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所需要的“无耻”

艺术所需要的“无耻”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艺术上需要“无耻”感的问题,我回头想了一下,应该是对的。艺术所需要的“无耻”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世俗定义,指的是上述的“放得开”,它是指创作者处于一种随心所欲,没有任何概念框架的状态。而在纯粹的艺术欣赏中,根本就没有框架,无论什么人能挥霍自己的高兴,他对自己的思想感情都能在艺术品中得到接纳,这种“无耻”的高兴也是艺术品令人沉溺的原因。

艺术所需要的“无耻”

燕窝:上次我们聊天时,我的朋友腥红说过一句话,她认为艺术应该是“无耻”的,因为艺术家不应该有太多界线。而羞耻感、道德感是必须有界线的,是否它们不应该带入艺术创作中?但我们又如何能信任一个“无耻”的艺术家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瑰宝呢?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另外,一个“无耻”的艺术家应该怎样生活呢,他是继续把这种“无耻”发扬光大,还是做一个分裂的人:艺术上保持“无耻”,生活中有耻?

■何坚宁:她真是很有个性的姑娘。谈到艺术上需要“无耻”感的问题,我回头想了一下,应该是对的。艺术所需要的“无耻”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世俗定义,指的是上述的“放得开”,它是指创作者处于一种随心所欲,没有任何概念框架的状态。我就这样,怎么高兴怎么画。

这是很高的艺术境界。而它不能被带入现实生活中,至少你在人群中感到热了,就不能凭自己高兴把衣服脱光。生活中需要有耻,需要划分界线:能干的,和不能干的。有些东西我想要,你也想要,比如公车就一个座位,谁都想坐,但必须让给老人和妇幼,就是因为有界限。你是不是老人或妇幼,你是不是站在可以要的界限内,不是,你就不能要,或不能干这件事。

我们正在听的这张唱片叫《清教徒》,你听他们唱得这么高兴,咱们也听得这么高兴,但不会去追究创作者或歌唱者是否有道德、是否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就是很“无耻”的一种状态。又比如,一张圣母抱小孩的宗教画,信徒看了很高兴,歹徒也很喜欢……所有这些例子都指明,在精神领域里,没有那么多界线。而在纯粹的艺术欣赏中,根本就没有框架,无论什么人能挥霍自己的高兴,他对自己的思想感情都能在艺术品中得到接纳,这种“无耻”的高兴也是艺术品令人沉溺的原因。

如果人在看画时还有自省意识,比如让歹徒意识到他是个歹徒,就会削减这种高兴,我猜他会转身从那幅画前离身。但即使是歹徒也在他的一生做过若干好事,至少他保有被父母哺育的温情,当他自省时,他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光彩的一面去印证艺术品本身。因此,歹徒因为自省而转身离开的可能性又降低了,他更可能用艺术品去鉴证他内心有过的(哪怕只有一点)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