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伪装的问题

被伪装的问题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有一天,咨客说起自己在单位里和同事关系不好,被孤立,咨询师才恍然大悟:原来人际关系的困扰才是更像问题的“问题”,之前所谓的空虚、没意思,只是孤独、缺乏归属感带来的后果。一个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他将在何处寻找答案。按理说,切中要害、找准问题,才最符合人的利益要求,可为何我们会搞错问题,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精力呢?

文_封 林

问题决定答案的远近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晚上,一个人在路灯下找钥匙,路过的人问他把钥匙丢在什么地方了,他说丢在巷子里了。路人问:“钥匙丢在巷子里,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找?”那人说:“这里有灯,巷子里没灯。”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故事不可思议,觉得我们不可能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可是如果把“找东西”换成“找问题”——一个人遇到困惑时,会怎样概括、表述自己的问题,你就会发现,故事里“找错地方”的状况其实是很常见的。

在心理咨询的初期,咨客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用“不对”的问题去误导咨询师。比如,一个咨客起初说自己的生活非常空虚,他希望得到一些建议去改变这种状况。如果咨询师草率地将此当成“问题”,提出发展兴趣爱好、设立生活目标、寻找存在感等建议,一番折腾之后咨客感觉根本没有什么改进。直到有一天,咨客说起自己在单位里和同事关系不好,被孤立,咨询师才恍然大悟:原来人际关系的困扰才是更像问题的“问题”,之前所谓的空虚、没意思,只是孤独、缺乏归属感带来的后果。

被伪装的问题

一个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他将在何处寻找答案。按理说,切中要害、找准问题,才最符合人的利益要求,可为何我们会搞错问题,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精力呢?

故事里的方向性错误是因为“有灯方便”,我们搞错问题同样是为了寻求一种方便——避免痛苦。

一个人说自己空虚、无聊和承认自己被排斥、孤立,唤起的痛苦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涉及不到强烈的情绪,后者则会触动羞耻、伤心、愤怒、无助等许多痛苦的体验。而痛苦是我们本能想要躲避的,所以心灵常常会出于“自我保护”,粉饰出一个让自己舒服一些的问题。

心灵动用这种魔法其实是非常频繁的,只是因为这个过程是下意识的,大家很少觉察而已。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好友同我聊起自己的困惑,她的原话是“近来做事特别不投入”。我很了解好友的个性,她的责任心极强,所以当她以“我不投入”这样一种方式归纳自己的问题时,我心存怀疑,请她作进一步的说明。她告诉我,有位她非常尊重的领导给她安排了一项工作,她描述的这项工作需要“狼性”的心态才能完成,而依据我对这位朋友的性格价值观的了解,她是不喜欢做这种事情的。当我把“你可能根本不想做”的看法反馈给她的时候,她这才意识到并非是自己“责任心少了,不投入”的问题,而是她内心深处抵触这项工作。为什么一个明显由“工作性质”这个外因带来的问题,朋友却意识不到,非要错误地跑到“工作态度”这个内因上去寻找呢?因为那位领导是她非常敬重的人,如果她切中要害,就意味着要质疑、抵触“重要的人”,这无疑将引起焦虑和不安,所以她无意识地将目光转向了别处,从“工作态度”上寻找问题。

靠近问题的勇气

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常常会询问咨询师:“我的问题多久可以解决?”而咨询师此时可能在想:“要花多久你才有勇气触及真正的问题呢?”

人矛盾的地方在于,我们因为遇到困惑、痛苦、阻碍而产生问题并想去解决,但又想远离痛苦,不愿离“源头”太近,所以常常只是在门外打转。尤其是那些重大的困扰和创痛,我们要承受强烈的不安,才能逐渐走近它、看清它、正视它,并找到出路,而此间需要的勇气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