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振头万夏村

千年振头万夏村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家庄市区西南部最大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座古代的木牌坊和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施工队难以进展,只好就此作罢,最终把车站建在了石家庄村。20世纪初,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庄,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只有二百余户人家。车站在石家庄村建好以后,却仍以振头作为站名。1905年,正太铁路东端起点也由柳林铺向南移至石家庄村,设“石家庄站”,就在“振头站”的西侧。







一座关帝庙,为何能有北宋皇帝赐予的封号?一棵普通槐树,为何被振头村民奉为神明至宝?一座建在石家庄村东的火车站,为何使用振头的名号?


石家庄市区西南部最大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座古代的木牌坊和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这个村子就是振头,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许多传奇故事。

振头村北接建国路,西临城角街,南临新石北路,东至红旗大街;按照街区分为振一街、振二街、振三街和振四街。

为纪念关羽而修建的“浩然正气”木牌坊和关帝庙就位于振头一街。


北宋始建关帝庙


关帝庙自20世纪80年代末重新修葺后,至今仍有道士定期做法事,是村里信众的祈福之地。

对于这座关帝庙,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它到底始建于何朝何代?

木牌坊南门额横匾“浩然正气”上题有“嘉靖二十年夏四月吉日”等字样,但只凭这一点,还不能就此断言它始建于明代,疑点就在于关帝庙匾额上的封号“义勇武安王”和“崇宁真君庙”。这些封号分别是北宋真宗赵恒和徽宗赵佶赐给关羽的。而嘉靖十四年,明世宗则诏封关羽为“汉关帝寿亭侯”。

⊙ 关帝庙

如果这座木牌坊真的创建于嘉靖二十年,是新刻制的牌匾,那么不按当朝皇帝诏封的“汉关帝寿亭侯”刻制,就是违制的。所以最合理的解释是:这座牌坊和关帝庙是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在明嘉靖年间又进行了重建。这一点也印证了振头历史的悠久。


“镇头”与“振头”


说起振头村的由来,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

石邑兴起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属于中山国,后中山国战败,把石邑割给赵国。秦朝开始设置石邑县,不过那时候的石邑在获鹿县的南故邑。后来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石邑的治所迁至万夏村。

根据《太平寰宇记》中的记载,隋朝石邑县迁驻的万夏村,就在振头这一带。

北宋开宝六年,石邑县并入获鹿县(今鹿泉市),原石邑城改为石邑镇。因该村位于石邑镇的南头,故名镇头。约在清末或民国初,以谐音逐渐演变为“振头”。这就难怪振头村的“崇宁真君庙”具有很高的规制,原来隋唐时期,这里是县城大邑

振头曾经是历史上的重要城邑,因此它在石家庄这一带,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地标。周边很多地名都与它有关。

在红旗大街南头有个五里庄,因距离振头五里而得名;再往南,有个十里尹村,也是因为距离振头石邑城十里而得名;在振头正西有个村子叫城角庄,就是因位于唐宋故城石邑城西北角而得名;20世纪,裕华路西段,名叫石邑路。


古槐显灵


在振头村关帝庙的后院西墙边,有一棵要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的大槐树。根据专家的测估勘察,认定它大约栽种于唐末宋初,至今已有千余年。它就像一位忠诚的母亲,撑起绿荫为振头村民遮风挡雨,抚慰岁月的艰辛。

据说,这棵千年古槐能预兆庄稼的收成。如果古槐树冠东片旺盛,那么振一街的收成就好;如果西片旺盛,那么振四街的收成就好;如果南片旺盛,收成好的就是振二街和振三街。因此,当地的村民都认为古槐是棵神树。

相传在明朝末年,天下大旱,寸草不生,只有这棵古槐依然苍劲挺拔,绿荫如盖,即使全村的人都来了也能遮挡住。这天,全村的人都来了,突然有一个小娃娃大声叫道:“奶奶快看,槐树仙姑在天上给我们打伞呢!”于是,全村设下香案贡品,祈祷槐仙,第二天竟有了应验,天降倾盆大雨,解了这场大旱。就这样,槐仙的传说便在振头流传起来,古槐因此名声大振。

1902年,卢汉铁路(也就是后来的京汉铁路)修建时,本来计划是将车站建在振头村的,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至于原因,也和这棵古槐有关。

当时的人们对火车这个庞然大物还很新奇,缺乏了解,认为火车一来,就破坏了这里的风水,而且建车站还要占去大片良田。所以施工队白天栽了桩子,振头村的大户便派人在夜里连根拔掉。这样一连数次,一些不明底细的村民纷纷说是槐仙显灵了,现在只是拔了桩子,将来铁路修好了火车会翻车。施工队难以进展,只好就此作罢,最终把车站建在了石家庄村。

20世纪初,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庄,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只有二百余户人家。车站在石家庄村建好以后,却仍以振头作为站名。“振头”在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1905年,正太铁路东端起点也由柳林铺向南移至石家庄村,设“石家庄站”,就在“振头站”的西侧。抗日战争期间,这两个车站随着铁路并轨,合并为一个站,统称为石家庄站。

试想,当年的卢汉铁路的这个车站如果建在了振头,现在的振头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或许石家庄的很多历史都会被改写。

⊙ 唐末古槐树


太原战役出英雄


振头村自古崇敬像关羽这样的忠臣良将,所以民风强健,英雄辈出。村里一户村民家的屋中有一块刻有“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的牌匾,小字写的是“芳翁刘先生令郎,为民立功致喜”。那么这个刘翁之子是谁呢?

据屋主刘福君说,翁指的是他爷爷,令郎说的是他父亲刘庚武,这块匾是在1949年左右送给他父亲的,因为当时他父亲在部队立了战功。

刘庚武既然是英雄,肯定不同于一般士兵,在他身上都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历时最长、战斗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从1948年10月5日到1949年4月24日,历时半年多,共歼灭阎锡山军队十三万五千余人,被称为“华北最后一战”。

在攻城的那一天,一千三百余门大炮齐声怒吼,猛烈轰击太原城厚重的城墙,攻城的战斗全面打响。轰炸一个小时以后,坚固的城垣被炸开了十几道大口子,开辟了步兵攻城的道路。

很快红旗就插上了太原城的城头,把这面红旗插上太原城的就是振头村的刘庚武。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但是我们能从一些书籍中了解当时的详细情况。

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中央军委出版了一部反映我军三十年斗争历史的回忆文集。在《太原城上的一面红旗》这篇文章里,作者王福全有这样一段描写,他说:“我带领六名年轻力壮、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组成尖刀组,并挑选身体最棒的刘庚武扛着那面红旗。……六颗信号弹升上了天空,炮火马上向城里延伸了。我跳出掩体一看,城墙已陷下两丈多宽的一个缺口,用不着云梯就可以越过。一声冲锋的命令,刘庚武举起红旗,一纵跳出了掩体。突击队紧跟着红旗,跑了上去。城墙已被炮弹翻犁成虚土,一踩上去扑哧一声,陷进去好深,爬一步得费好大力气。好容易爬到城头,一不留神又滚了下来。当我第二次又爬上去时,就见刘庚武站在城墙上,双手握着红旗,扑啦啦来回摇摆。我急忙抽出信号枪向天空发射了两发‘黄龙’向指挥所报告:我们胜利地登上了太原城。”

刘庚武——这个振头村的人,就是不怕牺牲、攻上城头、打开突破口、把红旗插上太原城的第一人。

刘庚武在解放石家庄时参加革命队伍,参加过上下店战役、古北口战役,在大同战役中三天行军四百五十里,屡立战功。后刘庚武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镇江之战、保卫开城等四五次战役。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振头村旧貌换新颜,融入大都市。很多振头人一方面感到变化的惊喜,另一方面也更加怀念曾经的岁月、往昔的村庄。一位振头村民在《忆振头》一文中写道:“忆当年,登北阁,远眺辽阔平原,俯瞰太平河水,回眸古槐古庙古牌楼,顿时有登临岳阳楼之感。”

这位对振头村如此了解和感情深厚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振头村的田怀禄老人。

田怀禄老人二十一岁时,就离开了老家,一直在外地上学、上班,后定居在山西太原市,在山西大学担任数学教授。退休后,他经常回家探亲,看着振头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就想把对家乡的记忆记录下来。


16米长卷绘眷念


振头村村民田怀禄说:“振头,是一个大集镇。城中村改造把房屋建筑都给拆掉了,这个村,地图上也都没有了。老乡们非常怀念自己的故乡。每当我回到村里,老乡们都跟我说,咱们这么大个村,过去的东西都已经看不着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惋惜的,所以我就立志,一定要把古人、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写下来,画下来,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历史遗留下来,要不然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我画它的目的。我之所以叫它金秋振头,是从它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来说的,是非常富足的一个地方,是一个大的村镇。所以我用‘金秋’、丰收的景象作为衬托。振头过去也是县衙府所在地,城没有建起来,所以就建了东门西门、南阁北阁。在我的印象当中,这就是我们村的一个标志。”

从田怀禄老人的《金秋振头图》可以看出,振头村当年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这昭示着它的不同寻常。

据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振头就已经是获鹿县有名的八大集镇之一。算下来,振头集至少有约四百五十年的历史。早先,集市在村内,市面从东至西长达1.5公里,每逢农历二、七集日,货源充足,商贾云集,甚至还有国外的客人到集上采购货物。当时有句民谣形容集市的热闹:“西大门三大叫唤(指牲口市),南阁三大秤杆(指粮食市、蔬菜市、肉食市),东大门日杂百货,北阁雪白一片(指棉花市场)。”

⊙ 《金秋振头图》局部

石家庄解放后,振头集市在村中心一带扩展延伸,长约五里,逢二、七上集,日出上市,日落散集。渐渐地,百货、时装、太行山区的土特产,甚至家电等商品都涌入了集市,逛振头集一度成了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

另外,在古时候,振头村还拥有繁华的商街,月饼、熏肉和黄酒并称“振头三宝”。有俗语“来到振头,必喝黄酒”,“不买月饼,不吃熏肉,后悔没头”。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有振头黄酒“香如油,清如镜,甜如蜜”之说。

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振头村的村民已经没有了喝黄酒的习惯。

振头的羊肉,可称作三大宝之外的第四宝。据村民讲,当年的振头羊肉馆里,有蒸羊肉、炖羊头、羊肉浇包子等多种羊肉小吃。其中,浇包子的吃法对于外乡人来说似乎闻所未闻:碗里放几个羊肉包子,放些羊杂,撒上香菜,再浇上滚烫的羊肉老汤。那滋味,别提多特别了。

除了田怀禄老先生的那幅《金秋振头图》,在振头社区文化节上,田怀禄老人的一幅展示当年振头社火风采的长卷更是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这幅16米长卷是田怀禄老先生用七年时间,经过反复修改,创作完成的。他说,以前,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振头人都会组织社火表演。如今,随着都市化改造,村庄已经离大家远去,然而社火文化应该永远传承下去。

这幅《振头社火》的画卷,长卷有36厘米宽、16米长。画卷上,是振头人民载歌载舞闹“社火”的欢庆场面:前面领队的是五面五色的东垣大鼓,场面宏大,鼓声震天,也鼓舞着人心,围观的群众精神振奋、笑容满面;紧接着是秧歌队,步伐整齐;后面还有大头娃娃、划旱船、踩高跷、跑驴、舞龙、舞狮等喜庆场面……画卷色彩艳丽,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共描绘了划旱船、踩高跷等十五个社火场面,全景呈现振头当年的繁华景象。而且,在每个场面中,都有作者的赋诗一首,题在画卷上,诗画结合,相得益彰。

老百姓过年的喜庆活动,能画成画,还画得这么栩栩如生,对于一个非专业的人来说,实属不易。没有对自己村子的真挚热爱和眷恋,是不可能画出这样的作品来的。应当说田怀禄老先生的《振头社火》复原并留存了人们对老振头的记忆,是一份特殊而珍贵的礼物。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振头古镇的代表性建筑崇宁真君庙和木牌坊,将被永久性地保留下来,向后人诉说振头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石家庄这座城市一座显赫的古建筑群地标,成为振头古镇永久的纪念。

这正是:

隋唐石邑留遗踪,千年振头百代风。

崇宁真君庙祠在,唐风古韵听钟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