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宁[1]
我和杨士军老师是同龄人,因复旦大学附中而结缘。1985—1988年,我就读于复旦附中,班主任是教数学的谢应平老师。1992年,杨士军从上海师大毕业后,来到复旦附中任教。2000年前后,谢应平老师任复旦附中校长,此后,我多次去母校采访,认识了时任学校科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的杨士军老师,他为我采访提供了诸多方便。又过了一些年,当我再见他时,他已是复旦附中副校长、复旦二附中校长。
每次见到杨校长,他都会送我一些书,有他主编,有他所著,如《环境与发展》《环保:生存之道》《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创意之旅》等,都是自然科学和创新类读本、教材,深入浅出,很有新意。特别是他与复旦附中陈国新、王德耀等老师多年来坚持编著环境教育丛书,身体力行地推进环境教育,在上海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感于他们的坚持,我在《新民晚报》上还曾写了一篇述评《二十年,一套书,一粒种子》。
杨校长还是一位诗人。他写的是今人很少涉猎的古体诗,平仄工整,格律规范,很有意境。几天前当我收到这本散文集《悦,读自在》的样书时,更是惊叹于他的勤奋和才华。在中学当老师、校长是很辛苦的,学生到校早,早上7点左右就得上班,下午5点多才能离开学校。校务、教学、科研工作繁忙,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他还坚持深造,获得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如果对一个作家来说,写作是本职工作和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一位中学校长写出这么多作品,是如何挤出时间的?答案只有一个:对阅读和文字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本书汇集了杨校长的阅读笔记,大部分文章是2015年以来写的。当今社会,高科技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阅读变得碎片化,许多人不再阅读整部纸质书,他们所读的最长的文字,不过是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则则心灵鸡汤。而杨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手不释卷。事实证明,无论何时,坚持读书,都会给人以长久的滋养。
杨校长阅读的相当一部分书籍,与教育有关,如《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没有围墙的学校》《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等。他被美国小学教师雷夫所感动,被雷夫“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和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等理念所吸引,徜徉在理想的“教育国度”中;他对照芬兰30年教育的转变发出追问:我们的课堂到底是给孩子太多了还是太少了?我们是否真正唤醒了教师和学生内心深处对教与学的欲望?
阅读启发了思考,进而迸发出了绚烂的思想火花。法国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作为一位从教20多年的特级教师、上海名校的校长,杨士军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他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中,也体现在了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比如,“教育不是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多一道限制的门槛,而是要努力给孩子们多一点发展的可能性,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基”(“教育,要给孩子们多一些选择”);“教育必须给人们尊严和自由”(“爱是教师永远的魅力”)。他在“打开宇宙的果壳”一文中,以活泼的语言和优美的文笔告诉孩子们:“你我都是创造的生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榜样”,既是读书笔记,又是散文,写的是杨士军熟悉的前辈和同行。张大文、黄玉峰、黄荣华、陈国新等名师的故事,在杨士军笔下娓娓道来,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名师的付出和传承,才铸就了沪上名校的辉煌。
时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整整一代的父母深陷集体焦虑之中,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保持定力,给孩子更宽广的教育,读一读杨士军的这本书,或许会有新的领悟。
2017年6月8日
【注释】
[1]邵宁,《新民晚报》特聘首席记者,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