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私奉献如何

有私奉献如何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似乎奉献者只有“无私”,其奉献才是伟大的,有效的,反之呢,则奉献还不如漠视以至索取。区分哪些人的哪些贡献“无私”而哪些贡献又有“私”?但“有私”,那是确实的,而且是天经地义的。这里面,有公,有大公,同样的,也有私,甚至大私。对于社会来说,只要你奉献了,公众不怕你“有私”。

中国人的词汇里,褒奖为他人为社会历史为未来作出贡献的人时,一般要加上“无私”二字。

中国人有完美主义情结,做好事要求要“一贯地做好事”,而且“不做坏事”,奉献呢,则要求“无私奉献”。

似乎奉献者只有“无私”,其奉献才是伟大的,有效的,反之呢,则奉献还不如漠视以至索取。这是一种亘古以来的思维定势!

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窃以为,奉献中有无“私”,有多少“私”,其实是不好把握,不好度量的。没有人能真正进入奉献者的大脑细胞进行观察与倾听,某些奉献者的一些口头的、文字的表白,也未必可信,或者说未必完全真实。有意无意地掩饰“私”藏匿“私”弱化“私”的情况不但有,而且难免。

能奉献就是高尚的,就值得世人尊敬、后人敬仰,值得社会褒奖、历史铭记。对于那些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比如孔子孟子荀子毕升黄道婆,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如毛刘周朱陈林邓,比如钱学森李四光王选,比如拿破仑华盛顿罗斯福邱吉尔戴高乐,比如无数的中外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杰出贡献者,我们还要逐一严格地区分哪些人作出的贡献是“有私”的?区分哪些人的哪些贡献“无私”而哪些贡献又有“私”?做这样的事,不但无聊,恐也难以做到。历史上,有时公私难分,公私合一!

可以说,没有人做的奉献是无私的。人们在为他人为社会做奉献时,要有物质的支撑,要吃饭,要养家糊口,要接受终身的教育,要有研究、发明、探索、实践的经费。如果“无私”,不要求分文的回报,银子从哪里来?人们在奉献时,当然也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社会的承认。需要名望与地位,需要社会传播,历史记载。对于奉献者来说,这些东西是重要的精神动力。奉献者中:有人谋私是有意的,有人是无意的;有人程度深一些,有人程度浅一些。但“有私”,那是确实的,而且是天经地义的。政治家们奉献,要的是权位;科学家们奉献,要的是学术声望;艺术家们奉献,要的是民众的追捧。这里面,有公,有大公,同样的,也有私,甚至大私。无数个和谐统一的“私”,才汇合成了“公”。无“私”则无“公”可言。

对于社会来说,只要你奉献了,公众不怕你“有私”。如果你没有才干,不想劳作,碌碌无为,没有一丝奉献精神与成绩,你再全公无私,再高尚神圣,或者你把仅有的背心脱下来让别人穿,自己冻死,也是无用之人,也不值得社会承认。而如果你奉献了,你在奉献中“有私”,甚至你明码标价,开口索取,也无可厚非。毕竟奉献者是社会的有功之士,是应该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报偿的。

有私奉献其实也不容易,应当予以保护与鼓励。怕只怕只要“私”而不奉献,甚至祸害社会。

奉献着就好!对奉献者不能苛求。

2008.3.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