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大连市老有所为崇高事业的群体中,活跃着一位70多岁热心发挥余热、奉献专长、创新科技服务的老科技工作者——王辉生。他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三农”、壮大县域经济为服务重点,以科普讲座、建言献策、科技服务为三条主线,书写着一位老科技工作者“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造福社会百姓”的责任与担当。
王辉生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造船工程系,1968年被分配到大连铸钢厂接受再教育长达7年之久,先后当过清砂工、技改钳工、模型工、美工、技术员。在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敬业精神的熏陶下,潜心学习钻研铸造工艺技术,和工人师傅一道研发了推土机叉刀新产品、攻克工艺技术难关,先后研制成功辽宁省重点水利工程——大连碧流河水库耐磨耐腐蚀闸门滑道,研制成功国家急需的耐磨合金材料——用于提高我国水泥质量、确保建筑物安全的《低铬合金钢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山东兖州拖拉机厂)——中国第一条XZB148B造型自动线的设计安装调试、修改部分设计,在大连铸钢厂安装了我国第三条XZB148B造型自动线,为大连和中国铸造自动化作出了努力。创新大连乡镇企业工作模式——“大、高、外、农业产业化、网络化”,使大连乡镇企业跻身于中国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行列,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齐名。他主导创建了新的工作模式——《专家教授工作站》 28家,使300多位各有专长的老专家、老教授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着科技创新的作用。他自己更是撰写了多篇科技论文,获得殊荣,为市争光。
王辉生还酷爱绘画、写作、工艺设计,为宣传大连的创新发展,为政府招商引资和拓宽友好往来设计了达沃斯年会纪念品、大连风情真丝纱巾、大连百年庆典领带、有机工艺冷暖壶、与时俱进大连风光挂表。他还为大连市老科协、辽宁省老科协创作了《老科协我爱你》会歌。为市老科协设计制作了会徽、为中国老科协会徽做征集,积极设计投稿。编辑《大连市老科协》会刊和每年一本的老科协工作《大事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