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特的学院,新颖的课堂(-年

独特的学院,新颖的课堂(-年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说北京电影学院独特,一方面因为它是为电影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另一方面,电影学院是首都大学中最小的大学,比各种综合大学、专业学院的规模都小,相比其他艺术院校也小,小到学生和教职员工人数相差无几,一度学生比教职员工还少。王泽民同学和我讲,这样的大食堂学校还有几个。学院的主楼群是专门设计建造的。我们当他的学生一定会受益颇多。分镜头剧本是摄制影片的施工蓝图,摄制组成员人手一册。

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居然冒失地闯进来了,是侥幸走运还是成绩不错?我可是当年北京考区导演专业录取的唯一一个外地考生,没有任何背景,没有经人辅导帮助。我的亲戚、朋友、同学老师,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不乏赞美祝贺之词。虽然走过的这条考试之路是多么曲折不顺,最终如愿以偿,但我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学院有明文规定:试学两年,学院判定不适合本专业的学生,要被辞退,自谋出路(后来我们导演60班入学25名学生中有4名被淘汰,一名降级)。所以,我很冷静,考中了权当运气,未来的路会更艰难,我一定要努力奋进,把握机会,学有所成。

我就读的北京电影学院坐落在老北京城新街口外“小西天”。它北边与北京师范大学为邻,东边与北京邮电学院对门相望,西边是尚未征用的一片农家菜地,村名叫“索家坟”,南边有太平湖、护城河、环城铁路、古城墙。城墙拆开一个豁口,有路通向市内“西四”、“西单”……直至长安街。此地公交车站站名很直白,就叫“豁口”。北京的街道胡同名字都很独特,有些是延续了老北京的原有名字,不在乎什么土啊洋啊风雅不风雅,讲究的是保留古城的历史印迹,所以什么“屯”、“庄”、“口”、“坟”等等,都上了都市地名的大雅之堂,有些新起的地名也保持了这个传统,不外乎加了什么“门外”、“门内”、“口外”、“口内”之类的,通俗易懂,形象易记,很有地域特点。

我说北京电影学院独特,一方面因为它是为电影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电影,这个既高雅又最大众化的第七种艺术(前6种是音乐、绘画、舞蹈、雕刻、建筑、戏剧)观赏人最多,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厚爱。尤其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搞电影的人格外好奇和敬重。另一方面,电影学院是首都大学中最小的大学,比各种综合大学、专业学院的规模都小,相比其他艺术院校也小,小到学生和教职员工人数相差无几,一度学生比教职员工还少。说它是个“微型大学”也不为过。我入学后,与早我一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的高中同学王泽民取得了联系。我去清华看他(清华曾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中午他请我在学生食堂吃饭,那学生可是多得不得了,大家都是围桌站着用餐。王泽民同学和我讲,这样的大食堂学校还有几个。后来我请王泽民到电影学院来玩,中午请他在食堂吃饭,他惊奇地发现我们的食堂这么小,学生都是围桌坐着用餐,而且教师和其他职工也和学生共用一个食堂,只是中间用屏风简单地隔离了一下。他很羡慕。我还请他参观了学院的教学环境和相关设施,很快就看完了。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可感受到,他对这样的地方也能算高等学府有点不可思议。

学院的主楼群是专门设计建造的。它坐北朝南,中心位置是一座中型剧场兼电影院,供观摩影片、戏剧排练演出用。相连东西两侧各有两组备有小舞台和置景间的教室,东侧两个教室归演员系使用,西侧两个教室归导演系使用;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导演系60班,另一个是导演系59班,也是我参加面试时的初试、复试考场。紧连着教室的还有东、西两座跨楼,供摄影、美术、录音、文学等其他专业系使用。剧场对面空场上有花坛,教室窗外也有花坛,而且品种繁多、花丛茂密,还有整齐的杨树遮阴,学习环境幽静舒心。其他如琴房、画室、练功屋等大学应配备的各种服务设施都很齐全。学院还专门建造了个小摄影棚,为学生实习拍电影用。当年看,国家为繁荣电影事业,培养电影人才下了很大功夫。

导演系怎么上课?都学习什么?对我们这些刚高中毕业、校门里长大的学生来讲,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心,也多少有点紧张感。首先,上课的座位安排就和我们习惯的不一样:老师的座席面对的是小舞台,25位同学分成两排在教室的两侧相对而坐,听老师讲课时侧着身子面对讲台听;如果有同学上舞台表演时我们再把身子侧向另一方对着舞台看,这样安排两方面都照顾了,挺合理。讲课的老师以一人主讲,但可不是一位,经常是坐了一排,多时有六七位吧。他们分别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尤其是第一堂课,印象深刻。干学伟老师是我们的主任教授,师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表演课主任教师,还有曾扮演过“赵一曼”的石联星老师,等等。开课首先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着重讲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强调的是我们要成长为党的合格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干学伟老师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亲自参加了座谈会,聆听了“讲话”,所以讲得颇为深入浅出,生动感人。这既是政治课,也是专业课,因为我们的未来工作是搞意识形态的。干老师还对我们讲,学院对导演系很重视,学制从4年改为5年,教学大纲借鉴了苏联莫斯科电影大学的成熟经验。我们知道,干老师刚刚送走了他教的第一届导演系本科毕业生(导56班),并和外请的苏联专家一起授过课,实践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我们当他的学生一定会受益颇多。

我们的课程内容很丰富,凡是涉及未来电影导演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都得学。学导演首先要学表演,这种学习量很大,用时最多。导演不懂演员表演根本无法工作,这是常识。另一个主要学习内容是“蒙太奇”,它是外来用语,听起来挺古怪,实际就是如何把分散拍摄的各种镜头画面,根据剧情发展变化组接起来的一种技巧,既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又是一种电影艺术美学展现,不同的导演或不同的影片会有不同的蒙太奇风格,学问蛮大。还有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是编剧,不是要求每个导演都能编剧,但必须懂编剧。一个准备拍摄的电影剧本,导演拿到手以后必须把剧作的方方面面都吃透,对剧作不足或有缺陷部分还要有能力弥补。导演把文学剧本内容在头脑里变化成电影,然后落笔写出来就是“分镜头剧本”了,刚好是“蒙太奇”的反方向运作。分镜头剧本是摄制影片的施工蓝图,摄制组成员人手一册。与它配套的是写“导演阐述”,也人手一册。它是用文字形式讲解导演对影片创作方面的要求和艺术追求。其他课还有美术欣赏及外出写生、音乐欣赏、摄影实践(那时候是每人一部照相机,自己独立拍摄、冲洗,交出照片作业),再就是文学、政治、外语、体育、制片生产等各系一起上的公共课了。此外,系里还组织我们观摩影片,欣赏正在上演的话剧、戏曲和其他文艺演出,看美术展览、摄影展览,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等等。我们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很有趣味的内容。

我们学习表演的理论依据是著名的“体验派”大师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强调演员要生活于所扮演的角色生活之中,将自己内心体验作为演员创作的主要步骤。所以,我们的教学手段都是遵循这套理论设计安排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专著《演员自我修养》就是讲述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我们的表演课首先是从做“无实物动作表演”开始。所谓“无实物动作表演”就是学生每人想好要做一件事,到舞台上用想象力徒手无道具地表现出来。大家经过入学考试接触过这个内容,但总的来说还是初学乍练,不得要领,有人在台上忙乎了半天,别人看不明白在干什么,甚至出了笑话。比如,有人表演洗衣服或做饭,手里端的盆或锅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有时候忘了,突然手中无物,把东西演没了。做无实物动作是要先报“主题”的,否则更无法看懂。一开始女同学多是洗衣、晒衣、穿针引线、缝扣子、做饭菜之类;男同学则是刨坑、挖地、修表、修钢笔、修自行车、给轮胎打气、钓鱼、听收音机之类。生活面比较窄。再就是紧张,动作僵硬,专业术语讲,这叫“注意力不集中”、“有杂念”、“不松弛”,老师的要求是让我们在舞台上能做到旁若无人,全身心地动作起来,认真做事情。不能做假装样,要真听、真看、真想,视无物若有物,要表现出物的形状、体积大小、分量轻重、质地手感……一系列动作设计要让人家看明白你在干什么,最好还能有些细节增加点趣味。为此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些挺好玩的训练,比如,让大家双手抚在桌面上,老师喊着不同的物品,叫你感觉到东西的质感:绸缎、橡皮、树皮、冰……大家应该想象、感受到绸缎的光滑,橡皮的滞涩,树皮的粗糙,冰的刺冷……又比如,老师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到由近到远传到耳中的各种声音,然后一个一个报出,大家听着听着就比赛谁能听到更远的声音:院子里的风吹树叶飒飒之声、街道上车来人往的嘈杂声、火车的汽笛鸣叫声、机场飞机的起落声……越听越远,越报越玄乎,有的声源距离我们相当远,是一般听力无法达到的,一说出来大家就笑,是不是走火入魔出现了幻觉?要不就是瞎蒙硬编。再比如,做“名词集锦”游戏,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赛,一组同学带着自己的凳子到舞台上面朝老师坐好,把头的同学先说出一个名词,例如:“桌子”,紧挨着他的同学得先念出第一个同学的“桌子”再加上自己选定的名词,很容易就接上“桌子、凳子……”第三位同学再把前两个人说的名词按顺序说出,然后加上自己提出的名词,可能是“桌子、凳子、黑板……”以此类推,不停地循环传递,不停地名词累加,越积越多,越多越难记,严格的规定要求连好的名词顺序不能错,说过的名词一个也不能漏掉,名词不能重复。这时每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满脑子都是按顺序排好的名词,一点杂念也没有。开始名词数量不多时还好,大家语速比较快,没等传到自己时已把新名词想好,可越往后越难了,一时想到的名词好像都说过了,出现了词穷语塞情境,有的同学实在“憋”得不行了,突然冒出一个不雅名词,比如“厕所”,顿时引起哄堂大笑,一下子打乱了紧张有序的平和气氛,不少人思想一溜号马上语无伦次,错误百出,被淘汰出局。当然还有能继续坚守的,直到舞台上剩下最后一个人。他集锦的名词多少就是该小组的成绩。

“人物肖像”课也挺有意思。老师要求我们到生活中去观察人物,用400字左右文字把你观察到的人物特征描绘出来。当然也可以回忆你熟悉的典型人物。老师给我们时间,可以走出学院到大街小巷、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去观察,发现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就联想过去积累的相似人物,进行典型化创作。那个时候要求我们主要写工农兵等劳动者的形象。作业交上去后老师要面对全班一个一个分析,具体指出优缺点。“肖像课”属剧作课范畴,用文字描写肖像来刻画人物,但也应该算导演基本技能训练手段。教我们“肖像课”的是石联星老师。我的作业选题是《农业第一线老战士》,好啰唆的一个题名,但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石联星老师对我的作业讲评还保留在我的课堂笔记本里。石老师说:“……你写的‘披着一件发白了的青粗布汗衫’、‘裤角用绳头扎着’、‘一条日久发黄了的毛巾包着头’、‘他的手习惯地抓着两衣角一起塞在怀里’、‘腰板不弯,腿脚稳重,蹲在那好像撞几下也不会倒’、‘脸上的肌肉一块一块地闪着古铜色的油光’……这些都比较好。比较多的是在外形描写上。‘他是村里谁都认识的赵大爷’这句多余;‘说话声音像铜锣’、‘爱顶撞人’在这个环境里怎么表现?和前面怎么联?叙述没有很连贯有机的一气呵成写。内心刻画不够深刻、充沛。应该更多地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东西。要观察更多这样的老头,选择典型的、新型的,会使人物生动起来……”其他同学写的人物肖像是《新入党的老工人》、《青年姑娘》、《船厂钳工》、《炼钢工人》、《老生产队长》、《农村妇女》、《老农民》、《复员军人》、《劳动模范》、《铁路工人》……清一色的工农兵形象,很符合文艺教育大方向引导,歌颂劳动人民。但从同学的作业成效看,老师又点出了许多“概念化”、“一般化”、“类同化”的毛病,原因很简单,对自己写的人物不太熟悉,有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中借鉴过来或主观想象出来的嫌疑,不过很保险,不会犯方向上的政治错误。我们这些同学都是刚从中学校门走进大学校门的,多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又是在刚刚经历过1957年“反右”斗争和1959年“反右倾”政治运动的“1960年”,不足为怪。记得讲肖像课时,老师的开场白曾郑重地强调过“无产阶级文艺家歌颂无产者,不会歌颂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文艺家绝不会歌颂无产者,这是根本立场问题!”当然,我们也知道,老师还讲过:“我们是要表现劳动人民、歌颂劳动人民的,但也要研究其他人。”不过,很快老师又补上一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是为了揭露别人,推动自己;暴露敌人,推动历史前进。”所以,全班25名同学没经过商量,更没想研究探讨,不约而同地走到一条道上来了,全写了工农兵劳动者。

蒙太奇课。学会把成熟的剧本(文学剧本),可供拍摄的剧本(导演剧本)分解成各式各样的“镜头”(分镜头剧本),经过摄影机把每个镜头内容拍成电影画面(摄制),然后在后期制作时再把这些“镜头”合理、有机、艺术地连接起来(剪接),这一整套工作流程就是电影导演工作的重要本事之一。这就是蒙太奇课要学到的东西。这一看似很技术性的本事,深入进去学问可就大了。干学伟老师讲:“在生活中,人都是根据注意对象不同,注意范围在变化着,蒙太奇就是从生活这一规律来的。它不但根据生活规律,而且还是电影导演基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有意识有追求的引导观众变换注意对象。可是,如果不根据生活逻辑就不对了。”镜头(画面)分类根据拍摄主体的远近可大致有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或半身)、特写、大特写(细部特写)等区别;根据拍摄手段有摄影机运动产生的推、拉、摇、升、降、变焦距、仰、俯、空中航拍等技巧运用;还有一些技术手段(也称技巧)如,切入切出、淡入淡出、化、划、圈入圈出、快拍(超一秒钟正常24格画面)慢放、慢拍(低于一秒钟24格画面)快放及特种技术制作电影画面,等等。这些都是电影导演可以运用的表达思想、艺术追求的手段,有天赋的导演、有经验的导演可以运用这些手段把自己电影制作出妙趣横生、异彩纷呈的作品(当然故事内容首先应是精彩的)。

干学伟老师选用了名画挂在教室的黑板上,给我们示范如何运用“蒙太奇”技巧讲故事,记得他选用的名画是《不期而至》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苏联名画家列宾的著名画作。干老师用双手比作取景框,一面唱着苏联歌曲《伏尔加纤夫》一面在画上取不同的景致。歌声情绪饱满,取景时的手动作和全身动作富有节奏感,具有感染力,一下把我们引入到“名画”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中,仿佛看到了一段流畅、活动的电影画面。这样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很容易把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带进电影导演“蒙太奇”艺术的殿堂。干老师要求我们每人用硬纸板做一个可活动变换大小画面的取景框(实为两个直角尺形对叠),自选名画做作业,并把主要的镜头内容连续地画出来,记得老师提供可选的“名画”有古元木刻选集中的《农家的夜晚》;美术作品选集的《改造二流子》;列宾的《宣传者被捕》等。这样的教学引导,也很直白地告诉我们,“电影”不仅仅要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等等,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它是“画”,活动变化无穷的各种各样的画。是“画”就得讲究一些画的基本素质要求,比如构图、线条、色调、色彩、色光,等等。让观众观赏故事的同时也欣赏到了与剧情相适应的“画”的美感及造型的魅力。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对电影的称谓“映画”更显实在、通俗。实情就是“看电影直接看的是画”,无数个内容不断变换的、展示剧情生活情景不停活动的“画”。这“画”本来是不会动的,是利用了人的眼睛看周围事物时有残留记忆的一种生理特点,经研究把摄影机制定成一秒钟拍摄出24个不会动的画面;放映电影时,放映机也按这个原理把不动的画面按一秒钟放24个画面连续投映到大银幕上,观众看到的就是如生活一样的活动画面了。我们中国早年民间玩的“走马灯”就是使用了这个原理。灯笼旋转,灯壁纸上的不同姿态的马就奔腾起来。它可比电影早多了。在黑夜中一支香火或烟头的亮光不动时是一个“光点”,当旋转划圈就出现了“光线”,旋转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就看到了一个“光圈”。电影利用这个原理也能制造出很多特技效果。比如“快拍慢放”可制造出虎、豹、鹿、羚等腾空飞跃的优美画面,一瞬间发生的事让你细细品味那些变化慢动作的微妙细节;又比如,“慢拍快放”可制造出几天才能开放的花在银幕上瞬间开放,看到土壤里的种子发芽、幼苗钻出地面的全程。

蒙太奇技巧主要谈的是画面连接,但又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可以参与,这就是“声音”。“声音”包括人的语言表达、自然音响、人造音响、乐曲和歌声等。这方面的学问也很大,可以有艺术探索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