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的形式与本质

礼的形式与本质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提倡婚礼庄而隆,反对聘礼厚而重。中国人一直认为,祭祖报本,是教人不忘其根,以激励其爱家、爱族、爱国,以激励其继承祖先之志、奋发有为的一种教育形式。我们若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所形成的这些礼仪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礼仪所反映的本质,同道德、法律是一致的,是人们将一些基本的,人们在日常家庭、社会生活中必须遵从的客观自然规律作为一种文明礼貌的具体形式,来让人们自觉实行的。

三、礼的形式与本质

礼的形式是很多的,历史上各个时期所偏重的也并不一致。但古代一直相沿成习的,带有某种制度性的礼节,有以下几种。

冠礼古代未成年的儿童、少年,都不束发。女子从15岁起举行筓礼,男子20岁举行冠礼,各开始束发、梳髻,以示其将进入成年时期。目的是让这一时期的青年男女处处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应当注意自己要做到衣冠整齐,言语得体,行为有礼貌,明白自己行为举止所负有的社会责任

婚礼男子30岁始娶,女子20岁始嫁,届时举行婚礼。中国古代提倡婚礼庄而隆,反对聘礼厚而重。如《周礼·地官·媒氏》规定:“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注云:“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其配合之名。”疏曰:“婚礼每端二丈,取诚实之义,故以两丈整数为之”。又如《治家格言》曰:“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其婚礼主旨庄而隆,就是以使新婚夫妇明白,两姓合婚,乃人之大伦,互敬互爱,一之以齐。因为,夫妇之合者,乃家庭之始。而家者乃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齐家对社会有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齐家,才能达到国家安定、社会祥和、天下大治。

丧礼古人认为,孝本于天地,是人之大德大行。父母生育子女之身,养子女之体,教化于子女之心灵,其恩难报,其情难尽。所以,事亲生以致敬,赡养以致乐;病则致忧,恨难相替;丧而举哀,悲痛以送。故丧礼之举,不仅顺乎人情,而且也是行教化、致文明的常理。

祭礼祭礼在历史上,虽然有祭天、祭地、祭神、祭祖之别,但祭祖先,于国为大典,于民为大礼,尤以为重,无有过者。中国人一直认为,祭祖报本,是教人不忘其根,以激励其爱家、爱族、爱国,以激励其继承祖先之志、奋发有为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不是由谁来说教,是通过一种具体的形式,激发人们自省自励,是德教的一种体现形式。

乡饮酒礼中国古制是以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曰族,五族曰党,五党成州,五州称乡。如此,在每一个乡中就自然会有高寿老人,以及有德、有能的贤者所居。在定期举行的乡饮酒礼中,主要是通过这种具体的社会活动形式,让人们增强乡土观念、社会意识,在敬老而拜、让贤而坐的礼貌行为之中,蔚成敬老让贤的良好社会风气。

军礼军队出征、得胜班师的祭军旗,论功行赏的庆典等,谓之军礼。军礼的功能主要是明上下、壮军威、砺士气、明功劳,以蔚成英勇善战、卫国保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增强军队素质,为提高战斗力服务。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朋友方面的礼节,所以它又被称之为“相见礼”。宾礼有欢迎、欢送、致辞、行分先后、坐分左右、礼让谦恭等具体内容,按不同宾客施以不同的礼节。

上述不同礼制的形式之中,其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为:夫妻互爱,父慈子孝,敬老爱幼,尊师重道,兄友弟恭,仁义忠信,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见利思义,谦虚礼让,崇祖报本,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等,一言以蔽之:“礼之用,和为贵”[123]

我们若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所形成的这些礼仪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礼仪所反映的本质,同道德、法律是一致的,是人们将一些基本的,人们在日常家庭、社会生活中必须遵从的客观自然规律作为一种文明礼貌的具体形式,来让人们自觉实行的。比如,夫妇、父子、师生、兄弟、朋友等各种礼仪,都是事物阴阳异生相引规律的一种体现,是阴阳互引、互动、互渗、互依、互存、互为己根、相对守恒的关系,礼仪的本质所体现的是一种人类社会文明自觉性的行为。如父母养育子女以幼小,子女赡养父母于衰老,不但是人类繁衍发展的需要,也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老牛舐犊,羊羔跪乳。人若无礼,何如畜生?所以,孔子说礼仪“本之于大一”,是“天之道”,“人之情”,没有说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