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的苦乐观

毛泽东的苦乐观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郑重地宣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说到做到,最喜欢吃红烧肉的毛泽东7个月没有肉类上桌。毛泽东动了感情。68岁的毛泽东由于连续几个月不吃荤腥而缺乏营养,他明显地老了。东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拜访毛泽东,毛泽东留他们在丰泽园吃饭。可毛泽东并不知道,部队到茅台河边等候渡船时,毛泽东照例清点身边工作人员的人数,才发现少了黄泽九。毛泽东得知黄泽九肚子疼后,立即吩咐把担架留在河边并让他坐。

1960年,全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处于相当困难的时期,粮食产量比收成较少的1957年还减少1031亿斤,下降1/4还多,棉花降到2116万担,比1957年减少1/3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处于艰难阶段,非正常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个时候,中、苏两国领导人就在中南海的颐年堂里举行最高级会谈。赫鲁晓夫挥动双手,以咄咄逼人的口气要挟中国领导人:“终止帮助中国的一切技术协定。”

内外交困的中国!毛泽东郑重地宣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是不是肉就不吃了吧?你们愿意不愿意跟我带这个头啊?”

异口同声的回答使毛泽东欣然地笑了。

“那好,”他庄重地说,“我们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

说到做到,最喜欢吃红烧肉的毛泽东7个月没有肉类上桌。经常一星期不吃水果和荤菜,有时甚至只吃一盘马齿苋菠菜

卫士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还是应该吃一点红烧肉,他坚决不同意。有一天,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委员开会,到了深夜,服务人员做了一些包子。夜餐送上以后,一会儿,周恩来总理出来了,他悄悄地问卫士:“主席说了不吃猪肉,包子里怎么有肉?”服务人员只好如实相告:“主席已经好多天没有吃肉了。今天开会,我们想让主席和中央领导一起吃一点肉。”总理点一点头,说:“以后没有毛主席的话,可不要搞了。”

服务人员想,毛主席不吃猪肉,那就弄点鱼和别的肉类吧。谁知毛泽东很快找来了。他对卫士张仙朋严肃地说:“不吃荤菜了,只吃米饭、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

看到毛泽东这样清淡的伙食,秘书、医生和卫士一齐向他提意见:“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需要您啊!”

毛泽东摇摇头。

“我们省给您吃!”服务人员中有人这样说。

“对!我们省给您吃!”大家一齐恳求他。

毛泽东动了感情。但他仍然摇摇头,深情地对大家说:“这也不行啊,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68岁的毛泽东由于连续几个月不吃荤腥而缺乏营养,他明显地老了。眼角上细密的皱纹越来越深,头发不知不觉白了许多。

卫士怕他睡不着觉,帮他按摩时,从脚面到小腿,手指一按一个坑。毛泽东也得了浮肿病!“哈哈,脚脖子长胖了!”他的这句幽默的话催落了卫士含在眼眶中的泪水。

服务人员看着毛泽东虚弱的身体,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个心情沉重。

有一次,毛泽东在颐年堂会见几位客人。他嘱咐秘书高智:“准备几个菜,留客人吃饭。”

高智高兴极了。他想,这下子可以给主席改善一下伙食了。

他找到厨房的李师傅,告诉他准备两个素菜,两个荤菜、荤菜中一个是毛泽东爱吃的红烧肉,还要一个汤。

毛泽东要高智一起陪客人吃饭,他坐在毛泽东身旁,一边为客人夹菜,趁机也给毛泽东的饭碗中夹了一块红烧肉。高智看到,毛泽东在陪客人吃饭时,一直在那两个素菜盘子中夹菜,当他把这块红烧肉夹到毛泽东的饭碗中时,毛泽东朝他微微地笑了笑。他受到了鼓舞。在继续劝客人吃肉的时候,他又将一块红烧肉夹进毛泽东的饭碗里。毛泽东转过脸来朝高智瞪了一眼。高智慌了。他知道,主席在批评他。他再也不敢往主席的饭碗里夹红烧肉了。

但只要有客人来,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主席在陪同客人吃饭时总可以沾点荤菜了。

毛泽东改变了规矩,他要亲自审看菜单。他将四菜一汤中的两个荤菜改为一个。

东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拜访毛泽东,毛泽东留他们在丰泽园吃饭。原定周恩来总理出席作陪,因为临时有事,两桌饭菜减去了一桌。

第二天在钓鱼台吃饭,餐桌上又上来一碗红烧肉。毛泽东一看,就叫人把管理员张国兴叫来:“北京市这个月没有肉吃,你们哪里弄来的肉?”

秘书罗光禄连忙向主席解释:“昨天丰泽园请客,总理没有来,所以省了一桌,这碗肉是昨天剩下来的。”

毛泽东不吭气了,但也没有动一筷。

他知道,这个时候,全国人民正在饥饿中煎熬。

在那段困难的岁月里,毛泽东每顿饭只炒一碗青菜,外加两碟子小菜,其中有一个是苦瓜。他要卫士张仙朋和他一起吃饭,张仙朋有些拘束。“吃!多吃青菜有好处。”他把碧绿的炒青菜推到张仙朋面前,笑着说,“苦瓜好吃啊,我看你这个人吃不得这个苦啊!”

张仙朋笑不出来,他看着这些简单的饭菜,对毛泽东说:“主席,你的伙食太清淡了,长期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毛泽东放下了碗筷,他叹了口气:“人家逼我们,我们要勒紧裤腰带还债呀!”

宋庆龄副主席听说毛主席带头不吃肉,感动之余,她特地从上海带了一网兜螃蟹送给毛泽东。“你们拿去吃吧。”毛泽东一只没留,全部送给了警卫战士。

毛泽东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与部下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从不搞特殊化,从而赢得了部属的衷心爱戴。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无论在陡峭的山崖,还是湍急的河流,无论在危耸的雪山,还是茫茫的草地,到处都留下了毛泽东和官兵同甘共苦的动人情景。

长征初期,毛泽东大病初愈,体质十分虚弱,组织上给他制作了一副担架,配备了坐骑。但是,毛泽东经常把担架和坐骑让给生病的战士们。

一次,黄昏时部队从茅台出发三渡赤水河,警卫员黄泽九因肚子痛走路困难。他向班长胡昌保请示,想走在队伍后面,胡昌保同意了。可毛泽东并不知道,部队到茅台河边等候渡船时,毛泽东照例清点身边工作人员的人数,才发现少了黄泽九。

毛泽东得知黄泽九肚子疼后,立即吩咐把担架留在河边并让他坐。胡昌保想到毛泽东身体弱,工作也重,就央求说:“担架还是你留着坐吧,把马给他就行了。”毛泽东摇摇头说:“肚子痛怎能骑马呢?让他坐担架好好休息休息吧!”结果还是把担架留下了,毛泽东徒步上了船。

对警卫战士来说,毛泽东既是一位威严的统帅,又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他们之间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1935年6月,中央红军陆续向巍峨的大雪山进军。

“大雪山,大雪山,只见人上去,不见人下来。”当地群众这样形容雪山,可见大雪山的自然条件是多么地恶劣。

毛泽东身穿夹衣夹裤,脚蹬黑布鞋,踩着坚硬的雪路,艰难地行进。路太滑,经常是爬一步退两步。警卫员几次想上去搀扶他,可毛泽东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坚持要自己走上去。

毛泽东有一匹黄骠马,大家劝他骑上,他不肯。大家又劝:“主席,你不骑马,那就拉着马尾巴,这样安全,也省劲多了!”

毛泽东笑着说:“马,首先应该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多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分力量啊!”

越往上走,积雪越深,气压也愈低,呼吸渐渐感到困难。根本就没有什么路。一不小心,有的战士就陷入深雪中。毛泽东看见了,总是伸出手拉他们上来,同时还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一次,警卫员吴吉清掉进了雪坑。上来后大发牢骚:“这叫什么鬼山?我宁肯翻10座山岭,也不愿走这么一座雪山!”吴吉清是南方人,下雪都很少见,更别说雪山了。

毛泽东鼓励他:“那你应该走走。这艰苦对于年轻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很有乐趣嘛!”

吴吉清点点头,觉得毛泽东讲得有道理,再往上走,也就不埋怨了。

雪山上气候恶劣,变幻无常,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冰雹倾泻,一些战士吓坏了。毛泽东镇定地和战士们手拉着手前进,不断地嘱咐大家:“低着头走,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千万不要撒开手!”

接近山顶,空气更加稀薄了,警卫员戴天福呼吸困难,难受得不想再走了,就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走在前面的毛泽东赶紧转回拉他起来,说:“戴天福同志,你坐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来,我背着你走。”

语言未落,吴吉清抢在毛泽东的前面,把小戴背起来。毛泽东在一旁帮扶,三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向山顶走去。

巍峨雄壮的大雪山,终于被红军指战员们踩在脚下。

进入藏族聚居区后,藏族同胞因受反动派的挑唆都躲了起来,红军部队找不到吃的,先是断了盐,接着又断了粮。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青稞、苞谷,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这一顿也只能吃个半饱。

有一次,部队吃青稞面混合着野菜、豌豆叶子熬成的汤。警卫员一看到这样的伙食,心里不禁犯愁,让毛泽东吃这样的饭怎么行呢。毛泽东见他面有难色,爽快地接过碗说:“现在全军都在吃青稞混野菜,我们也要吃。你没听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炎帝为了给人治病,他尝过百草吗?我们今天为了北上抗日,也得吃点苦。吃苦是光荣的事,没有今天的苦,就没有明天的胜利。当然,这种苦只有我们才能吃得下去,因为我们深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

说完,他大口大口地吃下了这碗饭。

从懋功到毛儿盖,大约有几百里的雪山区域,也是红军所经历的最困难的一段路程,毛泽东一直和战士们一样,吃的就是这种青稞混野菜。

一天,风雨交加,毛泽东和战士们正在草地上艰难行进,大家身上都淋得透湿。到了宿营地,可也是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到哪里去给主席找休息的地方呢?毛泽东的几个警卫员发起愁来。

开始,大家试着把一条被单绑在小树上,但由于风大雨急,试了几次都不行。

这时,毛泽东看见了,他出了一个主意,即让战士们把他担架上遮风雨的油布拿下来,支起一个小油布篷。嘿!这办法还真行。战士们很快就支好了。毛泽东走里面看了看,感到很满意。他笑着对几个战士说:“来,咱们挤在一起睡吧!”

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挤进去不合适。再说陈昌奉正在闹痢疾。

毛泽东指着陈昌奉对大家说:“假如让他淋在雨里我能睡得着觉吗?你们想,是大家好好地到达陕北好呢,还是影响我一晚上的睡觉好?”

毛泽东这一番话,说得战士们心里都热乎乎的,可他们仍然站在原地不动。

毛泽东不由分说,招呼他们都进油布篷休息,又让生病的陈昌奉和他睡在一个担架上。陈昌奉顿时急得满脸通红,急摆手说:“不行!不行!我有病,恐怕传染你……”

毛泽东哪里肯听,坚持让陈昌奉上担架上睡,其他战士也挤在周围睡下了。

冷风吹过显得更加阴冷,战士们在毛泽东身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进入草地后,由于部队缺粮,不少伤病员病情更加恶化。毛泽东指示杀掉几匹马,把马肉分给伤病员吃,而他自己仍然坚持吃青稞野菜汤。

负责杀马的副官处的同志考虑到毛泽东日夜操劳,行军途中仍要坚持工作,很想让他吃点儿马肉。可他们知道毛泽东的脾气,没有提出给他马肉,就趁毛泽东不在的时候,悄悄地把一块巴掌大的马肉送到了警卫班。正巧,警卫班正设法给毛泽东弄吃的,也就瞒着毛泽东收下了。

到了宿营地,警卫员正想拿出马肉混着野菜煮给毛泽东吃,可毛泽东瞧见了,责备他们说:“你们又打埋伏了!”然后叮嘱警卫员,把这块马肉留给警卫员戴天福吃。

戴天福在警卫班年龄最小,毛泽东对他非常关心。长征到达大渡河时,戴天福得了疟疾,爬过雪山后,病情加重,现在跟在队伍后边。战士们告诉毛泽东,说小戴是重病号,一定能分到一份马肉。毛泽东还不放心,说:“还是留下一些好,万一他分不到马肉,不就可以补救啦!”

正在这时,一位警卫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担架员。毛泽东看他们的神情,预感到发生了不幸的事。果然,戴天福已经牺牲了。

警卫员把用纸包好的一块马肉交给毛泽东,流着热泪说:“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让我们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毛主席。他说,他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早日成功。请您多多保重身体。他还让我转告警卫班的同志好好照顾您。”警卫战士们听罢,都伤心地哭了。

毛泽东抑制住悲痛,只是紧紧地盯住那块马肉,半晌说不出话来。

少顷儿,毛泽东把马肉包好,沉痛地说:“成千成万的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牺牲了。这种精神一定会感动全国人民,感动全世界人民,来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而这种正义事业是必定要胜利的。”

说完,毛泽东慢慢地摘下军帽,低下头为戴天福同志致哀。

无情的水草和饥饿的煎熬吞噬了多少生命!但红军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草地,战胜了自我。

跨越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毛泽东率领红军战士不仅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谱写了一曲领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动人乐章。

毛泽东在生活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客观世界、观察一切事物,正确地揭示了苦与乐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对立、相互渗透,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没有苦也无所谓乐,没有乐也无所谓苦,苦与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苦可转化为乐,乐也可转化为苦。人们所讲的“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等都是说苦与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毛泽东曾多次论及苦乐观。1958年12月他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毛泽东指出:革命就得吃苦,不怕苦。怕吃苦,吃不得苦,就别革命。革命不经过艰苦斗争,又怎么能取得革命胜利呢?我们从事任何工作,不经过痛苦的磨炼,不进行艰苦的劳动,或者艰苦的求知,或者艰苦的生活,怎么可能干出优异成绩呢?世界上没有不费任何气力、不吃一点苦就能办成的事。要干出一番事业,要为社会发展或人类做出贡献。就必须艰苦奋斗。“苦尽甘来”。由苦转化为乐,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怕吃苦,吃不得苦,就不能实现向乐的转化。所以,真正的快乐只能由奋斗的艰苦转化而来。

自然,吃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变苦为乐。鲁迅说过:“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战斗,但为的是改革。”这就是说,是为了变苦为乐,为了使人民获得欢乐。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并不是安于贫苦,去当“苦行僧”,而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感到快乐;现在吃苦,正是为了将来不吃苦、少吃苦而感到苦中有乐;个人和少数人经历困苦,正是为了换得他人和多数人的欢乐和幸福而感到欣慰。倘若吃苦的结果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幸福和欢乐,还有什么“荣”可言呢?老吃苦而不能由苦转化为乐,还有什么“乐”可言呢?这种苦与乐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是毛泽东苦乐观的一个重要特点。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40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

毛泽东一生,始终保持巨大的革命热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同甘共苦的品格。毛泽东在战争年代,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环境条件虽有了好转,但他的生活仍是极为俭朴。他对饮食始终要求不高,吃的主食基本上都是粗粮,米饭里加点小米、赤豆或红薯、芋头,有时他吃一碗麦片粥或几个芋头,就是一餐。

毛泽东认为,苦中有乐,苦可转化为乐。同样,乐中也潜伏着苦的因素,也可转化为苦。他在1944年4月12日作的《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这说明,苦与乐是相互渗透的。胜利、欢乐也潜伏着失败、痛苦的因素,胜利了如不防止骄傲,就会犯错误导致失败,就会吃苦头,就会变乐为苦。因苦得乐,因乐得苦,这是苦与乐相互转化的历史辩证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由苦向乐的转化,防止由乐向苦的转化。

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苦乐观和生死观内在的联系,在人民利益的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把革命感情溶化在苦乐中,这是完全彻底的人生革命的苦乐观。

(参见黄允升主编:《毛泽东珍闻》,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王恕焕:《毛泽东的人生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徐志耕:《忧乐万家》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