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后的赢家

最后的赢家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国是西周晚期册封的诸侯国。“犬戎之乱”后,郑武公协助周平王东迁,在平王的默许下,先后灭掉郐、虢等8个小国,东迁于溱洧之间,重建郑国,开始在中原拥有一席之地,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渐成为中原强国。郑庄公闻讯后,立即出兵抵抗。桓王虽然受伤,但在虢公的掩护下冲出郑国的包围。这场战争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不再是号令天下的共主,最终沦落成为一个仰靠大国鼻息而生存的诸侯国。

四、最后的赢家

郑国是西周晚期册封的诸侯国。郑国的开国君主为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初封在西周王畿地区的关中。周幽王时,郑桓公寄孥于虢、郐之间。“犬戎之乱”后,郑武公协助周平王东迁,在平王的默许下,先后灭掉郐、虢等8个小国,东迁于溱洧之间,重建郑国,开始在中原拥有一席之地,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渐成为中原强国。春秋初,郑武公任周平王的卿士,在王朝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周围诸侯都怕他,于是郑国就骄横起来,开始与王室发生摩擦。

幽王死后,虢国另立幽王之子余臣在携地为王,而晋国、郑国则拥立幽王之子宜臼为周平王,从而形成周“二王并立”局面,直到公元前750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因此,在春秋早期长达56年时间,虢国国君处于东周朝廷权力的边缘,没有一位国君在东周王室做卿士。

但是,虢国国君也在暗中活动。虢都上阳与周都洛邑很近,虢公时常去朝觐周天子,很受平王赏识。

周平王晚年,在与虢公交谈中,吐露心声,欲请虢公出山,重掌朝政,也借此削弱郑国在朝的权势。但消息很快被探子密报郑国。郑庄公立即驱车来朝,向平王发难。周平王只好对他说:“没有重用虢公的想法,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质子为信。”

于是东周和郑国交换人质。周平王之子王子狐去郑国做了人质,郑庄公的公子忽到东周做了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平王病逝,在郑为质的太子狐因哀伤过度,不幸身亡,其子嗣位,是为桓王。周桓王也很讨厌郑庄公的所作所为,打算将大权全部交给虢公。郑庄公知道后,十分生气,便在四月份,派大夫祭足(祭仲)率领军队收割东周附属国温国的小麦。秋天,他又派部队收割了成周地区的庄稼。从此,郑国与东周王室关系恶化,但双方表面上仍维持来往。

桓王二年(前712),郑庄公去朝见周桓王。周桓王恼恨郑国曾抢收过朝廷的谷子,因此没有以礼相待,这使郑庄公更加生气。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但并没有剥夺郑伯的卿士大权。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夺取了郑的邬、刘、、邗之田,而给了郑原来属于苏国的温、原、希等12个分散的采邑,这使矛盾进一步加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完全剥夺了郑伯在朝中的权力,郑伯宣布不再朝觐天子。

郑伯的不朝令周天子极为恼怒。这年秋天,周天子率领虢、蔡、卫、陈等诸侯国军队讨伐郑国。天子率领中军,虢公林父率领蔡国和卫国军队组成的右军,周公黑肩率领陈国军队为左军。部队浩浩荡荡向郑国进发。郑庄公闻讯后,立即出兵抵抗。双方在葛展开激战。

郑国的子元请求设左方阵以抵挡蔡国和卫国的军队,设右方阵以抵挡陈国军队。他说:“陈国目前正处动乱,百姓没有作战的积极性。如果我们首先进攻他们,他们必然四散奔逃。天子的军队要去接应他们,也一定会发生混乱。蔡军和卫军招架不住就一定竞相逃命,然后我们可集中兵力对付天子的中军,这样就可一举获胜。”郑庄公接受了他的建议。曼伯任右方阵主帅,祭仲任左方阵主帅,原繁、高渠弥则率领中军护卫着郑庄公,摆开了被称之为“鱼丽”的阵势,即以25辆战车居前,以125辆战车随后,以弥补前面的空隙,鱼贯而进。

郑庄公对左右两方阵下令:“看到军旗挥动,你们就击鼓进攻。”郑国军队率先发起进攻,蔡、卫、陈三军顿时四散奔逃,天子的军队也大乱起来。郑国军队从两边夹攻,天子的军队大败。祝聃射中了天子的肩膀。桓王虽然受伤,但在虢公的掩护下冲出郑国的包围。祝聃请求继续追赶。郑庄公假惺惺地说:“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更何况是冒犯天子呢?倘若我们能挽救自己,使国家免于灭亡,我也就满足了。”

夜里,郑庄公派遣祭仲前去慰问周天子,同时问候他的左右官员,装作尊王的样子来标榜自己的胜利。葛之战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郑国与周王室关系彻底恶化,离开了权力中心,全力以赴踏上了春秋争霸之路。这场战争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不再是号令天下的共主,最终沦落成为一个仰靠大国鼻息而生存的诸侯国。而虢国国君从此接替郑伯,一直担任王室卿士一职,把自己和东周王室捆绑在一起,唯周王马首是瞻,最终被春秋兼并的浪潮所吞没,退出了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