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略说渝校早期同窗人

略说渝校早期同窗人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为使上海交通大学得以迁移后方继续兴办,由当时的教育部拨给经费,在广大校友的推动与支持下,在重庆筹办了分校。当时在校经体检合格的同学责无旁贷地应征入伍,直至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投降,始陆续回校办理毕业手续。纵观渝校早期同窗人,各自经历坎坷人生,在国内外涉及海陆空领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和教育部门内,力之所及、爱国荣校,做出了交大人应有的贡献。

冯大千

我可算是第一个跨进交大重庆分校大门,而且是以借读的关系入校的;又可算是第一批以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离开九龙坡校门者之一,而却位于最后回校领取毕业证书者之列。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四年校园生涯,难免有某些值得回忆的特点。1986年我曾独自孤单地进入上海徐家汇校区参加过九十周年校庆(上次参加校庆是1941年在重庆校园内,那是四十五周年),当时当地未见旧识同窗。1994年和1996年,先后再到上海参加毕业五十周年同届校友聚会和母校百年大庆活动,陆续重逢和探悉当年在小龙坎和九龙坡共处的伙伴们,絮说往昔不胜感慨与欣慰。趁此《同窗回忆录》出版的良机,谨向未复谋面的早期同窗们表达深切的怀念。

来自五湖四海

1940年,在大片国土被日本侵略者入占的局势下,为了较全面地考虑各地高中毕业生择优或就近进入大学读书的可能性,当时的教育部仍然举办了一次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根据统筹兼顾的原则,对各考区上报的考试成绩加以调整平衡(据说东部某考区每人减去140分,西部某考区每人增加80分等)。同时,为使上海交通大学得以迁移后方继续兴办,由当时的教育部拨给经费,在广大校友的推动与支持下,在重庆筹办了分校。这样,就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届高中毕业生又增开了一所名牌大学的校门。以我记忆中的这批新生为例,其籍贯分属15个省市,共包括39个姓氏。由于战乱干扰高中的学习环境和进程,延误了可贵的青春,入学时平均年龄似已超过20岁,不过也有个别毕业离校时尚未满21岁的。

玉不琢,不成器

我们这个群体虽然同经统一招生选拔,基础水平却不尽等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经受几乎全部是英文教科书的考验,出现成绩参差不齐是不足为奇的。大家面对不同程度的困难,在老师高标准、严要求、循循善诱的教导下,专心攻读,努力进步,终于表现在开卷考试成绩上:由最初对部分课程不得不采取开平方乘10~12加以换算,以确认和鼓励已有理解能力而不善于表达的大多数,到以后逐年全部按实际成绩计分时都能到及格以上。这充分展现出一派深藏的璞玉饱经琢磨的学子风貌。1943年下学期,原在渝校和沪校迁来的电机系三年级同学中各有2名同学获资源委员会奖学金,每人400元,并在当年暑假被选派往四川自贡市电厂实习。

榜样的无形力量

建校初期,满头银发的徐名材主任在行政部门职务已很繁忙,但不辞辛劳,亲自指导寥寥三名筹备人员工作,组织发动入校学生在简陋的居住环境中创建出清洁安静的学习条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张钟俊、曹鹤荪两教授,甘度清苦俭朴的生活,在校舍内结婚安家,热情倾注地向我们传授学识;已在附近中央大学任电机系主任的陈章教授,不但来校兼任教务长,又为我们授课,而且就他了解到的各人特点在二年级分系时提出对选择专业的建议。在四十五周年校庆活动中见到的前届数十位中年校友,他们在各自就职的工作单位,以出色的才华,为交大学生在社会上树立了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良形象,从而为后继的年轻校友开辟了顺坦的就业途径。更具吸引力的是经校方引荐,由交大电机工程学会出面邀请的、已成为当代知名科技专家的老校友们,如茅以升、恽震、王平洋等来校见面演讲,使大家有幸一睹他们的风采。大家从以上各类交大人的榜样中汲取到无形的力量,经常在思想上用以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鞭策,对不断推动进取向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国荣校,以行言志

在国事危难、亿万同胞身处战乱忧患、子女升学无门的1940年,我们却幸运地遇上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在跋山涉水之后,又被安排进众所向往的名牌学府,还享受到用政府的贷金(不需偿还)供给膳食的待遇。大家体会到当局有识之士重视教育与国家生存发展关系的重要性而下的战略决心,在这种独特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中,深感肩负着国家、学校、家乡父老们,以及慷慨地将厂区、宿舍提供我们作为学习场所的无线电厂职工们的殷切期望,在小龙坎和九龙坡的日日夜夜,未曾或忘学成报国的神圣使命,力求在学校的培养下成为合格的交大人。

1944年2月,为了与美军配合加强反击日本侵略者和开辟印缅战场,教育部征调重庆和昆明各大学除中文系和医学院外的应届毕业生,经短期集训后前往国内外各地前线充任随军英语译员。当时在校经体检合格的同学责无旁贷地应征入伍,直至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投降,始陆续回校办理毕业手续。为了名符其实地毕业,有的同学发现离校前所修学分,总数尚不足144,就主动在军中服役期间委托美方联络军官邮购了两本教科书,利用一切可能时间编写学习心得,寄呈给学校评审,终于补上了所差的8学分。

岁月流逝,昔日青年如今已届耄耋。纵观渝校早期同窗人,各自经历坎坷人生,在国内外涉及海陆空领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和教育部门内,力之所及、爱国荣校,做出了交大人应有的贡献。当满怀幸福与自豪的心情亲临母校百年大庆盛典后,跨出鲜花彩旗围绕的上海体育馆会场,伫立在徐家汇校园大门前时,不由地衷心祝福母校繁荣昌盛,并默念:“谢谢您!母校!”

【注释】

[1]原载:《同窗回忆录——交通大学1944、1945届毕业同学纪念册》,2003年4月,第75—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