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动决定命运

行动决定命运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经有一段时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觉得学校学的东西都没什么意思。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那时的自己这样评价。有一段时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实在是闲得无聊,就到处闲逛。一个农民开着一辆看不出颜色的卡车,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身边停了下来。洛克菲勒洋洋自得,认为这样显得很有诗意。他不但下了决心,而且开始行动,行动是实现梦想的最好路径,所以有了后来非同凡响的“洛克菲勒”。

第五节 行动决定命运

很多人都承认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令人沮丧的是,即使空有知识和智慧,如果没有行动,一切仍属空谈。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三十而立,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一个理性的安排。

“30岁前,必须达到人生的目标。”这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坚持认为,30岁之前是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一时期,每个人都要忍受重复枯燥、苦不堪言的知识积累过程,但是,一旦越过了这道坎,眼前展现的就是奇妙的世界景象。

曾经有一段时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觉得学校学的东西都没什么意思。当时他只是一个借读的高中生,呆板的令人生厌的教学、枯燥的数学公式,还有矫揉造作的语法教学,都令这个无拘无束的孩子感到无比乏味。

“学习条件差。尤其是目标很不明确。有时我会陷入一种幻觉,头天晚上失眠一整夜,到天亮时睡两个小时,第二天一早,我与太阳一道醒来,却感到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正如惠特曼的诗所说,我‘健康、自由,世界展现在眼前’……”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那时的自己这样评价。

有一段时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实在是闲得无聊,就到处闲逛。他决心效仿在路上或者麦田守望者一类的青年,随便坐上一辆巴士,到处流浪。

他来到了犹他州,在天黑的时候,敲开了一个农场主的门。那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他热情地招待了这个浪漫的年轻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主人家里饱餐了一顿,然后蒙头大睡,他以为这就是浪迹天涯的生活,这样多好啊,无拘无束,再也不用背诵那些恼人的课文和令人生厌的数学公式。

一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好像天地间只剩下自己,这是一次成熟的标志,终于不用看父母的脸色了。小伙子轻快地吹起了口哨,他摸了摸书包里的饼干和汽水,他觉得这些就足够自己流浪天涯的了。有时候走累了,他就伸手拦着各种疾驰而过的汽车,这是流浪汉小说经典的手势。不过那些车,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股股黑烟把他呛得够呛。

一个农民开着一辆看不出颜色的卡车,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身边停了下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像看到了救世主一样,钻进了卡车,他觉得刚才的挫败感已经荡然无存,他又开始憧憬未来的流浪了。

“你想去哪啊,小伙子,看你浑身的脏样。”那个农民打断了洛克菲勒的幻想。

“我啊,我将要去向我最爱的地方,不要问我方向,这条路会指引我到达彼岸和花香。”洛克菲勒好像被自己感动了,他还沉浸在惠特曼的诗句里,他用了惠特曼的《通向远方的大路》来回答好心人的提问。洛克菲勒洋洋自得,认为这样显得很有诗意。

“孩子,天啊,难道你想告诉我,你竟然连个准确的地方都不知道,也就是说,你在胡乱走啊。”没想到,农民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当然我有目的地,只是它在不断地变——几乎每天都在变。”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很自豪,因为他的回答是如此富于诗意。

突然,那个农民把车停在路边,声色俱厉地命令洛克菲勒滚下去。他毫不留情地数落着洛克菲勒:

“听着,小子,我本来以为你有什么需要,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你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家伙,你根本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今天我告诉你,老老实实呆在一个地方,先养活自己,再说你那些鬼梦想!”

说完,这个农民将卡车开走了,也将洛克菲勒的希望开走了,只剩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呆呆地伫立在大路上,目光所及,是一望无际的公路,好像长得一模一样,每一寸公路上,只书写着一个词——绝望。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好像忽然有所顿悟,因为自己的荒唐念头,还梦想着流浪,现在连最基本的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梦想呢?

惠特曼告诉自己要流浪,要去远方,而这个农民说自己要养活自己,然后才是实现梦想。两个人谁说得对呢?洛克菲勒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两个人说的都对,一个人先要自立,然后再去实现梦想。

很多年以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还是难以忘怀,在漫漫黄沙的公路上,一个农民用近乎粗暴的方式,骂醒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终于明白了,梦想虽好,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基础的话,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

所以,人生必须有一个切实的目标。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应尽一切可能,努力培养达成目标的充分自信。没有准备的目标,就完全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流浪的收获是懂得了流浪的意义,诗人的流浪是为了灵魂的自由,而对于一个还不懂得生活真谛的人,踏实的工作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回到了现实。

其实工作对他来说并不陌生,还在上中学时他就很注意社会实践。每年暑假他都会到码头上搬运货物,这是世界上最苦最累的活计之一。每天要干8个小时,每周要工作6天。每天回家,这个还没完全长成的年轻人就感觉身体好像散架了一样。辛苦的劳动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明白了两件事情:一是一些人必须终生从事这种艰苦的工作,二是这种工作只是体力上的付出,丝毫体现不出智力上的价值,如果不想和这些人为伍,就要另辟蹊径,另谋出路。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决心先通过艰苦的劳动获取报酬,积攒下实现梦想的第一桶金。他不但下了决心,而且开始行动,行动是实现梦想的最好路径,所以有了后来非同凡响的“洛克菲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