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梨园”戏的艺术特点

“小梨园”戏的艺术特点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梨园”戏俗称“戏仔”,因为过去演员年龄均为七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小梨园”戏的开场,是以“生”角坐场。“小梨园”戏因为是科班制,师承严格,不易受别的剧种所影响,因而也就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小梨园”戏的“白”叫“白路”,有一定的“轻、重、快、慢”的念法,音乐性较鲜明,节奏性很强。

人们通常把“小梨园”戏(俗称“戏仔”)和“大梨园”戏(俗称“老戏”)通称为“梨园戏”。从她们的剧目、表演艺术、唱、念等方面研究,都可以看得到她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既然有“大”、“小”之分,有“戏仔”和“老戏”名称之异,必然又有她们之间不同的特点。

首先,“小梨园”戏是“科班制”,师承很严格,老艺师教一步,学员学一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地学着。第二,“小梨园”戏与“大梨园”戏在拥有的传统剧目上面有所不同。“大梨园”武戏文做的大服戏比较多,诸如《苏秦》、《蒙正》、《王魁负桂英》、《周德武》、《斩文希》等等;“小梨园”则偏多演生旦戏,诸如《陈三五娘》、《蒋世隆》(拜月记)、《刘智远》(白兔记)、《郭华》(胭脂记)、《董永》(织锦记)、《高文举》(珍珠记)、《葛希亮》、《韩国华》、《商辂三元记》中的《雪梅教子》等等。第三,从表演程式上来看,“小梨园”有自己的“童科”,诸如《士久弄》中丑角士久的“走叠步”等。第四,从唱、念、白的角度看,也有不同的特点。“小梨园”多用“锦板”、“双闺”、“福马”等类较易唱易于掌握的曲牌的抒情答唱;“大梨园”多用“倍门”(七寮曲),这类曲调比较曲折、不易掌握的牌门。其他还有如化装等方面,也是有所区别。

“小梨园”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闽南地方戏之一,台湾和南洋也很流行。“小梨园”戏俗称“戏仔”,因为过去演员年龄均为七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过去戏班中有句行头话:“七娘、八爹、九头家”(即七个小演员,八个后台人员,一个班主,共十六人),正因它是生、旦、净、丑、外、贴、末七种角色扮演,所以又名“七子班”。

“小梨园”戏的开场,是以“生”角坐场。这与其他剧种有别。从剧目来看,大都是文戏,武打只用台词带过,故而原有的道具只有一两把木刀而已,同时也只是佩着,很少动着(只有《朱弁》中的“邵青反”稍有用着短槌、短枪)。其次,角色的旧规也甚严,在每一出戏中,严格地规定某行当演某角色,而且不一定生演生、旦演旦。如《陈三五娘》中的“睇灯”,就规定五娘由小生扮,李姐由大旦扮,是根据剧中角色的性格轻重而定的。

“小梨园”戏因为是科班制,师承严格,不易受别的剧种所影响,因而也就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先说“做”。从科步来说,娘有“娘科”,“■”(女婢)有“■科”,各个行当的科介都有它特有的风格。生、净、末等角色走步要“傀儡脚”,娘、■走路“ 双膝并拢夹‘铜歌’(铜片)”,规定一套师承的基本科介程式。很多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触撮(愤指)到腹脐”,“指手到眉头”,“偏撮(旁上指)到肩尖”,“提手到乳头”等套语。这些基本科介(艺师称为“科母”),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典型技法,既开朗、细致,又精确、逼真;线条的勾画既优美动人,又亲切富有诗意,恰当地表达了形象。此外,还根据典型环境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不同,创造特别的科步动作。如《陈三五娘》中的“留伞”,与《玉真行》的“伞舞”科介。好的演员在表演时,歌唱和舞蹈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着,通过演员的“做”,使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反正结合,而达到让人不觉得这是演员在“做”,仿佛眼前展示的是古代人民生活面貌。《高文举》中的“玉真行”,角色既不需要用什么笨动的道具,也不需要用什么复杂的灯光布景,它只是借助着一把小小的雨伞,通过那细致、复杂的科步动作,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玉真长途旅行时困难劳苦的逼真形象。又如高文举过温府找玉真,只借助一支马杖,通过趟马的十八步“罗汉科”,表现了其心中十万火急的急煞心情。“小梨园”班中有句行话叫“好旦要《入山门》,好生要《过温府》,好丑好净要《打赶》”。这就是说,这些都是通过做工来产生强烈、引人入胜的戏剧效果的。

其次关于“唱”。唱的音乐是采用“南曲”,过场一般是用“十音”、“大鼓吹”与“谱尾”,所唱的曲词繁多,有两百多个门头。其中还有不少是“梵曲”、“道曲”、“唐大曲”和民歌加工的,还有地方化的“北曲”。每个剧目各有专用的曲调,如《陈三五娘》的曲调“长潮”、“中潮”、“潮叠”,其他剧目就没有采用。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照谱发音,不准自行增减一音一字,从音色、咬字、吐声方面,都要运用唱功传达人物感情、塑造性格形象,完成戏剧效果。如《朱弁》中的“花娇报”、“公主别”,全是靠唱功来表达公主与朱弁的复杂心境的。

第三、关于“白”与“念”。“小梨园”戏的“白”叫“白路”,有一定的“轻、重、快、慢”的念法,音乐性较鲜明,节奏性很强。老艺师很重视道白,行话有句“四两曲,千斤白”(当然不是说唱不重要,唱的工夫在上面已谈过,这里主要是在于强调道白这方面),也就是要把“白路”练到高、低、徐、疾符合塑造人物情感的精炼程度,使人听了觉得“甜头缱尾”(“缱”,方言娇痴可爱的意思),使人听了有所回味。如《士久弄》中士久在呼唤仁心:“仁心姐!”,仁心答应:“喂依!士久哥呀卜啥事?!”加上富有节奏性的韵尾,听来更觉动人。同时,在道白中还留下来古语古韵,如“这样”念作“jiu”,“这里”念“ji dè”,加强了浓郁地方色彩。其次,还有一些富有旋律性的语气,如 在场内应:“哩啊——”;生角的笑“嗡——哼哼”;粗杂角的笑是“赫赫,呀哈哈”等等,都增强了人物的可爱形象或丑恶体态。

小梨园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烈,是地方戏曲园中的一朵花。

1962.3.23于厦门

——原载《厦门日报》;壬寅年二月廿七日,又载台湾《泉南文化》杂志2000年第2期

笔者按:余之所以选入这篇文字,是因为“小梨园”这一可爱的剧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年动乱”中在泉州、晋江等地绝业,并成绝问悲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