地与北极熊不期而遇,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0分钟逃命之旅……直到科考结束,我可以自豪地说,这一程我没有错过北极的美。

新闻前辈、也是我所在的政文采访室的老大姐张严平说:“机遇造就记者。”我很幸运,如此年轻,就得到了这样多的机遇。更幸运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得到了那么多前辈或同事好友的帮助与指导。

而我的亲身经历也在印证着,在残酷的新闻战场上,只要肯于拼搏,勇于进取,女记者可以与男记者一样有所作为,在美丽的“新华园”中夺目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