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侍坐教学法

侍坐教学法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经典没有细述孔子的学校情况。《论语·先进》载有一段名为“侍坐”的教学情景,像今天的小组自由讨论。译为白话就是,孔子说:我比你们年纪大,不要因我而感到拘束。公正地说,孔子一生都希望治国安民,他周游列国去说服王公贵族,却未能得到重用。从教学角度分析这段记载以及《论语》其他记录,可以看出孔子的弱点。

儒家经典没有细述孔子的学校情况。似乎他的学生多是青少年,没有幼童,而且都是共同住宿的,没有规定毕业期限。

论语·先进》载有一段名为“侍坐”的教学情景,像今天的小组自由讨论。孔子跟子路、曾晳、冉有和公西华四位学生畅谈个人理想。各人说话的时候,曾晳还在轻拨鼓瑟,十分自由。

在这一幕里,先是子路、冉有和公西华轮流说话,之后,在鼓瑟骤然停止后,由曾晳说话。

这段谈话相当详细,可以让我们窥见孔子的教学过程,以及他的符合心理学的问答技巧,证明他是一位高明的教师

孔子先说自己,作为引导学生发言的引子(五段教学法的引起动机)。他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为白话就是,孔子说:我比你们年纪大,不要因我而感到拘束。平时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今天让我们一齐来互相了解,请你们各自说说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吧。

子路首先说他要做励精图治的好领导,用三年时间管治一个中等国家,使它强大安定,而且教导人民明白道义。

孔子听了一笑不答,转问冉有。

冉有说,他要治理一个较小的国家,用三年时间使人民丰衣足食。不过,如果希望人民懂得礼乐,那他是办不到的,等待一位高明的君子去做吧。

孔子听了不置可否,继续请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发言。

公西华说:我才能不大,只愿意学。假如有机会,我想做一名司理宗庙祭祀的主持人。

孔子转向曾晳。曾晳又名点,据《论语》载,这位学生当时好像有点超越,在同学讲话的时候自顾弹琴。听见老师点名问他,才“鼓瑟希”,然后“铿尔”一声把琴停下来说话。由此可知,孔子的课堂气氛十分自由,今天西方小学所标榜的自由教与学,也不外如是。

他说:我的理想与他们三人的不同。我只想,在暮春时分,穿上新做的衣服,约同五六位朋友,带着六七个小孩,一齐去沂河里洗澡,然后去旁边的舞雩台上舒展一阵,再唱着歌回家。原文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听完以后,孔子感叹地说:“吾与点也。”(我认同曾晳的理想。)这是孔子对四位学生发言的唯一评价。

历来,不少人把曾晳的话说成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并且乱加发挥,说什么欣赏大自然的恬静安逸,注重环保和艺术及淡泊人生等等。这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公正地说,孔子一生都希望治国安民,他周游列国去说服王公贵族,却未能得到重用。此时他年老了,也意志失落,所以向往平淡自娱的生活是自然的。

从教学角度分析这段记载以及《论语》其他记录,可以看出孔子的弱点。他对学生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表露出明显的厚此薄彼或者偏爱的。这是做老师最大的缺点。

试看上段话的尾声,上课完了,其他三学生即时离开,曾晳留下。

他问老师:“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您认为三位同学的发言怎样?)

孔子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无非各言其志罢了。)答得很和平客观。

曾点再问他为何嘲笑子路?(“夫子何哂由也?”)

孔子答:“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答得很有启发性。即是说,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礼义之道,但是子路连自己也不谦虚,所以我笑他。言外之意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心正,即温、良、恭、俭、让和仁爱,而子路缺乏这方面的修养,还说什么治理国家!

这就是在学生背后对另一位学生说他的坏话了,十分要不得!

不过,孔子是人,不是后来那些权势之辈所夸张的“尊圣”。他有十分值得我们承接运用的智慧,也有人的一些弱点。我们应该公平及忠诚地传承他的教导和不朽思想,并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