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的泥坑

实用的泥坑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给人的感觉是:趋向实用,不计其他。这一点最具体地反映在一些普通百姓对儿女的期望上。有些人本来具有崇高的理想,但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感到孩子们必须世俗一些,必须作出比上一代人更现实的选择。总的设计是设法维护自己。但是,从理想的高峰走向实用的旷野是容易的,而把民族精神从唯利是图的泥坑中救出则是艰难的。只有充分认识这种难度,并下狠心与破坏理想的东西作斗争,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个更好的前途。

实用的泥坑

关于社会问题的报道,我感觉多得有些让人不耐烦了。比较集中的是:比较利益不那么大的产业比如农业,中央领导长期要求加强而没有得到加强,不容易在短期内发展效益的部门比如教育,国家视为根本而长期滞后。从数量上看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国家统计局的公报多年来老说是效益不佳,而且造成发展的科技等智力因素所占的比例太小,付出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代价却太大。物质文明和群众生活水平进步不小,却出现了“繁荣娼盛”的严重的道德堕落,治安恶化、吏治腐败、收入反差等问题也使人感觉沮丧。社会给人的感觉是:趋向实用,不计其他。

某种东西一旦成为潮流,大多数人就不得不顺从它。这一点最具体地反映在一些普通百姓对儿女的期望上。有一些人已不再给孩子提出理想和信仰的要求,有些人甚至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只有能挣钱才是最要紧的。有些人本来具有崇高的理想,但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感到孩子们必须世俗一些,必须作出比上一代人更现实的选择。总的设计是设法维护自己。

我们在谈论社会不良现象的时候常说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顺序应该颠倒一下,把“世风日下”作为要害放在前边;而人心问题的解决,也应该从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着眼。但是,从理想的高峰走向实用的旷野是容易的,而把民族精神从唯利是图的泥坑中救出则是艰难的。只有充分认识这种难度,并下狠心与破坏理想的东西作斗争,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个更好的前途。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6年3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