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版“拉贝日记”

广州版“拉贝日记”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难民收容工作结束后,这批外籍人士曾分别滞留广州和香港两地,未能安全返国。15日宣布停课解散,全校清场。救援中心紧急接收难民入侵日军未遇激烈抵抗,沿广增公路急进,一星期后的21日,狼烟四起,广州最终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岭南大学师生撤离后,学校教室、宿舍及地下室遂成为避难百姓的临时居所。
广州版“拉贝日记”_老广州,旧时光

1938年秋,抗战期间广州沦陷,岭南大学美籍教师香雅各博士(Dr.James M.Henry)率领十几个留校人员,大部分为外国人,于战火万难之中,效仿当年上海沦陷期间,被世人尊称为“中国辛德勒”的德国人拉贝(拉贝以其外籍身份,在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了二十多万中国人而闻名),在广州河南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园,开办中立国难民救援中心,收容广州落难百姓,最多时曾入住难民七千五百多名,前后长达三个月左右。这一善举共计救助过难民逾万名。难民收容工作结束后,这批外籍人士曾分别滞留广州和香港两地,未能安全返国。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们中大部分又受过日军逮捕、扣押和虐待,个别更死于战火或集中营。

挂起星条旗护校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惠阳大亚湾偷袭登陆,战火逼近广州。甫接警讯,岭南大学师生便开始紧急疏散。14日当天,教职员工家眷和女生先行有序撤离,到傍晚时分,在校多数学生亦已纷纷离去,其中包括二千一百名才刚刚进校四天,准备接受战场护理培训的各大中学校女生。15日宣布停课解散,全校清场。按照安排,岭南大学师生将在香港租地上课复学,李应林校长此时已急赴香港接洽转校事宜。与此同时,一项重大护校措施也在紧锣密鼓中开始实施,岭南大学校产将重新交还美国长老会岭南基金委员会(岭南大学曾于1927年起,交由中国人办学)以求保全校园,免被日军占据。作为美基会驻校董会代表的香雅各博士(1924—1927年曾任岭南大学校长,1958年去世)代表基金会收回财产。十几二十面匆匆赶制的美国星条旗,颜色未干便被高悬于校园四周显眼之处,又通过媒体向社会宣布,岭南大学校园乃是中立国美国的财产。

救援中心紧急接收难民

入侵日军未遇激烈抵抗,沿广增公路急进,一星期后的21日,狼烟四起,广州最终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沿途家园毁于战火的大量百姓纷纷拥进广州避难,成千上万未能逃走的人流浪街头,饥寒交迫,处境甚险。10月24日,广州难民区委员会成立,由香雅各博士牵头担任主席,法国罗马天主教布道团的石室教堂主教福克亦积极参与。友爱,救难,建立难民营,如此善举早在1937年抗战之初就已在北平、南京和杭州等战乱地区出现过,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都曾参与其中。该委员会迅速在广州四郊设立了几个救援中心,位于广州河南的岭南大学成为其中之一,并很快挤满了难民,还包括一批来自华北沦陷区各大学先前在岭南大学借读的青年学生。岭南大学师生撤离后,学校教室、宿舍及地下室遂成为避难百姓的临时居所。留守校园协助香雅各博士护校的十多名人员中,大多数是岭南大学外籍教授及夫人,历史学家包令留、数学家聂雅德、化学家富伦,嘉惠林夫人、高鲁甫夫人、麦丹路夫人、高维亚医生和香雅各的姐姐……在香雅各指挥下,留校人员投入全力收容难民。到11月时,落难民众已经挤满了岭南大学校园。最后一批学员紧急撤离时所弃置的两千多张“碌架床”,以及怀士堂和华侨生堂底层地窖亦都被派上用场,尽数投入使用,紧急铺设了大量木板床。进进出出,救援中心此后一直收容不下于六七千难民,并持续了很长时间,最高时容纳七千五百多人。当年岭南大学在市郊办有多处农场,各农场不失时机,源源不断提供了急需的大米和其他食品,及时解决难民饱肚果腹之需。留校人员此时自身已处于万难险境,但依然悉心尽力从事救难工作。校园内外形势不断恶化,外界盗贼蜂起,离校不远,原来由李福林赞助建成的医院,一夜间被抢得精光。1938年12月8日,岭南大学部分校舍被日本侵略军强行占用,有价值的仪器设备被随意取走。

香雅各博士

外籍教师参与救援

危难之中,在留校人员全体同心协力下,救援中心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被安置难民由于获得了及时的安全庇护以及暂时喘息的机会,心存感激,人人安分配合,救援中心则成了战火硝烟中一艘救灾救难的诺亚方舟,日军铁蹄却步于校门之前。难民中有尽可能多的年轻人渐渐被组织起来上课学文化,儿童膳堂倾尽全力为近千孩子提供一日三餐,难童个个得到了特殊照顾。初时每次领取餐饮,均需在孩子额头上点个红药水印,以防多领一份。到了当年圣诞节,每个孩子还收到一个应节礼包,内有糖果、水果、牙刷、毛巾、肥皂和铅笔等等。以上项目均由外籍教师的夫人们负责筹划和分发,还专为难民开设了一间设施良好的门诊部。原来校内只有两个医生和两个护士,夏葛女子医学院派来了以梁医生为首的八人医疗队,基本上能满足救援中心内难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此危难环境下,女难民中的孕妇先后诞下了两百多名新婴,母子皆获悉心照顾。一间自救性质的织布厂也投产了,救援中心用募集得来的资金购买多部手工纺机,有能力的难民都被组织起来织布,以便缝制难民需要的被服。教授们则不知疲倦地忙于照看园内财产和设备,防止日军入侵霸占,保证校园安全和水电的昼夜供应。当年岭南大学校园,只有南面一段砌了围墙,其余仅有简易铁丝蒺藜阻拦,安全条件极其不足,乱难之中,有幸基本无虞。

昔日岭南大学北门牌坊

外籍人士后来落难日军集中营

近三个月后,广州附近战火渐趋消弭,直接的危险远离了,难民们被劝说撤出,救援中心规模逐步缩小,计划最终关闭。家居被毁难以立足者,救援中心继续接济,提供部分食物和钱款资助。直至最终难民救援中心停止运作,一批战争孤儿无家可归,仍获准继续收留。外国人在岭南大学校园的热心善举,曾直接援助了逾万名战争硝烟中广州四郊的难民百姓,使他们免致颠沛流离,朝不保夕。

难民救援中心关闭后,曾参与工作的部分外籍教师即转移到香港,与先期到达的师生会合。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他们却不幸陷于日军控制,先被关进一家临时旅店,后又被拘禁于赤柱集中营。日军进攻香港同一天上午,留守岭南大学校园的外籍教员和家属被闯进岭南大学校园的日军抓走成了战俘,通通被推上大卡车押往沙面,其中也包括校长香雅各博士本人,稍后被解除拘禁,放归岭南大学仍被监管。当时校园已面目全非,早已遭到日军侵占和大肆掠夺。历尽集中营磨难,1943年9月30日他们才被遣返回国,其中麦丹路教授患上不治之症,不幸死于集中营。

香雅各博士被遣返后不久,又重回中国。抗战胜利后,他便一路风尘仆仆,急匆匆从西南大后方赶回岭南大学校园,因为他一直担心日军投降后,无人照看的岭南大学校园会再遭洗劫。但当他一脚踏进魂牵梦萦的校园时,眼泪不禁簌簌掉落。原来,附近的热心村民都铭记着当年作为难民时所受到的照料,因此,他们自发组织起看护队,整个校园都被保护得好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