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善于切合实际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善于切合实际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纸的报道, 必须善于切合实际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说,不仅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 而且要善于走在客观运动的前边,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黑龙江日报》 对于合作互助运动是报道得比较好的, 该报有许多关于互助合作运动的报道, 反映了农村实际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报纸的报道, 必须善于切合实际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各省市报纸, 一般的说都是联系实际的, 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联系实际, 必须更正确地、 更密切地联系实际。 这就是说,不仅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 而且要善于走在客观运动的前边,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这个要求上来看, 许多报纸还有老一套的、 不解决问题的、 可有可无的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无用, 而且有时是有害的, 因为不能引导广大群众注意当前斗争中的最主要的问题。

《黑龙江日报》 对于合作互助运动是报道得比较好的, 该报有许多关于互助合作运动的报道, 反映了农村实际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对农村干部的某些右倾思想, 歧视贫困户, 把贫困户排斥于互助组外的现象, 该报于4月2日发表了 “从扶助贫困户问题看农村干部的右倾思想”, 批判了农村干部的右倾思想后, 又在4月5日, 以读者来信专页的一整版, 发表了组织贫困户入互助组, 实行合理的人马换工制度等读者来信, 具体地贯彻了党对农村的政策。 当县、 区干部只注意钻进典型村、 互助组与农业生产合作社中, 而放松了对于薄弱村与低级互助组的领导时, 该报于7月2日发表 “到薄弱村去, 到低级组去, 巩固互助组, 全面发动夏锄增产运动” 的社论, 使长期蹲到基点村的干部清醒过来, 开始注意点面结合。 低级组在互助组内占的数量很大, 加强低级组的领导, 对提高互助组, 对搞好丰产运动, 都有重大意义。

正因为这些问题是从农村工作的实际中提出来的, 及时而较恰当地反映了工作中的矛盾, 所以起的作用较大, 这也是编辑部密切联系实际的结果。 《黑龙江日报》 编辑部在报道上述这些问题时, 都作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 如关于加强薄弱村、 低级组的领导的言论, 是编辑部在夏锄前根据省委书记赵德尊同志在县委书记联席会上的讲话, 及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在各县农业科长会上的讲话, 即注意从来稿中研究, 掌握了相当多的材料, 证明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也正因为掌握了丰富的材料, 所以写出的言论也富有说服性。

但是, 该报却从工作中吸取经验不够, 因此, 即使一些较好的报道, 也不能坚持地求得问题的解决。 关于加强薄弱村、 低级组的领导的报道, 即是一例。 报纸上提出了这一问题, 引起了各地的注意, 但是此后工作怎样? 县、 区领导对于点面结合, 有什么经验和问题? 报上却很少注意。 报纸本身对于薄弱村、 低级组报道得怎样呢? 也是很不够的。 这就是说, 报纸本身也没有足够地实践自己提出的加强薄弱村和低级组的领导。 也有些报道没能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因而是有毛病的。 如7月8日一版,发表了一篇十分引人注意的、 六栏大字标题的报道: “龙江建国村用联组办法提高低级组”。 在这篇报道的导语中说: “用并组的办法提高低级的临时组, 发展了互助合作运动。” 报道中反映:这村原来对组织起来有各种模糊认识, 可是经过工作人员在会上一 “澄清”、 一 “批判”,6户单干的就只剩下1户, 常年组由2个增加到6个, 季节组由12个增加到22个, 临时组由32个减少到7个。 再如7月9日一版 “夏锄中巩固提高了互助组, 完成夏锄增产计划有保证” 的报道, 反映了白城县十六区东升村群众思想混乱, 参加三大季组的农民抱着 “往前混” 的态度, 许多低级组组长不负责任, 发生了问题就等着垮台。 这样一种情况, 县工作组去了一 “教育”、 一 “批判”, 常年组就由6个增加到10个,三大季组由15个增加到18个,9个临时组只剩1个了。7月11日二版 “安广九区互助组在夏锄中巩固提高” 的报道, 也是如此, 该区原来组织起来的户有很多顾虑, 单干的入组, 是干部用大帽子卡的, 可是这次区委进行 “批判” 和 “宣传教育” 后,由季节组变为常年组的24个, 临时组提高为季节组的61个, 单干户入组的15户。 上述这些报道, 显然是不妥当的。 它给人一种印象, 好像巩固和提高互助组的办法很简单, 只要去把小组并成大组就行了。 这很容易促使区、 村干部以生硬、 简单的方式去并组。 对于这样一种有害的倾向, 该报此前也曾在报上批判过,如6月8日二版 “克山西二村干部盲目搞大组, 老乡思想没弄通明联暗不联”, 同日同版 “讷河七区部分村干部强迫编大合伙组影响很坏”, 都批判了违反群众自愿与需要的、 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刚批判过又来提倡呢? 这说明编辑部工作还存在着脱离实际的一面。 被事务主义纠缠住的编者, 常常不是根据复杂的实际生活去处理报道, 而是忙于一些 “临时差使”, 报道过去就不再想; 下边发生生硬编组偏差时, 报纸曾集中发表一版报道批判过。 而现在是薄弱村、 低级组的问题较多, 低级组需要提高,要发表提高低级组的稿件, 至于提高的方法是否对, 并组提高是否会造成生硬编组, 就没有联系起来研究。 这样的编者, 通常是被稿子所支配, 不能从稿件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现象中, 发现问题的本质。

黑龙江省的互助合作运动, 今年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有些地区的部分干部和农民中产生了急躁情绪, 认为 “互助组不是方向, 农业生产合作社才是方向”, “编大组才能使用新农具”, 因而不顾条件地并大组, 想搞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种情况如不很好注意, 就会把好事情搞坏, 可是该报不及时注意这些情况, 反而不合时宜地去批判单干思想。 该报于8月20日开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讨论, 其主题是对的。 开展这种讨论, 在农民中进行新旧道路的教育, 很有必要。 可是, 在讨论开始的一个阶段, 主要引导读者去批判干部中对 “组织起来” 采取自流态度的右倾思想和某些农民的单干思想, 就不大切合实际, 甚至是有害的。 再如该报8月29日刊载的纠正互助组垮台的消息和社论, 也和农村实际结合得很不密切。 从报道本身说, 这篇把互助组秋垮台现象作为严重问题的综合报道, 只举出肇东县和克东县一些个组垮台的例子。 而在前一天报上, 发表了一篇肇东的报道, 说明肇东县互助组基本扭转了秋垮台的趋向, 全县5459个互助组中, 常年组已占25%, 季节组占40%, 临时组只占35%。 只是部分区村有些干部认为 “挂锄后零活好干”, 未加强领导, 小组散花了。这就是说, 小组垮台现象, 在肇东县也不是基本问题。 当然, 即使少数小组垮台, 亦应适当报道, 引起注意, 不过应区别问题的程度, 少数情况就不必要写社论, 以免把干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次要方面去。

编者如不认真地考虑实际情况, 只好用不在行的方法处理稿件, 所以发表在报纸上的许多报道, 到了最重要的地方, 常常是一笔带过。 如6月27日一版, 有一篇题为 “肇东一心村互助组,转变四年来夏散 ‘规律爷” 的报道, 很引人注意, 可是消息里却以 “在村里党员、 团员、 人民代表、 小组长扩大会议上着重研究了如何解决小组夏散的问题, 并作出决议, 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等抽象的词句带过去。 这种写法, 是反映不出任何转变夏散“规律” 的, 不可能使读者得到具体帮助。 《黑龙江日报》 许多关于互助合作的报道, 常常沿用着一个老公式, 那就是: 存在问题很多; 干部来了 “宣传” “批判”; 情况变得完全好了, 工作有保证了。 如果下次再报道这个地方, 还会从存在问题很多讲起。 这种公式, 就是编辑部脱离实际的表现。

一切好的报道或不解决问题的报道, 都是和是否密切联系实际相联系的。 报纸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即寓于报纸的密切联系实际之中。 从事报纸工作的同志, 不仅要很好地学习理论, 学习政策, 而且要深入实际, 切实地向实际学习。 毛主席所教导我们的“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的名言, 我们应一再地温习、 实践。

(原载 《东北日报》 1952年10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