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人与山东人

东北人与山东人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读者对我这篇《东北人与山东人》秋风过耳,姑妄听之可矣,不必较真。东北人与山东人同样的心地善良,见不得以强凌弱,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在东北与山东两地,绝少看见大街上男人殴打女人。东北人与山东人一样性如烈火,话不投机,便老拳相向。在北京大街上,看到两个人唾沫四溅,祖宗八代骂个没完,东北人与山东人会比当事人还着急,手心直发痒。我观察,东北人比山东人能言善辩,幽默风趣。

在东北三省,我只是走马观花地转了一些地方。因此,对于东北的了解必然是很皮相的。既然是印象,就意味着可能不准确。所以,读者对我这篇《东北人与山东人》秋风过耳,姑妄听之可矣,不必较真。

血缘与差异

在山东半岛有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许多年前,连续几个晚上,山东半岛上的人们都看见渤海湾那边有一片连天接地的金光。风水先生说,这是因为那边地下埋有太多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于是,无数山东人踏着海里那一块块礁石,一路跳过了渤海湾,来到东北。东北便成了又一个山东人聚居的地方。

传说是美丽的,事实则是凄惨的:成千上万的山东人背井离乡,携妇将雏闯关东,唯一的原因是山东地少人多、再遇上灾荒年,在山东老家实在活不下去了,去关外是为了讨一条活命。辽阔的东北大地敞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收养了这些苦命的山东人,使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的东北人,上溯几代,多是山东移民。

由于东北人与山东人有这种历史的、血缘的联系,便不可避免地有许多相同之处,并互相认同,彼此视为老乡。

东北人与山东人同样的心地善良,见不得以强凌弱,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在东北与山东两地,绝少看见大街上男人殴打女人。有谁犯了这个忌讳,必受众人蔑视与围攻。在东北和山东,我听到过同样的故事:某小城大街上,有一个男人在打一个女人,众人劝男人住手,男人不听。几个小伙子一拥而上,三拳两脚将此人打翻在地。这时挨打的女人大声喊:“别打了,他是我的男人!”

东北人与山东人一样性如烈火,话不投机,便老拳相向。尤其是你骂了他的爹娘祖宗,他必然与你拼命。在北京大街上,看到两个人唾沫四溅,祖宗八代骂个没完,东北人与山东人会比当事人还着急,手心直发痒。因为按他们的性格,早该拳脚相见了。

东北人与山东人还有许多共同点:不贪便宜、不算小账,呼朋唤友,钱袋不分你我;快意恩仇,为朋友两肋插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喜交友、守信用,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有朋有客远方来,即使家里揭不开锅,借钱借粮也必须有酒有肉;心无芥蒂,快人快语,毁誉均在人前,有时让人高兴,有时则让人下不来台;大块割肉,大碗吃酒,一次买半两点心的人,为他们所不齿,不会被引为朋友。如此等等。

然而,由于生存环境不同,物换星移,久而久之,东北人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山东人区别开来。

我观察,东北人比山东人能言善辩,幽默风趣。这大概与他们生活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同有关。山东是孔孟故里,传统文化发源地。传统文化固然滋养了山东人,也给他们戴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言语举止稍有不合古训,千夫所指,里巷讥诮,久而久之,沉默是金,山东人没有办法口齿伶俐,幽默风趣。再加上齐鲁人口稠密,天灾频仍,人祸相继,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哪来的性情幽默,口吐莲花?

山东人出了关,面对着地远天高,群山苍茫,举目四顾,惟天惟地,礼或非礼,有谁介意?“孔子西行不到秦”,关外胡夷久居之地,化外之民,不受中国皇帝节制,也不受儒教的熏染。久居关东的山东人与五胡杂处,攀亲结缘,互市互易,自然染上了狂放不羁之气。这些闯关东的汉子,舍弃祖宗基业,到蛮荒之地讨生路,是中国的“牛仔”,本就比一般的山东人多一点“自由主义”。关外的自然环境,使这种自由精神得到了张扬、膨胀,心灵愈加解放。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美,“插上一根车杠,就可以长出一辆马车来”(契诃夫语),生活要比在山东好得多。以前在山东衣食无着,儿啼饥而妻号寒,七尺男儿未免羞惭于内,木讷于外。现在靠力气,可以养活老小,增强了自信心,实现了个人价值,而幽默风趣绝对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表现。

优点有时就是缺点。与山东人相比,我觉得东北人有点说得多,做得少,喜欢张扬。君不见,近几年来东北放了不少改革“卫星”,出了不少改革经验,改革步子实际上并不大,因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山东人出的经验少,改革步子则快于东北,因而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于前列。再比如,东北人大争“中心”、“核心”,山东人则从实际出发,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解决了这个矛盾。

现在的东北人思想上框框比山东人多,说得直白点,观念不够解放。这当然有其历史渊源。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大中型企业多,因而经济的计划程度较高。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思想难免受束缚,要突破计划经济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值得高兴的是,东北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把转变观念提到了重要位置。我深信,一旦思想冲破了牢笼,“东北虎”势必重振雄风,傲视天下。

东北的“大”

东北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一个“大”字。

东北人身材高大,一个个虎背熊腰。一个人大马金刀地竖在那里,就是一座小山。这大概是东北地广人稀,天高地阔,人可以伸开胳膊腿尽情疯长的缘故。

东北的地面大。或群山奔涌,如万马联翩;或平原千里,甩手无边。人到了这里,再也没有局促感,顿觉神清气爽,羽化登仙。

东北的工厂规模大,产品个头大。一重、一汽、鞍钢、大庆,资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真是大工业,大气魄,大手笔;大型机床、大型电机、远洋巨轮、铁路机车、矿山机器,这些产品都是几十吨、几百吨甚至几万吨的庞然大物。这个“大”字让东北人自豪,然而也让东北人头疼。

胡为斯言?因为这些大个头的家伙以及煤、钢、石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国家在价格上控制得较严。这样,改革以来因价格体制不合理,东北人自己吃了大亏,实际上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大贡献,却落了个经济发展水平位次后移,真是有苦难言。与此同时,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对它们挖得很苦,搞得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老态龙钟,效益不佳,影响了东北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如此,东北的许多大中型企业是中央直属企业,计划程度高,如何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东北人说了不算,这就影响了东北经济改革步伐以及经济的发展,现在东北人提出“第二次创业”,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东北人吃饭用的盘子大,饭菜数量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一桌菜,起码实际数量要超过其他地方一倍。有时饭桌上盘子叠成了蔚为壮观的“金字塔”。就这种现象,我请教了一位东北籍的学者,他的解释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的内在气质密不可分。东北人生活在宏大广远的环境里,内在精神气质必然与外在环境融合,也是宏大广远的。这种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在化,便体现为他们所创造出的东西都带有一个“大”字:大盘子、大房子、大火炕等。这解释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信服。

对东北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我取欣赏态度,而对大盘子这种外在形式,恕我不能欣赏。看到硕大的盘子垒成“金字塔”,十成菜吃得剩下六成,躬逢其盛,我有一种负罪感。我固执地认为,慷慨大方应该体现为乐善好施,扶危济贫,而不是体现为浪费东西。有人说:东北物产丰富,浪费点算不了什么。那么我要说,你还能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富?看看人家的宴会上的菜谱,只能说我们的做法是不文明的,是穷摆阔。如果是花国家的钱或大家的钱摆阔,那简直是败家子行为,决不能对此津津乐道,更没有理由自我欣赏。

东北酒风

东北人的能饮善饮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宴会开始,先是“三中全会”(白酒、葡萄酒、啤酒各一杯),继而是花样百出的劝酒辞,令你无法推辞。“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一喝就必须是一杯;一杯酒过后,主人说:“一条腿怎么走路;必须喝个双喜临门。”两杯酒喝完,主人发了话:“这第三杯更得喝。党的三中全会政策好不好?好。不反对三中全会,这杯酒就得喝。”事关政治问题,立场问题,你能不喝吗?酒过三巡,面酣耳热,主人大呼“换碗上来”,于是大家一齐醉倒。

酒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好饮善饮是东北人的天性,是东北人的可爱之处,适可而止,则无可厚非。但如要弄到“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宴会上死乞白赖变着法儿强迫人喝酒,更是不文明的表现,不仅不能加深感情,还会伤害感情,有时还会误事。现在人们到东北来,首先发怵的是如何对付喝酒问题。这还不该引起东北各级领导的重视吗?在东南沿海,现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劝酒,主随客便。我看东北的党政领导应该把不劝酒作为一项规定,专门发个文下来。不知道这算不算小题大做?

在民间场合,以赌赛喝酒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以为也是可笑复可怜的。“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这话是当不得真的。大丈夫万世流芳,关键是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不在于酒量大小。古来饮者留名的,是因为都是有真本事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以诗传名的,他的好饮便成了美谈。如果没有任何特长,只是能饮,别人除了说你是酒桶,还能说什么?当然,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只要敬业诚实,恪守诺言,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同样可以让人尊重,而不在乎能饮与否。

(原载于《党风月报》1994年第1期,发表时用了笔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