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们在许多报纸上见到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所谓“深度报道”,其中有一些只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见闻”,面孔似曾相识,内容浅显,见解不深,难以给人深刻的启示。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许多采编人员都有这样的矛盾和困惑:新闻是讲究时效的,而很多主客观因素常常影响时效。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时间压力不是减轻而是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于新闻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昨日新闻今日报”,甚至“今日新闻今日报”也不能解渴,恨不得“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在这种情形下,新闻报道及时性的要求便更突出了。

新闻人是同太阳赛跑的特殊“运动员”。时间压力首先造成了报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的矛盾。真实准确是新闻报道最为根本的要求,但准确与时效,有时好比水与油,很难相容。新闻传播的大量实践也表明,尽管新闻界乃至全社会都想方设法致力于维护新闻真实性,但形形色色的不实报道总是与传播活动如影随形。其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新闻传播各环节的巨大时间压力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快速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反映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我们的记者、编辑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依赖二手资料进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每个事件发生时都在现场,亲眼目睹事件发生变化的全过程,任何一丝消息来源的不真实,都有可能造成失实的新闻。

时间压力造成的第二个矛盾是报道的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在真实、迅速的基础上,新闻报道无疑还应该是有深度的,应力求揭示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意义。但人对一个事件本质的认识需要花较长时间进行探讨研究。所以尽管“深度报道”是新闻记者致力追求的东西,但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注定新闻报道大多属于尚未系统化的知识,即把某一事物和现象作为独立存在的对象进行考察和报道。从认识论上说,这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开始阶段,是对各种事物直接观察得来的知识,大多是经验性的。这种知识的结构比较简单。生产、传递、接收和使用这些知识都较为容易。这种经验性的知识尚未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加以系统化,尚未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就难以成为真正的深度报道。目前我们在许多报纸上见到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所谓“深度报道”,其中有一些只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见闻”,面孔似曾相识,内容浅显,见解不深,难以给人深刻的启示。

第三个矛盾是报道的时效性与时机性的矛盾。新闻报道不仅应该追求时效性,而且还应该考虑恰当的发表时机,否则报道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给有关当事人带来伤害。比如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步骤、政策等内容的报道,有的地方群众欢欣鼓舞,也有的地方上访增多,这就有个报道的时机问题。另一方面也需指出的是,有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员,总是对媒体提出适合他们“特殊需要”的时机发表消息的要求,也干扰了媒体把握恰当的报道时机。实践证明,上述三对矛盾中,时效性与时机性往往是一对最难协调的矛盾,特别是在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代社会,一个媒介在报道时机上的错失极有可能使它在竞争中陷入被动地位。

如何对待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深刻性、时机性的矛盾,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需要做一篇大文章。我点个题,请各位同仁在实践中共同来破题。

(2007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