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年欧洲革命》教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年欧洲革命》教学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拟对此章历史教学有关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正是这种政治经济原因导致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这一矛盾、任务解决与否,自然而然又成为判断这场革命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革命前的德意志,国情与法国不同。一方面处于严重的封建割据状态。

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部分内容,头绪纷繁复杂,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之际资本主义制度由少数国家的建立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的过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旧制度斗争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交错进行的广阔历史画面。教师能否抓住这一时期主要社会矛盾,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深刻地揭示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恰当地评价这事件及对以后历史的影响,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实在是件不易的事。本文拟对此章历史教学有关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处,还望同行不吝指教。

一、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不少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在涉及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原因时,都依据教材的叙述,归纳为“深刻的经济原因”和“政治上的原因”,指出“1845—1846年欧洲农业歉收,进一步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各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内要求各国统治者扩大政治权利,同时在那些被外国奴役的国家、人民要求自由独立”。正是这种政治经济原因导致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其实,这只是涉及革命爆发的表层原因,尚不足以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农业歉收、工商危机就一定会导致革命产生?大千世界,灾荒哪年没有,而这样大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却空前绝后?资本主义工商危机,周期性地出现,为什么没有周期性地爆发革命?这无疑说明,在这表面的、直接的原因内还蕴藏着更深的共同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同封建势力及其残余的矛盾,或者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同过时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情况下不断激化。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金融贵族的独裁统治、与封建的分裂割据等所代表的旧的上层建筑(教材所说的“旧的统治秩序”)的不相适应已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也就是在这种总的背景下,农业歉收与工商危机两个因素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两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事件加强了人们中的普遍激动,使不平的怨言发展成了起义。”(《马恩选集》第一卷,《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仅仅依据教材分析显性的直接原因、具体原因,而不分析隐性的根本原因、共同原因,不仅很难对这一事件的性质、作用做出中肯的分析、恰当的评价,更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甚至在高考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束手无策。

二、具体任务与最终结果

由于各国之间,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虽然在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这一总目标上一致,而在具体的革命任务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革命的最终结果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种类型——法国革命

革命前的法国,早在1789年就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1830年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时期,一方面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促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空前加强;而另一方面,在路易·菲利普时代掌权的不是法国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这个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集团:银行家、交易所大王和铁路大王、煤铁矿和森林的所有者以及与他们有联系的那部分土地所有者,即金融贵族。他们盘踞王位,他们在议会中强订法律,他们分配从内阁到烟草局的各种官职,而真正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在议会中只占少数,所有的小资产阶级以及农民阶级都完全被排斥于政权之外。“七月王朝不过是剥削法国国民财富的股份公司”,“经常不断地威胁和损害商业、工业、农业、航运业以及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严重不协调,集中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他革命阶级与金融资产阶级的矛盾上。正是这种社会主要矛盾,不仅决定了法国革命的主要任务迥别其他国家的革命——结束金融资产阶级独家专政、建立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从而也决定了这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矛盾、任务解决与否,自然而然又成为判断这场革命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法国工业革命的真正起飞,不仅促使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同时也促使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无产阶级的成长。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导致法国革命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不同以往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特点:资产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推翻金融资产阶级独家统治、扫荡封建残余势力的同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在特殊情况下激化,以至于街垒激战的地步,如六月起义。但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跟当时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和扫荡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相比,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是次要矛盾。指出这点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同样会影响到我们对这次革命的性质、作用的科学判定。

法国革命究竟结束于何时?是成功抑或失败?教材并未有明确的交代,只是在叙述完二月革命胜利后,指出成立了“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其实,资产阶级掌握革命后的政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用“窃取”二字,除表明编者的爱憎外,并无多大意义),而在叙述完“六月起义”失败后,指出“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攫取了法国的大权”。后来,他发动政变,大权独揽。1852年他自称皇帝,宣布法兰西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二帝国——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不过,透过字里行间的表述,联系革命前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革命中主要任务稍作分析,就不难得出法国革命是以胜利告终这一结论的,其标志就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因为判定资产阶级革命成败的主要标准不是建立共和制还是帝制,也不是哪一个具体人物掌权,而是革命到此,是否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分享政权,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历史使命。

第二种类型——德意志革命

革命前的德意志,国情与法国不同。一方面处于严重的封建割据状态。整个德意志由38个大小邦国和自由城市组成,虽然组成邦联,有一个邦联议会,但实际上各邦国各自为政,币制、度量衡也不统一,封建土地制度差不多到处都还居于统治地位,封建旧贵族保有很大一部分旧日的特权,新兴的资产阶级远没有英国或法国那样人多势众、富裕集中,更未掌握任何的政治权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一样人数不多,弱小而分散,占人口多数的是城市的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乡村中的农民。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农业、工业也在德意志缓慢地发展。在农村,拿破仑统治时期,德意志广大地区的农奴制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封建生产关系也受到很大的削弱。到革命的前夕,农民的分化已经相当的严重,或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或者经营大农场,使用雇佣劳动,成为农业资本家;容克贵族也直接利用领地经营为市场生产的大农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在城市,拿破仑统治时代,行会制度和封建束缚或被废除,或已大为削弱。1826年到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逐步确立后,德意志结成一个较为密切的经济区域,工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生产的机械逐年增加,正是这种关税同盟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力量日益成长和集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要求实现统一的活动也显著活跃,其他社会各阶级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分裂的局面、封建专制统治形同水火。

到19世纪40年代,德意志已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像法国一样,农业歉收引起的饥荒和1847年经济危机使工人、小资产者、农民处境恶化,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当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德国后,毗邻法国的巴伐利亚等各邦首先发难,旋即席卷了整个德意志,最为激烈,影响最大的则是维也纳起义和柏林起义。

维也纳起义,先后三次(3月13日、3月16日、6月26日)迫使欧洲最反动的人物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男扮女装,仓皇外逃,也迫使奥地利政府答应召开立宪会议,重新制定宪法和修改选举法,而柏林起义则迫使威廉四世宣布改组政府、召开国会、制定宪法、释放政治犯。自三月革命以来,德意志各邦国的革命都取得了暂时胜利。但是,由于反动势力并未受到致命的打击,虽然1849年3月,奥地利颁布了新宪法,规定奥地利为中央集权国家,大权全由皇帝和大臣掌握,即令如此,宪法颁布三天后议会仍被强行解散,奥地利又恢复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而在普鲁士,反动势力也日益嚣张,到1848年12月,国王正式下令解散议会,恢复君主专制统治,普鲁士革命以失败告终。1848年5月,由各邦国代表组成的全德国民会议在法兰克福开幕,由于议会代表中意见分歧,未能利用革命高潮时机有所建树,直至奥地利、普鲁士革命失败后的1849年3月,才制定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性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虽然没有剥夺各邦国统治者的权力,但是,它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取消贵族特权和农奴制,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立国的基本原则,是根本改造整个德意志的总的资产阶级纲领,符合德意志民族要求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然而,它遭到各邦君主对帝国宪法的强烈抵制和断然拒绝。人民虽然再次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由于普鲁士等邦国军队的镇压,法兰克福议会终于瓦解,1849年7月,德意志革命失败。

综观德意志革命的全过程,应该说,自下而上的革命,无论是对实现统一,还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归根结底是失败了。但是,教材却说“奥地利、普鲁士和德意志其他小邦革命的胜利,为分裂的德意志创造统一的条件”。就教材的结论看,明显前后矛盾,难于成立。既是胜利就应该实现了统一,既未实现统一,又何来胜利?当然,仔细推敲一下,教材这里的“胜利”显系指反封建专制统治方面的胜利,而不是实现统一的胜利。然而,反封建专制统治胜利了吗?如前所述,没有。因而,这里的“胜利”充其量也只是革命爆发后的初期的暂时胜利,而不是最终的胜利。本文不惜以冗长笔墨叙述德意志革命的过程,其用意就在于说明这一点。

话又说回来,德意志革命也不是一无所获。它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势力使之不能完全恢复革命前的旧秩序,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封建君主制逐渐转化为贵族——资产阶级君主制。为防止新的革命和巩固地主贵族的统治地位,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集团采用改良主义的办法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保存大量封建残余的条件下,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德意志从农业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国。正因为此,国家统一再次提到德意志民族极其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意志革命又部分地完成了革命任务。

第三种类型——东南欧各国的革命。

这一类型的革命就其任务与结果看,与前两类型又有明显的不同,而以匈牙利革命为典型。由于长期遭受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土耳其等国的统治分割,同时也受到本国封建主的奴役剥削,因而面临着推翻异族统治和消灭本国封建制度的双重任务。两相比较,前者又是当时革命的首要任务。东南欧各国的革命具有民族战争的性质。由于各国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更由于以沙俄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势力的残酷镇压,革命先后失败。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南欧各国才逐渐争得民族独立。这里需要强调,沙俄是欧洲宪兵和镇压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的刽子手。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两条原因所决定:一是沙俄为侵略成性的国家。二是沙俄为封建农奴制国家。为了维护沙俄在东南欧的既得利益,也为了防止革命波及俄国,危及沙俄的农奴制统治,因而,俄国充当了干涉革命,维持旧秩序的宪兵与刽子手。

三、“主力军”作用还是“主导”作用?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有必要界定“主力军”与“主导”两词的确切含义。“主力军”简言之就是主要的军事力量,或者人员组成的主要成分,似应包含下面几层意思:人员占多数或绝大多数、战斗力最强、发挥的作用最大。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阶级在各革命阶级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大,可以说,没有农民,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力军。“主导”,即引导或开导中起主要作用。前者着重于行动,具有主要领导或主要引路意思;后者着重于思想认识,具有主要的教导、指教意思。把这个概念运用于大规模的革命中,则是主要领导和引路者。再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起主导作用的是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决定它无法承担反帝反封的领导重任,因而在这一斗争中无产阶级充当了领导的角色,起主导作用,但无论怎么讲,都难于把它说成是“主力军”。“主力军”与“主导”兼而有之的情况,当然也有。如俄国十月革命中,无产阶级即是发挥了双重作用。

如果上述界定能够成立,那么分析无产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也就不难了。

从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背景和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看,不能说无产阶级起主导作用。如前所述,革命的爆发,根本的原因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无法共存,相反,却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与旧的封建制度(或封建残余,或异族统治)矛盾的不可调和。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不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相反,是推翻与资本主义不相适应的封建上层建筑,建立或扩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从革命的全过程看,除法国革命有相对强大的无产阶级力量外,在德意志、在意大利、在东南欧其他国家、地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还十分有限,占人口多数的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小资产阶级,包括城市的小商、小手工业者和乡村的农民,起领导作用的也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从革命的结果和革命后的发展趋势看,虽然各国革命多数失败,但是,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依然是沿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虽然1864年出现国际工人协会、1871年曾出现巴黎公社,但与先后产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所反映的世界潮流相比,毕竟不占主导地位。

1848年欧洲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写《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制定革命纲领,又出版报纸歌颂革命、指导革命,甚至亲身参加战斗。但是,制定纲领跟整个革命是否贯彻了这一纲领,力图指导革命与实际发挥了指导革命作用终究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还是有着质的区别。

无产阶级是否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也要作全面、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法国革命而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早已建立,资本主义大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相应强大,在二月革命中确实充当了主力军。街垒战斗主要就是无产阶级进行的。但是,在德意志乃至整个东南欧各国的革命中,情况就不是如此。如德意志,占人口多数或革命队伍中的主体成分则是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至于工人,不仅人数较少,且“普遍缺乏现代思维”;甚至在革命刚爆发时很大一部分工人都要求立即恢复行会和中世纪享受特权的手工业行会(《马恩选集》第一卷,《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P.506)。在革命首发地巴登、符登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地区,就不是工人运动中心而是农民运动中心。在护宪运动中,不仅起领导作用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且投入运动的虽有工人,但更多的则是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乡村的农民。德意志革命是如此,更不用说东南欧各国的革命了。即以最典型的匈牙利革命为例,誓死抵抗奥地利和沙俄军队的主体,不是工人而是广泛行动起来的农民运动。

综合上述,认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至于是否起到主力军作用,亦当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四、进步阶级还是反动阶级?

有人说:“资产阶级在领导这次革命时,惧怕站在背后的无产阶级,表现出畏首畏尾,动摇妥协,甚至背叛革命,资产阶级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从革命开始走向反动。”(江明主编《<世界近代现代史>上教学参考新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P.134)资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真的开始走向反动吗?人们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是道德标准、阶级斗争标准还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如果从道德标准、阶级斗争标准看,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势力或者扫荡封建残余势力的同时,不能容忍无产阶级进一步提出其自身要求,甚至用屠杀、流放等残暴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甚至当时的反封建斗争中的“战友”——无产阶级。如法国六月起义中的资产阶级表现,确实反动透顶,罪不容赦。但是,我们换过一个角度,用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来衡量,或许又是另一种结论。

首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是与生俱来的。从它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只要无产阶级敢于提出自身要求且危害到资产阶级利益,资产阶级从来就没有仁慈而手软过。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如英国革命、法国革命中就不难找出这样的例证。但并不能因此而说,资产阶级在“昔日的辉煌”时就开始反动了。如果要说是反动,也不该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开始反动,而是时间要提前两百多年。

其次,资产阶级永不改变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发展资本主义,增长其财富,巩固其统治。凡是损害它的利益,阻碍其发展的,不论是来自封建势力抑或无产阶级、其他劳动者方面的因素,都在力排之列。它只有永久的利益,而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为了既定的目标,资产阶级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自身具备的条件,会勇往直前,进行殊死的战斗,也会采取暂时的让步,然后寻机曲折前进。与其谓之“动摇”、“妥协”不如谓之不抱空想、追求实际、实在更为恰当。至于“背叛”,实在“冤枉”了资产阶级,它会“背叛”曾与之一道战斗的无产阶级、其他劳动阶级,决不会悖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背叛资产阶级全局、长远利益。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它会因时就势暂时地联合无产阶级一起对封建势力宣战,也会暂时地团结封建势力对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阶级进行镇压。因而说资产阶级背叛了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从逻辑上看难于成立,从历史的实践看也难于找到有说服力的根据。

第三,判断一个阶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还是反动,根本的标准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正如奴隶制代替原始公社制时的奴隶主阶级,并不因为它把奴隶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而认定它是反动阶级。正如奴隶制虽然惨无人性却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一样,不能因为资产阶级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时期镇压了工人就说它已开始走向了反动。1848年欧洲革命中或革命后的资产阶级还有蓬勃的朝气,它要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它要锲而不舍地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不仅主观愿望如此,在此后的社会实践中,资产阶级也确实将资本主义制度在几乎整个世界范围内确立,而社会生产力也因为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而得到巨大的发展,半个世纪创造的社会财富超过了历史上的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数万年。从这个角度看,有什么理由说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开始走向反动呢?如果不带偏见的话,应该说,此时代的资产阶级还是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进步阶级。

1996.2

(顺德市中小学教师《教师论文集》。1997年获顺德市1996学年度中学历史科教学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