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粮老大的尴尬

粮老大的尴尬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起粮站、粮店,中国人总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可以说,在中国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单位中,还没有一个单位比得上粮站、粮店与人们的关系如此普遍,也如此密切。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40多年历史里,中国的粮食企业为国家的购、储、运、销粮食,保证市场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有粮食系统,却面临着如何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尴尬处境。

提起粮站、粮店,中国人总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农民,很少有人能不与粮站、粮店打交道。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里,农民要将自己种的粮食交给粮站,城市居民要拿着粮本本、提着米袋子到粮店去买米,连十几岁的学生娃要到外地去读书,也得先到粮食部门报到:转粮油关系。可以说,在中国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单位中,还没有一个单位比得上粮站、粮店与人们的关系如此普遍,也如此密切。而现在,肩负着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国有粮食系统,却因为日甚一日的企业亏损、不堪重负的财务挂账,从而面临着如何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尴尬……

自从1953年中国粮食公司与粮食管理局、国家公粮库合并组成中国粮食部以后,中国从中央到省、地、县直至各乡镇,建立了一个上下连贯、纵横交错的国有粮食系统。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四十多年的坎坎坷坷,我国的粮食系统在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应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可想象,没有粮食系统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将是一副什么样子。至少,三年困难时期会更加困难,十年动乱时期会更加动乱。

但是,当时光指向20世纪末期的时候,肩负着12亿多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中国粮食“专列”却越来越步履维艰,行动迟缓了,庞大的中国粮食系统,似乎也因不堪重负而风雨飘摇,喘息连连——人员急剧膨胀、亏损日益加重、银行挂账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日升日落地球转动24小时,全国国有粮食系统便发生1亿元的亏损,每分钟6.9万元;1200亿元的财务挂账,摊给400万粮食系统职工每人3万元……

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40多年历史里,中国的粮食企业为国家的购、储、运、销粮食,保证市场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粮食极度短缺的困难年代里,他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平衡调剂粮食,对稳定市场、保障人民生活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现在,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有粮食系统,却面临着如何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尴尬处境。原商业部的一位官员说了一句令人百感交加的话:我们现在得为卖粮的找饭吃了。

不是粮食企业不努力,不是粮食职工不勤劳,客观地说,造成如此局面,很大的程度上是体制上的问题,说穿了就是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但是,作为国家在粮食方面保管与出纳的国有粮食系统,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责任?对此,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有粮食企业管理落后,政企不分,人员膨胀,成本上升;同时又严重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导致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剧增,超出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这些都说明,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人们不禁要问——

粮老大,你怎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