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重庆蜀绣当前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论重庆蜀绣当前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巴渝很多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重庆蜀绣这一蜀绣分支正在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面临着濒危的状态。重庆蜀绣这一刺绣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重庆蜀绣产业,针对不同的群体,研制开发与之相应的产品。

黄秋萍

发源于巴渝地区的蜀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种丰富,蕴藏着广大巴渝地区女性的智慧与创造力,直接反映着她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了她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刺绣的技巧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并且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现代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民间刺绣赖以生存的土壤出现了质的改变,长期以来的刺绣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逐渐被打破,年轻人不屑于学习、传承而刺绣老艺人相继过世,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艺术,正在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局面。

一、重庆蜀绣这一刺绣文化面临的困境

(1)在巴渝很多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重庆蜀绣这一蜀绣分支正在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面临着濒危的状态。经济的冲击、人员的流动、旅游产业政策的导向、工业文明的冲击等,正使民间刺绣工艺文化处于其他主流文化的包围之中,使原有的文化生态已经失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尽管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贸订单及来样加工使一些地区的刺绣加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收藏界的投资给刺绣业带来了一丝生机,但刺绣技艺并未能同步发展,民间刺绣创作中最宝贵的“原生态”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彰显出市场态的金钱物质附属性和功利性,使得民间刺绣文化丧失了乡土文化的原始、淳朴的精神追求和“自喻适物”的物化境界,作品更演化为商品经济下庞大的“廉价复制”。而一味迎合拍卖收藏热潮及国外市场的需求,更阻碍了刺绣文化的发展,使重庆蜀绣的艺术形式探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刺绣艺术所具有的原始创作精神丧失了。

(2)重庆蜀绣这一刺绣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方面,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并吞噬着传统的民间刺绣工艺文化;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业观念发生了改变,对民间刺绣工艺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且多将重庆蜀绣这一传统绣种认作“十字绣”,使民间绣品不再被人欣赏,进而导致民间刺绣传统工艺慢慢消失。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乡妇女将刺绣作为必会手艺之一,儿童穿戴的衣服、鞋帽无不绣有精美的图案,手帕、帷帐、床罩等生活用品也随处可见精美的刺绣。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手工艺品在时代进程中,受新技术、新工艺的冲击,大多被现代生活边沿化。目前,能绣花的妇女年事已高,年轻的手工绣花者很少,古老的工艺被一些人看作“老土”,加之现代技术的进步,机绣的价廉耐磨使手工刺绣提高了成本等因素,民间刺绣工艺日渐消退。

(3)相对于四大名绣的其他三个绣种而言,重庆蜀绣在知名度上、受关注的程度上相去甚远。其中苏绣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苏州刺绣的年销售产值已超过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各类工艺美术师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湘绣和粤秀也是各自本土贸易的强大支柱。而重庆蜀绣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在唯一的刺绣厂倒闭后就只有一些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绣坊,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品牌规模效应。这些享誉一时的刺绣技艺只能在民间手工艺人的手中勉强维持,以至于一些刺绣大师们基本靠在家教授徒弟以传承这项手工艺。

(4)民间刺绣文化作为女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被纳入主流文化教育的体系中。在中国现代的思想意识中的偏见依然存在——女红不属于主流文化学术所关注的学术范围,也不是当下文化研究的主流话题,女红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耕织文明的象征,失去了其所依存的社会大背景的价值肯定。

二、重庆蜀绣的工艺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战略思路与对策措施

(一)加大对民间刺绣文化的保护、扶持力度

政府应承担保护责任,文化、教育部门更应加大普查及普及力度,建立民间艺人名册档案,在民族聚居地和民间工艺品种类较多的地方进行广泛调研,把民族民间艺人和最具民族民间地域特色的刺绣工艺品的种类和流行地造册登记。在民族聚居区和民间工艺品种类较多的地区建立博物馆、陈列室,对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进行收藏和保护。再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现有的手工艺品进行收集、保存及展示,从而形成一个了解、重视和珍惜地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氛围,并对民族民间刺绣文化的研究及刺绣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各地文化馆、站可成立研究机构,开发项目和设立保护工程,带动民间艺术的发展,多开展民间艺术展览、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和经济资金上给予刺绣产业一定的支持,为重庆本地及周边区县的刺绣产业发展拓宽道路。

(二)抓好重庆蜀绣工艺传承人的培养

各地文化馆、站应加强和民间刺绣艺人的沟通与联系,成立民间刺绣协会,从生活和艺术创作上给予艺人充分的支持,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创作空间,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社会的认同感,进而让全社会都认可手工艺品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保护与开发之中增加它们的有效性,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可以由相关部门,如区、县的文化、妇联组织、旅游等部门以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单位,组织妇女特别是对重庆境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妇女进行刺绣工艺培训,由民间艺人对初学者和对刺绣有一定基础的新人进行传、帮、带,促其尽快成长为传承民族民间刺绣工艺的新传人和艺人,并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的知识教育范畴。学校教育是最具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文化传承方式。文化和教育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民间文化教材,邀请民间艺人进入讲堂,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接受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教育,在少年儿童中加强民族传统艺术、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自觉意识。

(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精品、塑造品牌的产业发展策略

以塑造精品为核心的品牌经营战略。要想让重庆蜀绣有品位、上档次,在刺绣设计和创作中就必须从思想上跳出现在的程式化、单一化、雷同化的框架,走精品化、品牌化的道路,这是对刺绣工艺文化开发的理性选择。特别是对重庆境内能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民间刺绣品牌,要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经营,把民间手工艺术、现代艺术、商品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性再创作,从而使重庆蜀绣的工艺做大,做强。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重庆蜀绣产业,针对不同的群体,研制开发与之相应的产品。立足本地本土人文底蕴,结合各区、县的民风、民俗,把本土派与学院派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把刺绣作为一个专业选修课程,纳入服装院校和美术院校的教学中,这样,首先丰富了各院校的教学内容;其次,各院校其他艺术相关学科的技术以及设计理念也可以很好地融合到刺绣中,为刺绣增添新的血液。同时,还能够产生一些对民间刺绣有兴趣,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年轻人继续研究和发展民间刺绣,这样可以在保护和传承好民间刺绣技艺传统的基础上,使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设计出有当地特色的精品。

(四)进行多个层面的宣传,让保护、传承与开发重庆蜀绣工艺文化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加大对重庆民间刺绣工艺的宣传,培育民间刺绣工艺品市场。发展重庆民间刺绣工艺品要与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保留其传统的区域性和本土性;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开发民间刺绣工艺品,完善旅游购物要素,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平台全方位互动宣传,以城区为展示中心,搭建外宣平台,在旅游发达地方建立重庆民间刺绣工艺品宣传展示窗口,依托各个区、县以及成熟旅游景区的优势,逐步开辟国内外市场,促进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尽快进入商品市场。

三、结语

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对重庆蜀绣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实际上是对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和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可以唤醒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保护与传承。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对重庆蜀绣工艺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有利于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在西方工业文明席卷全球之际,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生态日益遭到冲击与破坏,因此对刺绣工艺文化保护与传承,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地发展。再从经济角度来看,对重庆蜀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可以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脱贫致富,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蕾.中国刺绣[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2]田顺.民间刺绣[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3]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