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尊的外在表现

自尊的外在表现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避免人们在回答这十个问题时习惯性地使用“完全同意”,罗森伯格有意识地把一些问题的方向和其他问题的方向相逆,这样,对第一个问题的“完全同意”是自尊高的表现,得四分,而对第三个问题的“完全同意”则是自尊低的表现,仅得一分。从罗森伯格所使用的十个问题可以看出,自尊实际上是与别人相比较时的感觉和自我感觉的综合。因此,罗森伯格把自尊定义为自我的内在感觉。

自尊的外在表现

曾经听朋友说起一件事,一个刚被提升为某公司总裁的干部被邀请参加一个评审会议,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通知他参加会议的时候,没有像别人那样地称呼他为“×总”,可能言语间还少了一点该总裁认为别人在他面前应该表示的尊敬吧,结果这位“×总”大发雷霆,非要找来这位大学生向他当众道歉不行。这种行为当然可以被称为“盛气凌人”,而“盛气凌人”的背后是极度膨胀的自尊。

如果说“盛气凌人”是自尊的一种极端表现,那么,“自惭形秽”就是自尊的另一种极端表现。“自惭形秽”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完全丧失了信心,遇事总是退缩一旁,他们已经习惯于低着头生活,习惯于把别人高看一等,习惯于唯唯诺诺,习惯于别人的“颐指气使”了。

什么样的自尊是高,什么样的自尊是低呢?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Rosenberg)用十个问题组成了一个标度(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来量化自尊这个概念:

1.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别人的价值相当。

2.我感到我有不少好的品质。

3.总体而言,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4.我能像大多数人那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6.我对自己的看法很正面。

7.总的说来,我对自己很满意。

8.我希望我能更尊重自己。

9.有时我真感到自己没用。

10.有时我感到自己一无所长。

这十个问题中的每一个都有四个回答范畴:“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相当于四分,“同意”相当于三分,“不同意”相当于二分,“完全不同意”只有一分。十个问题的最高分为四十分,得分位于高端的人自尊较高,得分位于低端的人自尊较低。为了避免人们在回答这十个问题时习惯性地使用“完全同意”,罗森伯格有意识地把一些问题的方向和其他问题的方向相逆,这样,对第一个问题的“完全同意”是自尊高的表现,得四分,而对第三个问题的“完全同意”则是自尊低的表现,仅得一分。

从罗森伯格所使用的十个问题可以看出,自尊实际上是与别人相比较时的感觉和自我感觉的综合。因此,罗森伯格把自尊定义为自我的内在感觉。但是,仅仅把自尊看作自我的内在感觉是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自尊的外在表现比内在的自我感觉更为重要。自尊的内在感觉只不过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而已,而自尊的外在表现却牵涉到一个人如何看待别人,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如何看待这个人,别人又如何对待这个人。

那个盛气凌人的总裁很可能会在罗森伯格的自尊标度上测得高分,这本是一件好事,错就错在他把极度的自尊外在化了,因而在看待别人和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出了偏差,也影响了别人对他的看法和对待。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都需要和许许多多的他人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调节自尊的外在表现是一门学问。唯唯诺诺,全无自信固然不好;盛气凌人,颐指气使也不可取。自尊的外在表现就像是收音机的音量调杆,调得太高了,吵人;调得太低了,别人又注意不到你的声音的存在。只有精心调到音量既不太高,又不太低,才算是恰当。怎样才算是不高又不低呢?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不亢不卑,正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