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异的贝壳

各异的贝壳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异的贝壳在海滨采集贻贝时,可见其腹面伸出许多丝状物和岩石、沙粒紧紧粘着。一般贝类内面是具有光泽的珍珠层,由外套膜紧贴贝壳的外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形成的。因此宝贝贝壳的内外面,都富有珍珠光泽,光彩夺目,非常叫人喜爱。凿船贝是双壳贝类,但身体细长,其直径为2~3毫米,体长约为20~30毫米,体柔软。两个贝壳位于体前端两侧,很小,不足以保护身体,整个身体是裸露的,看来不像贝,而像蛆,因此称船蛆。
各异的贝壳_生物世界面面观

各异的贝壳

在海滨采集贻贝时,可见其腹面伸出许多丝状物和岩石、沙粒紧紧粘着。这些丝状物是由其足内足丝腔的排出物所形成,这些丝状物叫做足丝。双壳贝类(亦即瓣鳃纲)的幼体都有足丝腔,是胚胎时,足的后端部分内陷而成,产生的足丝,用以粘着他物。例如,河蚌的钩介幼虫用鞭毛状的足丝和倒钩附着鱼体上营寄生生活。许多种类的足丝腔到成体时发生变化和消失。如,河蚌的足丝腔封闭;牡蛎的足丝腔完全消失;也有的种类,成体足丝发达,如贻贝、蚶、扇贝、珍珠贝等。

足丝腔位于足中线稍靠后方,其外通足丝腔孔,内侧有许多单细胞腺体——足丝腺。腺体分泌的蛋白质分泌物,通过足丝腺的上皮细胞进入足丝腔,与水相遇,变成硬而韧的丝状物,再集合成足丝。

贻贝群栖于岩石缝隙处,用足丝伸入缝隙,和沙粒粘在一起,或相互粘结成串,可以抵挡海浪的冲击。当四周的生活环境恶化时,则放弃原有的足丝,到适宜的环境中再分泌新的足丝附着他物。所以穴居于泥沙中的蚶、蛤,没有海浪冲击的环境,用不着足丝,而在浪涛中生活的牡蛎,已用一个贝壳牢牢粘结在岩石上,不会被海浪冲走,这些种类的足丝腔也就退化了。宝贝属腹足纲,成螺的螺旋部小,埋在体螺层中,看不见竖起的螺旋塔,整个壳呈卵圆形,壳口狭长,唇缘厚,唇即壳口加厚的边缘,唇上有横排齿刻若干,如虎斑宝贝有22~30个齿刻。像《本草纲目》所说“贝字象形,其中二点象其齿刻,其下二点,象其垂尾”。垂尾其实是触角。一般贝类内面是具有光泽的珍珠层,由外套膜紧贴贝壳的外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形成的。而有些贝类如宝贝及梭螺等,它们贝壳的内外表面都是光滑的。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当它们运动时,外套膜两侧向背侧伸展,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外表面,附贴在贝壳外面。因此宝贝贝壳的内外面,都富有珍珠光泽,光彩夺目,非常叫人喜爱。

宝贝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南海估计有50种,如:虎斑宝贝、授贝、货贝、卵螺等。以虎斑宝贝较著名,个体较大,高约11厘米,宽7厘米,壳面瓷白色,具强光泽,布有黑褐色圆斑点,近似虎皮的花纹。潮间带和水下数十米的海底是它们的生活场所,白天隐藏在珊瑚礁洞穴里,岩礁下边,黄昏后,黎明前出来取食藻类。其外套膜经常翻出,常与外界接触,因而生有触手等感觉器官和色素。

5000多年前,我国的甲骨文里就有贝字,这些宝贝从南国送到西安、洛阳等地,在内陆作为货币流通,所以我国凡和钱有关的字,大多和“贝”字联系着如:赊、账、贩等等,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凡需用货币流通的领域都离不开它,所以称之宝贝。现今,在非洲一些地区,仍使用宝贝,竟如黄金一样贵重。

凿船贝是双壳贝类,但身体细长,其直径为2~3毫米,体长约为20~30毫米,体柔软。两个贝壳位于体前端两侧,很小,不足以保护身体,整个身体是裸露的,看来不像贝,而像蛆,因此称船蛆。

船蛆贝壳的外侧有许多细密、整齐的齿纹,很像木锉,是锉蚀木材的工具。它们在木质码头、木船底部凿穴。用足和外套膜固定身体,然后闭壳肌不断伸缩,使贝壳左右来回旋转摩擦,像木匠用钻子钻孔,虽然钻速很低,但一日复一日,有的能钻孔深几十厘米,还有达百米深的。在身体后端是它与外界相通的出入水管,在水管基部有石灰质桨状骨片,叫做铠,这种铠在水管收缩时,用以堵塞木材孔道的开口,使船蛆在淡水中也可存活一周。在木材孔道内壁,有船蛆分泌的一层石灰质衬里使裸露的身体不直接与木材接触,而得到保护。

船蛆取食木屑,也可通过水管摄食浮游生物。船蛆生长速度极高,有种船蛆16天可长大100倍,36天长大1000倍,约一个半月即开始产卵,一只雌船蛆可产卵几千万,以至1亿以上。幼虫孵化后,经过1~2周自由游泳,若遇到木材,立即附着其上,并开始钻蚀。

由于船蛆极高的生长和繁殖能力,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据统计,1979年我国水产系统十万艘大小海洋木质渔船,被船蛆吃掉的木材近6万立方米,仅在修理和木材上的费用就达两千万元以上。它们能使水闸、堤坝倒塌决口,使陆地变成泽国。1730年荷兰大海堤突然崩溃,就是海堤基部的木桩被船蛆蛀空造成的。在古代乘船远航的探险家,常因船只被船蛆损坏而遇难。所以说凿船贝是海难的肇事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