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好心人“巴山”

寻找好心人“巴山”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们说,这些篮球、乒乓球、跳绳都是“巴山”叔叔给他们捐赠的。  问及“巴山”,校长说,“巴山”到这儿来过,总共来了两三次。第一次是2008年9月初的一天,“巴山”来到他们小学,考察板房建设。“巴山”感慨几番,唏嘘着离开了。看来,这位给学生送学习用具的好心人未必就是“巴山”,也可能就是“巴山”。至此,“巴山”个人用于捐助灾区学校的物资已经超过了3万元。

  来文县之前,就多次听到过“巴山”这个名字,这个人到过非常偏远的洋汤小学,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沿着这个隐姓埋名的大好人的足迹走一走。

  离开阳光灿烂的宋坝新村,我们前往桥头乡。九月的河谷,水稻金黄,菜畦嫩绿,红砖青瓦,一些房屋还在修建中。进入桥头乡的路坑坑洼洼,积水成潭,泥浆遍地。巴山多次从这里涉水而过,到达重灾区桥头乡天池乡,考察学校板房的搭建进度。一路走一路打听“巴山”的行踪,老百姓对我们说:地震后,来了很多外地人,不说名不道姓,给我们送面送油的,就是不知道谁是“巴山”?车轮碾压着厚厚的泥浆向桥头乡靠近,这里是文县高楼山下的一处峡谷地段。桥头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不宽的街道堆砌着砖头、水泥、旧木板。今天是农历815日,桥头的逢集之日,两边的商铺将整箱的方便面、食醋、饮料堆码在门前街道,混杂于砖块与水泥袋子之间,拖拉机、农用车装着沙石、砖头和近百辆载了两三个人的摩托车堵塞在街中,赶集的男男女女背着背篓在人群中挤出挤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重建家园的干劲和兴奋。堵了近两个小时,下午三点,车子通过桥头街道,继续前往天池乡洋汤村寨。窄窄的土路仅容一辆车子通过,从著名的天池风景区流淌下来的河水,轻轻翻着雪白的浪花,在绿树掩映中的小河里哗哗流淌。洋汤村寨正是18798级大地震的震中地区,今天的天池就是那次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天池水清澈碧蓝,池边花团锦簇,蓝天白云倒映其中,为一处深山中的名胜之地,正因为此,吸引了不少山外来客探幽观光,却想不到其魅力正是灾难留给大自然的遗产

  洋汤小学建在天池所在的山脚下,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放学时间,太阳红红地挂在院中的红旗上面,小学生们在草地上玩耍,校园里飘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学生们说,这些篮球乒乓球、跳绳都是“巴山”叔叔给他们捐赠的。办公室里,一个老师坐在电脑前,正在查阅着资料。院内有三排12间活动板房,板房是老师的宿舍,听值周王老师说,学校有260个学生,11教师1名聘用老师。他用大功率放大器朝玩耍的小学生们喊话,放学了,放学了!

  问及“巴山”,校长说,“巴山”到这儿来过,总共来了两三次。第一次是20089月初的一天,“巴山”来到他们小学,考察板房建设。中午,刚干完工作,学校围墙旁边的炊烟袅袅升起,他好奇地来到孩子们中间,一时不知所措:一溜用砖和泥砌成的小小的露天灶台前,一群孩子,大的有十多岁,小的六七岁,在唧唧喳喳地自己做饭,几个不会生火的抹了一脸的黑灰,像山背后森林里的大熊猫。饭熟了,孩子们吃的是清汤挂面,饭里漂了几颗青菜。看着他惊呆的面孔,我解释道:“陇南市几乎所有偏远农村学校,孩子们都是这样自己做饭吃的。”再说了,学校的校舍在地震中成了危房,上课的教室还没有着落呢,哪有条件给学生办食堂呢?孩子们艰辛的生活场景,深深打动了“巴山”,他想:应该为这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但从哪里入手呢?“巴山”感慨几番,唏嘘着离开了。半个月后,“巴山”自驾越野车,车里装载着满满当当的体育用品和食品,到洋汤小学来了, 4副象棋,4副军棋,4副乒乓球拍,还有篮球、足球和很多好吃的东西,这下可把娃娃们高兴坏了。还带来了一个电子“图书馆”,一部电脑和容纳了几乎所有中国古典名著的光盘。我问那个人是“巴山”吗?可能是吧,他没有留下名字,放下东西就走了。那些东西可能要花几万块钱呢!看来,这位给学生送学习用具的好心人未必就是“巴山”,也可能就是“巴山”。总之,地震后到我们山里来的好心人多了,到底是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山里娃因为地震得到了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想他们长大后,会将这种爱传播下去。

  在随后去康县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还是那辆吉普车,还是“巴山”,带着同样一套电子图书馆和文具、体育用具,于200810月初的一天,来到康县阳坝镇梅园小学,把它们送到了孩子们手里。至此,“巴山”个人用于捐助灾区学校的物资已经超过了3万元。

  在返回的中途,我们在桥头村边,看见一片密密麻麻的板房,学生们正好放学,像潮水一样地涌了出来,铺满了狭窄的道路。给我们引路的文友熊成林说,这就是桥头中小学和卫生院的板房,他们也是受深圳援建的单位。老师学生们已走了,我们就来到了卫生院。

  米新民院长悲痛地告诉我们:地震中,学校、卫生院遭受严重的损失。20088月份,搭建这些板房的时候,援建人员加班加点,连夜工作。在给小学搭建板房时,有一个四川工人在晚上加班到9点多,不幸被电击了,当时没有人发现,等发现后,已经晚了,没有救下。我们的安全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啊!

  米院长一时记不起他的名字,桥头的父老乡亲都知道这件事,他的名字都是“巴山”一样的来陇南援建的“深圳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