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度产业化

过度产业化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的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二种表现,在教育产业化的声浪喧嚣的同时,学术产业化也悄然兴起。文化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三种表现。医疗卫生服务的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四个方面的表现。学术产业化如不加以治理,必将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文化过度产业化的结果是大众文化过度膨胀,而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日趋萎缩,文化的多样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公益文化无法繁荣。

过度产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加速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一种泛市场化的思潮也随之而起,与泛市场化的思潮相伴随的是过度产业化现象。中国经济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是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市场的边界范围,把市场看成是万能的东西,市场神话的推动造成了过度的市场化和过度的产业化。例如,教育产业化文化产业化、学术的产业化、医疗服务产业化等。从过度产业化来看,人们对于产业化的理解存在着危险的认识误区,简单地将产业化等同于商业化,这种过度的产业化现象,滋生了一系列的不良风气,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我国市场化过程中“过度产业化”的表现

从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来看,过度产业化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教育的产业化。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有人提出“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地区,把公共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当成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来运作,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主张要按或者要像兴办工商业一样兴办国民教育,要按或者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学:本来属于社会性的、非营利、公益事业的教育,硬生生地被做成了一个“产业”。教育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一种表现,教育产业化的本意是想通过民间资本进入,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但是教育产业化带来的问题是:不该产业化的产业化了,而需要产业化的反而没有形成产业。一些学校机构在所谓“产业化”的名义下进行高收费、乱收费,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产业化也成为一些学校乱收费、高收费的“理论根据”,一些人高举“教育产业化”的旗帜堂而皇之地将教育变成商品来谋取高额利润。

(2)学术的产业化。学术的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二种表现,在教育产业化的声浪喧嚣的同时,学术产业化也悄然兴起。学术产业化,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公开或变相地把学术当成商品经营的现象。诸如,出版社“卖书号”和学术期刊“卖版面”,各种各样的课题评审、博(硕)士点评审、研究基地评审中的“公关”现象。本来以社会需要、国家利益为指导的科研项目审批权和学术评奖,在某些“市场规则”的侵袭下失去了应坚持的原则,再加上科学技术问题不容易实施有效的监督,在评审中会出现虚假的评价、虚假的成绩,从而滋生学术腐败。学术产业化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交织,共生共长,通过学术或者打着学术的旗号谋取经济利益。

(3)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三种表现。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国家前所未有地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但是由于对文化产业没有作出明确界定,营利和非营利性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出现了文化的过度产业化,形成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的审美、教育等作用的不良现象,商业化对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文化快餐四处流行,降低了文化艺术的审美情趣。文化产业化的根本问题是文化产业扩大化。文化范畴的某些环节是可以产业化的,比如文化领域的加工制造行业完全可以产业化,比如印刷、出版、文化艺术品制作、科技成果转化等等不涉及创作与科研的部分。但是,文化产业实际上包括了教育系统、新闻系统、文学艺术创作系统和部分科研活动,等等。如果整个文化系统都产业化,将带来很多问题,会使文化领域的某些组成部分走向停滞甚至衰退。

(4)医疗卫生的产业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产业化是过度产业化的第四个方面的表现。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支出暴涨,因病致贫、无钱看病的事例从时有发生变成了普遍现象。由于“医疗卫生的产业化”,有关医疗产业的产品利润丰厚,引来了无数投机者进行“医疗产品开发”,导致了医疗机构中的大量商业贿赂,医院的医生和管理人员,在从事医疗服务和药械购进中收取生产商、销售商的提成或回扣。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最大利润,很多这样的投机者在连最起码的卫生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开工”,造成“医疗产业化”的现象四处泛滥。

2.“过度产业化”的负效应分析

过度产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

(1)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受到损害。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也违背了我们的办学方针,更加直接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可以说,直接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在受教育产业化思潮影响严重的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的产业化导致了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学校功能变异,学术精神沦丧。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如果教育实现了产业化,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使一些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就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受“教育产业化”的误导,出现了一些优质公办小学、初中或高中,以种种借口收取借读费、择校费、赞助费等,把政府应该负担的部分教育经费,转嫁给了社会和学生家庭,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2)学术产业化造成了学术失范,以及科研经费的低效使用。学术产业化,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公开或变相地把学术当作商品经营的现象。学术产业化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生共长的。一方面,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是学术产业化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学术产业化又为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蔓延推波助澜。学术的产业化滋生了学术腐败,恶化了学术生态环境,造成了学术的功利化趋势。败坏了学术风气,恶化了学术生态环境,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逐步衍变为可以用金钱直接度量和置换的东西,学术表现得越来越功利化的趋势,学术成果的假冒伪劣屡见不鲜,学术职称和学历的贬值。学术产业化如不加以治理,必将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3)文化产业化使文化建设浮躁化,文化发展失去了持续后劲。过度的文化产业化把追逐利润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唯一追求,那就有可能失去文化对人的本位作用,或者说舍本求末。如果追求商业利润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让经济因素支配文化从创造到传播、从政策的制定到生态和区域的规划,就必然给文化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文化过度产业化的结果是大众文化过度膨胀,而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日趋萎缩,文化的多样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公益文化无法繁荣。消遣娱乐性文化活动压倒、代替了修养提高性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而对文化积累性的修养、知识缺乏兴趣。文化的产业化造成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性文化,文化生活表面化,文化建设肤浅化,文化发展失去了持续后劲。文学艺术产业化,更是造成文学艺术娱乐化、庸俗化、程式化的重要动因。艺术创作的人首先考虑艺术品的市场取向,把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甚至道德性统统放到次要位置,满足市场需要,迎合市场普遍的趣味,放弃文学艺术的本质。即便如此,由于国民文化素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民收入等原因,依然难以满足文学艺术生存的需要。近年来,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电影艺术受到的冲击最大,统统走向满足娱乐性。

(4)医疗卫生的产业化使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医疗产业化”把“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这一医学界的基本规则抛到了九霄云外,给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笼罩上了阴影。医疗卫生的产业化使我国的医疗体系出现了极度的异化:一方面医疗从业人员迅速暴富,另一方面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医疗产业化”提高了正规医疗机构的门槛,于是各种江湖游医、不规范的个体诊所遍布大街小巷。再加上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管,这些诊所多数变成了不具备起码的医疗条件和医疗知识、专事骗钱的机构,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

3.在市场化过程中治理“过度产业化”的措施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我们并不反对“产业化”,而是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划分产业化的边界范围,经实践证明确实会给人民带来实惠,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产业化我们是赞成的。但是对于那些不能市场化的领域,而进行了产业化的过度产业化,我们是要积极反对的。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过度产业化的危害,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治理过度产业化,以保持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运行:

(1)要对市场经济的功能正确地认识,走出市场经济的认识误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有边界范围的,与此相适应,不是所有领域都能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产业化,要从理论上搞清市场化的边界范围,在政策法律上明确产业化的边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营利性文化产业与非营利性文化公益事业都有明确区分和规定,决不能把文化公益事业全都转制为企业,文化事业过度产业化是不合适的,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持非营利性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在管理上加以区分,在政府补贴和利税上缴以及社会赞助方面加以扶持,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公共财政开支的范畴,在经费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2)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能够成为完全的商品并且应当产业化市场化的只是其中的私人产品,因此在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我们不能把经济思维、市场观念用于一切地方、一切领域。教育作为社会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并不是私人产品。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教育很多部门可以实施产业,比如发展民办教育,但是不能把民办教育和产业化教育等同起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

(3)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加强对市场失灵的政府监管。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政府需要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失灵进行监管,对关系社会公平的领域进行监管。在学术领域,需要改革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产业化之所以能够盛行,并把学术成果当作商品来经营,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深刻根源又在于学术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因此需要改革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用管理的规范化来遏制学术的产业化。从医疗卫生行业来看,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把“医疗卫生产业化”转变为“医疗卫生事业化”,从制度上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前提,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国家必须调整与提升医药产业结构,提高制药业技术准入门槛,严格药品管理部门的审评、审批、资质认定,健全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与监管。

2008年6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