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思豆腐细如丝

文思豆腐细如丝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思豆腐系清代中叶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作。不一会,乾隆到了斋堂,他看着满桌菜肴问:“那道是文思大师做的豆腐菜呀!”住持立即通知文思大师马上做出来,约莫一刻光景,豆腐菜果真端到乾隆面前。越吃越香,龙颜大悦:“文思豆腐果然名不虚传!”回到宫里,便将其列入宫廷菜单之中,文思豆腐的知名度扶摇直上,至今不坠。我第一次吃文思豆腐,是在扬州绿杨邨酒家,并临灶观赏了制作过程。

文思豆腐系清代中叶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作。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技上村,天宁寺西园下院也……僧文思居之。文思字熙甫,工诗,善识人,有鉴虚、惠明之风,一时多贤寓公皆与之友,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现被收入《中国名菜·江苏》专辑,为江苏著名传统风味菜。

文思豆腐在江苏菜中的地位所以显赫,据说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尝过有关。

一日乾隆微服私访西宁寺,果见山清水秀,意趣盎然,一路上游山玩水,吟诗歌咏,不知不觉已近午饭时分。侍从立刻找到寺院住持,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斋菜。正准备前往的乾隆,忽然听到三五香客议论说,寺内文思大师的豆腐烧得特别好,乾隆听后心中纳闷,这些香客口中所谈的豆腐菜,似乎一副吃不到会后悔的样子,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原本就是超级老饕的他,怎肯放过这个机会,立即唤住那几位香客有礼地问道:“在下刚才听到各位在谈豆腐菜,不知有何神奇之处,请能赐教!”其中一位答道:“古寺有道出名的豆腐菜,吃了还想吃,味道鲜嫩清爽,去油润肠,吃了后倍觉精神舒畅。”乾隆一听,龙心大动,非要尝尝这道豆腐菜不可,故又问道:“这豆腐菜作何称呼?”那几位都摇摇头,“不知道,只知这是文思大师烹制的。”不一会,乾隆到了斋堂,他看着满桌菜肴问:“那道是文思大师做的豆腐菜呀!”寺内住持回答说:“今日因为准备的是上好的斋菜,文思大师的豆腐菜怕派不上场面,故而没有”。乾隆听后愈加感到此菜的神奇,坚持要尝。住持立即通知文思大师马上做出来,约莫一刻光景,豆腐菜果真端到乾隆面前。他拿起筷子一夹——头一口,平淡爽口,第二口,有嫩滑鲜味,第三、第四……越吃越香,龙颜大悦:“文思豆腐果然名不虚传!”回到宫里,便将其列入宫廷菜单之中,文思豆腐的知名度扶摇直上,至今不坠。

我第一次吃文思豆腐,是在扬州绿杨邨酒家,并临灶观赏了制作过程。那是由扬州市烹饪精英,时任扬州商技校副校长兼绿杨村酒家经理薛泉生指导学生制作的。

此菜关键是切丝。只见站在红案的一位学生将内酯豆腐从匣中取出修边后,先切成大小一致的6块,再逐块放在菜墩上,右手握刀,左手食指顶住刀面,下刀时,依左手食指后退速度相应起伏。先切片,再切丝,不到15分时间,就切出9600根的豆腐丝。在场观看的人无不为精湛的刀工技艺拍手称赞。

烹制是由掌勺的另一位学生操作。他先将切好的豆腐丝放入沸水中焯去黄水和豆腥味,再将切好的香菇、冬笋和鸡肉丝投入清汤锅中烧沸,盛入一玻璃汤碗中,然后给炒锅添入鸡清汤烧开,放入豆腐丝,待丝刚浮到汤面,即用漏勺捞入汤碗上桌。但见纤细的豆腐丝漂浮游戈在清汤之中,五彩色泽相映,真仿佛“文思”一般意境。吃起来,既爽滑柔润,又清鲜利口,不愧是刀技、滋味兼而有之的佳肴。

后来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洁而精”菜馆,也分别吃过此菜,不过,他们引进后又作了适当的改进,或用干贝和草母鸡煨制鲜汤,或加上了“塞上三宝”之一的发菜,不仅增添了汤的醇鲜度,而且丰富了色感,使这道江苏传统美食在京沪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